摘要:在一家弥漫着咖啡香气的宽敞咖啡店里,韩女士正和手帐群的成员们兴高采烈地 “约本”。大家纷纷拿出提前精心准备好的手帐小礼物相互交换,随后又把各自的手帐本整齐摆开,拍下一张张美美的大合照。韩女士笑着分享道,自己入坑手帐三年多,已经在这上面花费了两千多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
在一家弥漫着咖啡香气的宽敞咖啡店里,韩女士正和手帐群的成员们兴高采烈地 “约本”。大家纷纷拿出提前精心准备好的手帐小礼物相互交换,随后又把各自的手帐本整齐摆开,拍下一张张美美的大合照。韩女士笑着分享道,自己入坑手帐三年多,已经在这上面花费了两千多元。
在当下的消费市场里,手帐这个看似小众的爱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从精致的真皮手帐本,到各式各样的贴纸、胶带、印章等周边,手帐已然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宠。
从爱好到生意,一家小小手帐店的坚守
在济南市泺源大街的绿荫下,“帕奇布”手帐店的老板来先生正和朋友一起,为店面做重新的规划和改造。他打算在店里增加咖啡元素,让客人在选购手帐素材的同时,可以坐下来慢慢做手帐,享受悠闲的下午时光。这家店的起点,源于2018年夏天的一次“为爱创业”。来先生的爱人酷爱制作手帐,纸页翻动的窸窣声、胶带撕开的刺啦声,在来先生的耳朵里,逐渐变成了“有温度的生意”。2018年夏天,在来先生的建议下,夫妻俩在绿地中心开了第一家小店。货架上摆满了小众手帐本、胶带和各种漂亮的印章,吸引来众多手帐爱好者。“我们应该是济南第一家手帐专门店,前来选购的消费者非常多,因为之前都是在网络上购买,线下逛店还是比较新鲜的。”来先生回忆道。
(店内陈列的各色贴纸和胶带)
如今,手帐店迁到了泺源大街上,周边有众多写字楼和学校,人文氛围浓厚, 来先生介绍说,从三十多岁的白领,到大学生和初中生,这么多来已经积攒了超5千名会员用户,从基础款胶带到百元级的限定款,从十几元的简约本子到数百元的设计师真皮联名款,商品价格覆盖二三十元到数百元,手帐产品种类丰富。来先生介绍,目前店里人均消费在30-60元间浮动。而随着消费逐渐理 性化,让手工分装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将进口胶带拆分成小份,既满足了 玩家“all in”的收藏欲,又降低了入门门槛。“比如一款比较贵的胶带,价格在50元,但是胶带也用不完,很多消费者就会选择购买分装的胶带,一般是半米左右。价格会低很多,还可以多买几款不同样式的胶带。很多手帐玩家也会带 着本子来比对风格,挑选适合自己手帐本的款式。”
来先生还提到,如今顾客中亲子客群日益增多。家长们看重做手帐能让孩子远离手机,培养专注力;而孩子们则享受制作手帐带来的成就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初中生,她对每个品牌的故事都了如指掌,很多我自己都不知道。可见喜欢手帐的人不分年龄大小。”
谈及经营历程,来先生坦言,疫情前因盈利可观曾尝试入驻商场开连锁,但因“商场租金高、体验空间受限”而效果不佳。如今回归沿街商铺,反而找到了“社区化”的生存之道。“手帐不只是卖产品,更是卖一种生活方式。很多手帐爱好者会把车票、门票、食谱、偶像等内容记录在手帐里,这就是把日子变成可触摸的记忆。”
来先生的小店,见证了手帐市场的变迁。这个起源于日本的“记事小本子”,从商场里的小众柜台与街头巷尾的小店萌芽发展,如今已成长为全球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的细分品类。
从“记录”到“悦己”,年轻人的“纸上乌托邦”
“手帐”一词源于日本,最初意为“用来记事的小本子”,其历史可追溯至1879年。后来,日本女生们开始用拼贴、绘画等方式装点笔记本,使手帐排版愈发美观,手帐也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与时尚。进入中国后,手帐被广泛应用于美食记录、读书笔记、日程规划、旅行日记等多种场景。
(手帐玩家“约本”时,手帐本的合照)
在小红书搜索“手帐本”,相关话题浏览量已达7亿多次,讨论度也超过百万。从“700+买到的Junkjournal手帐本”到“呼声很高的本子只需9.9元”,不同消费层级的内容折射出这个圈子的多元化。手帐爱好者韩女士表示:“做手帐有很多好处,贴贴胶带、记录生活,是很放松的事情。不同的手帐玩家有不同的偏好,写日记、做剪报、记录旅游攻略或是美食菜谱,每个人会打造独一无二的手帐本,非常有趣。”通过每天设定并完成目标,手帐给予韩女士一种踏实进步的安全感。“通过手帐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非常有纪念意义。”
手帐市场潜力巨大,不仅体现在手帐本身,更体现在其带动的周边产业上。一套完整的手帐,除了手帐本之外,还涵盖书衣、钢笔、墨水、印章、印台、胶带、贴纸、手绘文字、垫板等多种配件。这些配件价格各异,种类繁多,从十几元的国产手帐本到几百元的进口品牌,再到三四千元的联名款应有尽有。
手帐爱好者杨女士坦言:“玩手帐其实也挺‘烧钱’的,我从买手帐到现在每年的花费大约在三千元左右。就拿手帐本来说,我现在用的是Hobonichi的,价格是280元左右,笔的话一般会买斑马牌或者百乐的,再加上胶带、印章、便签等耗材,每年的花销挺多的。”杨女士还介绍,有些高端玩家还会使用“knox鸣叫”牌的手帐本,均价在2200至4000元之间。“手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钱人的游戏。就像有人收集盲盒、球鞋,手帐是我们的‘精神手办’。”
小本子书写大生意
手帐的逐渐流行也为文具市场带来新发展空间。手帐市场产业链涵盖文具制造、创意设计、电商销售、线下活动等环节。一些文具品牌推出联名手帐本,插画师与手帐达人合作开发限量周边,书店和商场的手帐市集吸引年轻客流。手帐未来空间大,不仅是小众爱好,更可能是庞大文化产业。进口品牌如Hobonichi、Moleskine等在中国市场占一席之地,中国品牌如Kinbor也在崛起。
(手帐玩家展示尺寸不一的手帐版)
早在2021年,日本手帐销量约1亿册,市场规模就已经超4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5亿元。我国文具市场规模则超1500亿元,生产企业8000余家。来先生介绍,日本“国誉”“三菱”“斑马”等文具品牌凭借高品质走高端路线,能占据国际市场份额超50%。
但繁荣下有隐忧,国产手帐企业面临低端内卷困境,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消费者端有收藏党,也有实用派。业内人士指出,行业未来在体验深化与价值升级,中国手帐市场正从产品驱动转向场景驱动,文化赋能才是破局关键。手帐经济的温度,蕴藏在每一卷胶带的纹路里,镌刻在每一页手写的字迹中。正如来先生所言:“当年轻人愿意花时间用手帐记录生活,这个市场就永远有生长的力量。”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