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暮春时节,地处秦岭腹地、大巴山深处的安康市平利县,春山如黛,溪水淙淙,新翻的泥土蒸腾着草木苏醒的芬芳,忙碌的农人弯腰播种,在山间、在河谷、在田园,织就一幅律动的春耕长卷。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暮春时节,地处秦岭腹地、大巴山深处的安康市平利县,春山如黛,溪水淙淙,新翻的泥土蒸腾着草木苏醒的芬芳,忙碌的农人弯腰播种,在山间、在河谷、在田园,织就一幅律动的春耕长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要是种子出问题,乡亲们一年辛苦就打了水漂。
谷雨前夕,平利县检察院组织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专项活动,承办检察官在农资市场走访中敏锐发现,部分种子经营户既没有悬挂备案公示牌,也提供不出电子备案凭证。通过“大数据筛查+田间走访+农户访谈”,精准锁定11家未备案“漏网之鱼”。
“种子备案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平利县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护种令”,推动建立“三查三核”机制:查资质、查台账、查质量;核品种、核渠道、核记录。
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清源行动”,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县域内登记有种子经营范围、有经营意愿、疑似有种子经营行为的1046家企业或个体户进行逐户核查登记、签字确认,落实全面排查,分类监管。同时组织召开全县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培训会,发放政策明白纸及《告知书》。
检察建议推动县域内11家种子经营主体完成备案整改,1046家涉农经营户实现100%监管覆盖,为春耕生产扎紧“安全篱笆”。
“现在进货先查备案,卖种必留凭证,咱心里踏实了,生意 也更红火了”。在整改回访中,某种子经营户感慨地说。
平利县检察院建立检察建议“回头看”机制,与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沟通研判,推行“经营户自查+网格员巡查+执法部门抽查”三级监管模式,实现县镇协同、分级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种子市场监管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将‘护种’工作经验复制到农药、化肥领域,打造‘耕、种、管、收’全链条法治护农体系。”平利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干警们将持续深化“四大检察”协同履职,在种质资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耕地红线守护等领域持续发力。
“谷得雨而生,法润土则丰”。办案检察官表示,当我们在老农布满茧子的掌心里查看种子成色,在育秧大棚记录幼苗长势,越发懂得“法治护种”既要写在备案台账上,更要种进老百姓心坎里。那些带着泥土味的检察建议,终将在金秋时节化作沉甸甸的丰收捷报。(通讯员 石媛媛 陈雅琳)
来源:陕西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