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凉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众多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绿色有机、品质优良,深受市场青睐,为电商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凉山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与积极的政策引导,将本地特色产业与电商产业对接融合,除了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外,也
特色农产品正搭乘着直播电商“直通车”,运往全国各地。
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凉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众多高品质的特色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绿色有机、品质优良,深受市场青睐,为电商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近年来,凉山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与积极的政策引导,将本地特色产业与电商产业对接融合,除了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外,也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
加强政策保障
近年来,凉山高度重视电商经济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自2015年以来,凉山州大力争取中央、省级财政支持,全州14个县(市)纳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现11个脱贫县全覆盖;3个县纳入省级电商产业示范项目,共获得2.6亿余元资金支持。
2024年,凉山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持续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为更好地推动“山货出山”奠定基础。农村快递物流业的发展,让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更便捷。
与此同时,全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集散地和销地市场冷链流通能力、着力补齐农贸市场短板、不断完善县域电商物流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电商新业态等。
2024年,全州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8.05亿元,凉山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开设运营线上平台州、县特色农产品销售馆20余个,全州网商总数突破5万个。从2015年到2024年,全州已累计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785亿元。
每年9月,在盐源县卫城镇的苹果种植基地,一批批电商直播团队走进果园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果农们的辛勤劳作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西昌市凤凰村,借助电商平台覆盖面广、传播高效等优势,也带动了葡萄产业品牌化发展。
此外,为解决物流配送难题,凉山州着力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覆盖率和整体服务水平。通过商务、交通、供销、邮政等部门持续发力,推进农村地区末端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农村快递物流已成为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物流企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夯实人才培训
电商发展,人才先行。近年来,凉山州积极探索电商人才培训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培训计划,为电商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4月14日,镇海·金阳2025年青年电商创业就业培训开班仪式举行。培训围绕电商直播基础、直播技能提升、实战演练与产品对接,采取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战演练、互动交流等形式。据悉,2024年,宁波市镇海区投入300万元打造了镇海——金阳电商飞地(西昌运营中心),园区于2023年7月正式运营。截至目前,通过直播带货产生的GMV(商品交易总额)超1.5亿元,营业总收入达3700多万元。2025年,镇海区又加大了投入力度,累计投入665万元协作资金,用于支持金阳电商经济的发展,为广大青年打造了一个发展创业的平台。
2015年以来,德昌县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随后实施创业孵化项目、商贸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和电商主体培育工程,建成24个电商企业孵化单元,主动邀请专业讲师、电商技术骨干围绕直播创业项目等方面开展教学。2024年,累计举办创业沙龙100余期、电商培训50余期,孵化了一批批高素质的电商直播人才。
2017年,喜德县成功申请到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标志着喜德县电商发展正式启航。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项目建设主要内容为喜德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喜德县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建设和运营、乡村物流站点建设、县乡(镇)村三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电商发展配套体系建设等6方面。
喜德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袁星表示,农业电商的崛起,为喜德县的特色农产品打开了一扇通往全国乃至世界的大门。
直播精彩“出圈”
如今,一部手机、一个支架,便可展示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扎根在凉山这片土地的“新农人”,怀揣着热忱与梦想,正通过直播电商助力提振消费和乡村产业升级。
2017年,会理姑娘何爽辞去月薪上万的“空姐”岗位回乡直播卖石榴,2018年注册成立自己的公司,2019年公司开始为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供货并逐步成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产品从最初的会理石榴起家,到在攀枝花、米易、海南等地推出苹果、芒果、沃柑等十余种爆款单品;销售模式从最初的单一直播销售,到成为多家电商平台的供货商。公司除了固定的员工外,还长期提供打包岗位,为附近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何爽荣获了会理石榴代言人、全国优秀农民工、高速推荐官等诸多荣誉。
随着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像何爽一样,转型成为“电子农户”,通过电商平台为自家农产品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欢迎大家来到‘辣椒哥’的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花香25’蓝莓,颗粒饱满、口感脆甜……”清晨,来自西昌市佑君镇的蓝莓种植户李本宏把直播间“搬”进了蓝莓园,刚开播十几分钟,直播间就涌进了几千人在线观看、抢购。
通过直播,李本宏将蓝莓园的丰收景象实时呈现在消费者眼前。镜头中,成片的蓝莓植株郁郁葱葱,紫蓝色的果实缀满枝头,不少农户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采摘。从最开始的一两单到如今每天成交几千单,从干巴巴的直播间叫卖到向全国网友介绍凉山特色农产品,李本宏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加专业的电商培训,通过努力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直播达人。
从田间到“云端”、由带货到“带路”,凉山的电商“快车”不仅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也助推乡村振兴跑出了“加速度”。(李琼)
来源:凉山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