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1岁的刘先生接到一条短信:“您有快递待签收,请联系XX客服”。
“您已开通短视频平台直播会员,
每月将扣费800元……”
一条短信
一通电话
一夜之间
银行卡里的钱就没了
案例一
41岁的刘先生接到一条短信:“您有快递待签收,请联系XX客服”。
他拨打电话,对方自称是抖音平台工作人员,说他“误开通了短视频平台直播VIP”,每月将自动扣费800元。
刘先生一听急了:“我没开通啊!”
对方立刻表示:“我们可以帮您取消,但需要按流程操作。”
几分钟后,他的银行卡刷走12000元。
案例二
62岁的罗先生接到电话,对方同样自称抖音客服,称其开通了直播服务,要开始收费了。
他跟着对方的指令操作,手机黑屏10多分钟,恢复正常时,银行卡已被消费37笔,总计28466元。
诈骗手法分析
1、钓鱼短信或电话:制造紧张感,谎称“会员/直播/自动扣费”服务即将生效,不取消就要扣钱;
2、假冒客服身份伪装成“官方平台”和客服,使用话术加重信任;
常见为有屏幕共享和远程控制功能的会议软件,诱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
4、获取关键信息:银行卡号、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
5、后台转账盗刷:操作受害人手机短时间内完成转账。
梳理发现,此类诈骗受害人年龄主要集中在40岁—60岁期间。
为何中年人成“首要目标”?
使用智能手机,但不擅长识别骗局;
信任“官方客服”这一身份;
对验证码、远程控制、APP权限等概念了解不深。
防骗提醒
✅ 不要接听陌生来电,所有会员业务请务必在官方APP或官网自行查证。
✅ 官方客服不会让你提供验证码、银行卡信息、人脸识别!
✅ 如不幸被骗,请保留证据,及时报警。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