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十四日,与袁南生大使视频时,他郑重嘱托我为他新出的诗集《光影如诗》作序。这本诗集,是袁大使为纪念他妻子贺丽娜女士七秩冥诞而编,贺丽娜离他远去天国已经十三年。
三月十四日,与袁南生大使视频时,他郑重嘱托我为他新出的诗集《光影如诗》作序。这本诗集,是袁大使为纪念他妻子贺丽娜女士七秩冥诞而编,贺丽娜离他远去天国已经十三年。
十三年来,无论是农历节日还是阳历节日,是中国节日还是洋节日,无论是妻子的生日、自己的生日,还是儿子的生日,这些特殊的日子,袁大使必作诗词献给天国的妻子。十三年,四千七百多个日夜的孤灯下,将满纸相思熬成近三百首泣血诗行。《乙未元夜》那句“烟火漫天非我夜,独挑残灯读旧笺”,字字如凿,刻尽人间至疼。诗集精选了各个时期的数百幅照片,与近三百首诗编为一集,名为《光影如诗》。十三年时光流转,袁大使对妻子的思念不仅未曾稍减,反而与日俱增。《七夕病中吟》里的“银汉迢迢欺病骨,犹叠鹤氅候君归”,铁汉柔情,浸透句中。当世俗爱情沦为快餐时代的消耗品,这般穿越生死的凝视,恰似一柄青铜剑,锈迹斑斑却锋芒耀眼。在视频中,袁大使谈及妻子,先是哽咽不能言,继而泣不成声,良久难止。工作中的袁大使干练果断,颇有“横刀立马”之气,杀伐决断,甚少犹疑,却不知他内心深处,柔情深深深如许。
2012年5月30日,我接到袁大使从万里之遥的苏里南共和国首都帕拉马博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是恸彻心扉的哭泣声,他告诉我,妻子今天因病去世。惊闻噩耗,我亦深感悲伤。想起不久前,我和朋友一起还到湖南医科大学附一医院看过病中的她,不料如今天人永隔,她离袁大使和与大使友善的朋友远去。那一刻,我深觉无力劝慰袁大使,电话那头,他的哀伤,如决堤的波涛,呼啸的悲风,令人揪心,令人震颤!
“无情未必真豪杰”,爱妻如何不丈夫!我由此见识了一个当世少见的爱妻大丈夫、爱妻“情种”。在我的印象中,谈及妻子掩面抽泣的情景,见过不止一两次。对于念想中的妻子,“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是他常有的状态。在他的诗词中,多有杜鹃泣血之声;泪眼婆娑是常见的情景。这泪水,如此深沉,如此纯情,如此真诚,如此专一,如此痴情。清醒时,对空洒泪,梦幻中,见妻且喜且泣 。千行泪,化作了千行诗。
他追忆爱的深沉:“望断阴阳肠欲断,几回梦里唤卿归”。对妻子的思念深入骨髓,阴阳两隔的痛苦让他肝肠寸断 。“初见卿时春正好,桃花人面两情痴”,他歌咏爱的纯真。初次见面时的心动,挚着而真诚:“愿化星辰常照护,此心无悔守情真”。他对爱是那样痴情:“岁岁相思情不断,朝朝梦里盼卿还”。一旦拥有,无复他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满心都是对妻子的思念与期盼 。他对爱是那样专一:“一生一世情难改,唯守卿心共白头”,一生只爱一人,即便阴阳相隔,他的心也永远停留在与妻子的过往之中 。
袁大使贺丽娜夫妇,婉如舒婷笔下的“两棵橡树”——“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他们的婚姻,有传统意义上的琴瑟和鸣,但不是传统形式的夫唱妇随;有传统意义上的举案齐眉,互敬互爱,但没有传统观念上的男尊女卑。有统意义上的比翼齐飞,但不是传统家庭结构中男外女内的模式。
袁大使对贺丽娜的爱,有一半缘于贺丽娜秀外慧中的格调和品质。贺丽娜的美丽,温柔,善良,慈悲,聪敏,勤奋……像一幅美丽的山水长卷,徐徐展开在两人世界中。在袁大使的心中,贺丽娜天生丽质,是上天对贺丽娜的赐予,更是上天对自己的厚爱和眷顾。天赐良缘,此之谓也!算命先生对结婚不久的贺丽娜说,她与袁大使的结合,是“南京的鼓,苏州的锣,前世五百年修成的两公婆” ,前世数百年的姻缘,造就了后世情深意合的夫妻。高明的算命先生难道能参透尘世姻缘?
袁大使对贺丽娜逝世十三年来依旧哀伤和如新思念,另一半缘于俩人契合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个女性,如果仅有美貌与温柔贤惠,那或许可得男性一时宠爱,但断难成为灵魂上的伴侣,断难拥有双方共同感知、共同享有、长久专一的高尚有品位的爱情。天作之合,此之谓也。
两个寒门子女的相遇,是苦难开出的并蒂莲。他们都出身草根,起于陋巷,虽然贺丽娜幼年失怙,袁南生家徒四壁,“柴门漏月同温酒,各舀沧桑兑半杯”,这种扎根苦难的共情,在人性的底色上深深铬下了同情底层,心向贫弱的印痕。正因为一无依傍,惟有依靠自身的聪明智慧和勤奋,才能改变命运之神设定的轨道。“少年心事当拏云”,于是他们成了寻求突破,不懈奋斗的青年。袁大使以小学肄业的学历,考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破北大之天荒,在北大招生史上留下了绝无仅有的记录。贺丽娜也从炊事班工人,到检验科科员,再到财务科科长,再到公司经理,再到集团财务处副处长。每进一步,都浸透了汗水,虽不能腾达,却稳步前进。权门非他们奔趋之地,投机钻营非他们品格所允,脚踏实地,让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前途同频共振,上天钟情这种人。于是他们有了不负时代,成果丰硕、凯歌高奏的壮年。
家国情怀我常有,愿以我心荐轩辕。所有努力,袁大使得到了回报。他被中组部、外交部遴选为中国驻外外交官。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才华横溢的他,展现了代表泱泱大国责任担当,刚柔相济,进退裕如的外交风采。写下了很多不辱使命、不囿陈规,创新突破的精彩篇章。贺丽娜与袁南生一样,完成了从国内经济战线优秀干部到国际舞台出色外交官的华丽转身。这一时期的两人正如红花绿叶,配合默契,互相映衬,各得其所,彼此成就,熠熠生辉。
在津巴布韦工作期间,他们组织在津工作的中资企业,资助了三千多名艾滋病孤儿,袁大使夫妇带头领养了三名艾滋病孤儿,使馆共领养一百名。他们心系孤儿,让几十名艾滋病孤儿在使馆感受到父母家庭般的温暖,使孤儿不孤。袁大使夫妇组织艾滋病儿童开展了很多融入社会、有利治疗的活动。在艾滋病孤儿心中感受到超越囯界、超越种族的大爱。他们谱写的这曲国际人道主义的壮歌,在津巴布韦产生了巨大影响。津巴布韦多家主要媒体进行了系列重点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夫妇和反对党领袖、联合政府总理茨万吉拉伊对关爱行动表示高度赞赏。总统夫人特别致信,感谢袁大使夫妇对津慈善事业的支持,说关爱行动使津的慈善事业开创了全新的局面。袁大使夫妇慈悲仁心由来有因:“非是慈悲充佛相,只因你我皆飘蓬。”“津门义举传佳话,爱洒孤儿暖异乡”。对此大恩大德,孤儿们何以为报?他们纷纷改从袁大使的姓,自此,津巴布韦的姓氏中多了几千个冠有中国的姓氏的名字:罗伯特袁南生、爱得华. 袁南生……,慈善的种子,中津友谊的种子撒播在津巴布韦广袤的土地上,这段中津友谊的佳话,将永远流传在津巴布韦的历史上。这仅仅是大使夫妇做的诸多类似的工作中的一例,他们做的许多工作,深深刻在外国领导,高级军政官员,普通百姓,在外华侨的心里。让外国人和华侨领略了什么叫大国外交的格局和风范。
在这个“石榴裙毁朱绂,权色交易横行”的时代,在传统优秀爱情观念崩塌的当下,袁大使贺丽娜的爱情,可否称为典范?“若真怜取眼前人,何必腥膻污素襟”,袁大使的诗自抒怀抱,非止不敢、不能?而是不曾想。与袁大使一样,贺丽娜在病榻上遗言丈夫,希望他官身如玉:“愿留清骨成山岳,莫使贪泉浸君魂”。
“半生踏遍天涯路,步步皆成同心结”,这是袁大使夫妇的爱情誓言和情路写真。世有天妒英才之例,谁知还有天妒良缘之事。正当袁大使夫妇比翼翱翔之时,岂料贺丽娜竟折翅坠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放妻书》中有“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之句,这种庄生鼓盆而歌般的洒脱,终不敌“黄泉若有邮差至,急索诗囊寄新篇”的执念。贺丽娜去世几个月后,他们在美国工作的儿子加贝,为了追思祭祀方便,将母亲的骨灰安葬在美国休斯敦格林伍德公墓。墓中放有他们夫妇合影的照片和袁大使的一缕头发。为了让贺丽娜的英魂回归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湖南益阳怀抱,袁大使在老家修了一座贺丽娜的衣冠冢。袁大使还保存了贺丽娜少许骨灰,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后,夫妇骨灰拌合一起,生生世世永不分离。这样的安排,这般感情,当今有几?在精神上,袁大使用近三百首诗建造了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塔,以贮藏真爱,涓滴不让流失,泪水自成诗行。虽然一天上,一人间,但情未了,泪常流。当真情成为一种奢侈品,这部诗集如同诺亚方舟,载着人类最珍贵的情感密码,驶向永恒的彼岸。
袁大使是学者,是诗人外交家。他巳公开出版了六本诗词集,内容广泛,可视为他的诗体外交记事,这些诗篇从一个特定的视角见证这近二十年的外交风云。《光影如诗》无疑是他的诗词中最为特殊的部分,诗词集中有一如既往的有古体的律诗,绝句,多种词牌的词,自由体新诗。形式琳琅满目,内容却非常集中。近三百首诗词均为悼念亡妻,且内容之真挚,意境之深沉,品位之高尚,颇为少见。以诗词意境、格调来衡量,虽抒发的是个体怀抱,一人悲欢,背后却见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且诗词中金句频出。细读之下,会看到他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最难表达的感情。
《光影如诗》不是爱情的教科书,而是一曲如泣如诉,可赏可鉴可资的咏叹调。它承载着袁大使对贺丽娜深沉的爱,这份爱跨越生死,在时光中永存,也让我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爱情最本真、最美好的模样 。
作者 | 汪太理
来源:港湘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