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摘要:说句不好听的,最近不少人家里都在“起疙瘩”——不是吵架那种,是孩子脸上一颗颗水泡,痒得像有蚂蚁在跳舞。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战痘”时节,水痘高发期杀回来了。
说句不好听的,最近不少人家里都在“起疙瘩”——不是吵架那种,是孩子脸上一颗颗水泡,痒得像有蚂蚁在跳舞。这不,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战痘”时节,水痘高发期杀回来了。
很多家长一看孩子起疱疹,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过敏?”“是不是热痱子?”结果一拖再拖,等送到医院,医生一看,水痘早就开了全花。误诊耽误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真不是闹着玩的。
这水痘,说轻不轻,说重也不重。它不像感冒,打一喷嚏就过去;也不像肺炎,一听名字就吓人。它像一个披着无害外衣的“老江湖”,遇强则弱,遇弱则强。
今天这一篇,就让咱们从中医的角度,结合现代医学,把这“痘中之王”好好剖一剖,知己知彼,打赢这场春季水痘战。
水痘,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医学上称它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属急性传染病,靠空气与飞沫传播。说白了,只要你呼吸,就可能中招。
别以为这病只找小孩。成年人得水痘,轻则发烧头晕,重则肺炎脑炎一起上,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年一项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近五年内,水痘感染人群中,成人比例逐年上升,已超过20%。这说明啥?说明它不是“儿童专属”,而是“全民通杀”。
那水痘到底是个什么病?在中医眼中,它并不陌生。古人早有记载,称之为“水疱疮”或“水痘疮”。《诸病源候论》中提到:“小儿岁疫之时,身上出疱,状如水泡,色赤白,或有热毒。”这说的就是今天的水痘。
中医认为,水痘多属“温热之邪”侵袭,夹风夹湿,内郁于肌肤,外发为疹。这种病邪,来得快,去得慢,最怕的就是“内热”不清,“外毒”未散。小儿肺常不足,脾常虚,卫外不固,是水痘最爱的“软柿子”。
那现代医学怎么看?很简单,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期一般是10到21天,发病前两天和疱疹结痂前都有传染性。
最吓人的是,它好像“潜伏特工”,感染一次后并不彻底消失,而是潜藏在神经节内,等你年纪大、抵抗力一弱,就可能变成带状疱疹卷土重来。
是不是想说:那我小时候得过水痘,是不是就安全了?理论上是的,但要注意,免疫力是把双刃剑,强时能护你,弱时反伤你。
有人问,那水痘到底长啥样?怎么分辨?
初起时,一般会有低热、头痛、乏力、胃口差,像是感冒。接着就是皮肤上的“主角”登场:小红点变小疱疹,小疱疹变水泡,最后结痂脱落。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一周左右。疱疹多见于躯干、面部,四肢较少,分布呈“向心性”。
但最要命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异常表现”:如果疱疹集中在口腔、眼睛、外阴,或伴随高热不退、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就得警惕并发症。特别是免疫低下者,比如肿瘤患者、孕妇、老年人,更容易出事。
说到孕妇,2022年《中华妇产科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孕早期感染水痘病毒,胎儿发生先天性水痘综合征的概率高达1%,可导致四肢畸形、眼睛发育异常,甚至胎死宫中。
这不是吓唬你,这是活生生的临床数字。
那得了水痘怎么办?中医有话说。
治疗水痘,讲究“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若热毒内盛,可用银花、连翘、板蓝根;若湿热夹杂,可加黄芩、茯苓、白术。若痘疹密集、瘙痒难忍,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马齿苋煎水擦洗。
经验丰富的医者,会根据病人体质辨证施治。脾虚湿盛者,忌食生冷油腻;肺热者,忌辛辣炙烤。这不是迷信,而是千年医学实践的总结。
至于现代医学,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发热用退烧药,痒得厉害可用抗组胺药,严重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但切记,不宜自行用药,特别是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说到底,防胜于治,预防才是王道。
目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国家已经将其纳入部分地区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后,虽然不能百分百避免感染,但可大大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风险。
中医也讲预防。春季阳气升发,风邪最盛,儿童应避风寒,调饮食,护脾胃,忌甜腻辛辣,多饮温水,保持大便通畅。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细节,才是最深的养生智慧。
在诊室里,笔者见过太多因“拖”出问题的病例。一个八岁男孩,起初只是脸上几个疱,家长以为是“上火”,买了清凉油往脸上抹,结果三天后高烧不退,全身皮疹如雨后春笋,送来时已合并肺炎。一时疏忽,代价惨重。
所以,别把水痘当“小事”,它不是来打招呼的,是来踢门的。
说到这里,咱们再说句心里话——这病啊,不光是医学问题,更是认知问题。很多人对水痘的误解,才是真正的“毒”。你以为它是“孩子的通行证”,其实它是“身体的考验”;你以为得一次就万事大吉,其实它可能一生跟着你。
认清它,敬畏它,才能不被它反噬。
最后,给大家几点建议:
一,家中有儿童者,尽早接种水痘疫苗;
二,一旦发现皮疹,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三,加强身体调养,春季护阳,饮食清淡,睡眠规律;
四,分清普通疹子与水痘,别做“病外盲”;
五,遇到异常症状,莫拖莫等,及时上医院。
春天虽美,但风邪暗藏。愿你我皆能洞察天地之气,守护一身正气,不为病所困,不与“痘”交锋。
参考文献: [1]李雪,王晶,张慧. 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效果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3,57(8): 1025-1029. [2]王丽萍,周小兵. 水痘病毒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22,57(11): 812-816. [3]刘志峰,胡光. 中医治疗水痘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4,31(2): 15-19.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来源:慕宇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