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镇灯饰照亮全球商超、南头家电生产线昼夜不息、港口游戏装备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中山这座制造业大市的高速运转,离不开“全市域数字电网”构建起的电力生命线。
古镇灯饰照亮全球商超、南头家电生产线昼夜不息、港口游戏装备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中山这座制造业大市的高速运转,离不开“全市域数字电网”构建起的电力生命线。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年度供电可靠性报告显示,中山供电可靠性排名全国第7,连续15年位列全国前十。这一成绩背后,是物理电网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革新实践。近年来,中山供电局主动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运用“云大物移智”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对传统电网进行深刻变革,打造设备全感知、业务全贯通、数据全融合的数字电网,电力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平均停电时间仅为0.21小时/户。
中山供电局工作人员走进企业了解用电需求
智能巡检:从“人工巡视”到“无人机自主作战”
在广东电网中山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全域输变配点云数字化网架“一张图”实时跳动着全市电力数据。这张集成地理、电气、时空信息的数字地图,让无人机机巢自动起飞巡检,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这正是中山供电局打造“最强大脑”的具象呈现。
去年夏天,超历史极值强降雨突袭坦洲镇,致使枝埔村10千伏项技线发生故障,“一张图”上显示该故障造成7户居民停电。由于现场道路水浸,供电抢修车辆无法进入,智能作业一班班长张宇立刻在输变配联合巡检系统上制订航线,指挥无人机前往巡检。31公里外,110千伏申堂变电站的无人机机巢随即打开舱门,无人机在远程控制下起飞,仅用两分钟就精准判断出故障原因,让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制订抢修计划和准备抢修物资。随着道路恢复通行,用户在故障断电当天下午就恢复供电。
数字电网的赋能,极大提升了电力故障抢修效率。在中山,包括110千伏申堂变电站在内,全市共部署128套无人机机巢,全网率先实现镇街全覆盖,能够实现对中山全市域内所有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的自主巡检,巡视效率提升4倍。
智能巡维机器人正在作业中
透明电网:从“被动抢修”到“防患于未然”
“一、二、三,上链接。”在2024年抖音男装销售额top1的沙溪镇网红企业霞湖世家的直播间内,一件券后398元的冲锋衣在主播及团队的推介下,2分钟成交38件。据悉,该企业2024年总销售额达15亿元,2025年有望冲击20亿元。
“直播一旦中断,我们可就亏大了。”霞湖世家电商部总监周扬说道,“之前派发福利吸引来的流量就白费了,要重新积累流量,经济损失就可能高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
中山供电局工作人员走进霞湖世家直播间,了解企业用电需求
2024年年底,基于计量3.0系统和低压透明化系统,中山供电局沙溪分局提前预判霞湖世家变压器出现超容情况,立即联系企业,一方面建议企业及时给变压器增容,另一方面建议企业布局新型储能,双管齐下,保障用电安全。“因为发现及时,解决及时,我们成功为企业化解一场风险于无形。”沙溪供电分局总经理侯东明回忆。
据沙溪供电分局副总经理傅希辰介绍,往年迎峰度夏期间,因生产用电与生活用电高峰叠加,岚霞片区台区设备负载率过高而跳闸的情况时有发生。低压透明化改造完成后,设备负载率等数据可以通过智能模块上传至数字电网系统,工作人员可实时掌握,并在用电高峰期来临前主动运维,做好事前管控和事后监测,加强用户供电服务源头管控,极大提升供电稳定性。
据统计,中山目前已完成8657个智能终端台区低压透明化改造,已经实现重点台区、供电质量问题台区低压透明化全覆盖。改造后,从配电变压器到每条分支线、每一相线路、每一个接入用户,都在实时监测中,运行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及时消除隐患,度夏期间台区过负荷跳闸同比下降63.2%。
自愈系统:从“抢修几小时”到“复电两分钟”
去年11月,小榄镇一条10千伏线路发生故障,随后这条线路上演了一场“分钟级”复电操作——发生故障后,配电自动化自愈系统瞬时启动,精准“锁定”故障点并通过系统指令遥控现场开关隔离,短短2分钟内线路即刻“痊愈”,非故障区段用户供电基本不受影响。
从停电到复电用时不到2分钟,这番“操作”得益于配网“全市自愈”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中山供电局已完成2510个自动化终端改造,实现自愈线路100%覆盖的目标。改造后的终端设备不仅可以“独立思考”,还能实现故障“自我修复”,极大提升了用户的用电体验。
“我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电就来了,比电工跑电房的速度还快。”小榄镇弘一实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表示,配网自愈系统应用后,就算偶尔发生故障也不会影响生产线作业,稳定的供电质量让企业后顾无忧,生产效益也有了明显提升。
从为千亿级产业集群“充电续航”,到守护万家灯火“零感知停电”,中山正以全市域数字电网建设书写新型电力系统改革的湾区样本,助力中山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挺起制造业当家脊梁。
文、图丨张德钢 马冠华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