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全市首个以“产才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人才会客厅”在蕉岭县云栖谷举行揭牌仪式;“引才聚力·创新提质”蕉岭县建筑业人才交流座谈会举行;“智汇田园·科创兴农”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才行活动在蕉岭田间地头开展;“聚才引智筑高地 健康服务惠民生”系
日前,全市首个以“产才融合”为特色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人才会客厅”在蕉岭县云栖谷举行揭牌仪式;“引才聚力·创新提质”蕉岭县建筑业人才交流座谈会举行;“智汇田园·科创兴农”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才行活动在蕉岭田间地头开展;“聚才引智筑高地 健康服务惠民生”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加……今年以来,蕉岭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人才工作部署,围绕贯彻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和“才聚梅州大行动”工作方案,紧扣“百千万工程”主线,立足“世界长寿乡”生态优势与“融湾入海”战略机遇,以人才引领为核心,推动人才工作与县域特色深度融合,奋力打造苏区人才集聚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人才会客厅一角。
绘制产业人才图谱
打造产才融合发展新高地
今年入春以来,由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汤日元带领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出现在蕉岭县蓝坊镇的田间地头,他们通过田间调研、技术指导、成果转化等一系列举措,为蓝坊镇的三华李、柚子、毛竹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全力推动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
蕉岭县深化“科技特派员+”模式,将人才“请”进来,为现代农业注入源头活水。
在高南村农资店,团队成员仔细查看农药标签,全面调研农药品种的使用情况,向种植户分享高品质种植柚子的技术经验;在石中村毛竹种植基地,团队成员实地勘察毛竹残次林现状,认真研究毛竹种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村民积极探讨残次林改造方案;在蓝坊村三华李种植基地,团队成员亲自动手开展三华李杂枝修剪工作,并与农户共同研究如何通过合理施肥提高三华李的坐果率……“在科技帮扶下,三华李施用功能有机硒试剂后,果粉增厚,果皮变软,烟煤病减少,果肉色泽深红多汁、糖度提升、口感更鲜脆,裂果掉果减少,大幅增加了产量和产值。”华南农业大学新“硒”望实践队成员马意林说,团队在总结去年有机硒功能制剂试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并扩大了应用面积。
不仅有华南农业大学新“硒”望实践队为蓝坊镇三华李、毛竹产业提供技术指导,还有广东药科大学桃“指”灼灼突击队在蓝坊镇探索五指毛桃延伸产品开发研究新思路,广东医科大学岭云突击队共创蕉岭健康科技小院等,实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双向赋能……蕉岭县聚焦绿色低碳、文旅融合、现代农业等特色产业,将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科技特派员+”模式,将人才“请”进来,引导城市人才下乡,为现代农业注入源头活水。
与此同时,蕉岭县还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组织各种活动为本土人才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3月24日,蕉岭县结合“首届‘青梅有约·智汇梅州’人才周”活动安排,成功举办“智汇田园·科创兴农”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才行活动。农业科技特派员、农业企业技术骨干、新型职业农民和高层次人才等30名代表先后深入勤佳农业“粮—菜”轮作示范基地、南方长寿生物科技黑木耳产业园、广福镇桃花源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示范点开展深度研学。“合作社以‘生态种植+休闲观光’为特色,打造了千亩桃园和农耕体验基地,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桃花源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明雄分享“三产融合”运营经验时说道。
设立湾区人才联络站
打造县域人才集聚“强磁场”
2月20日,蕉岭县携手番禺区在蕉岭(南沙)体育馆举行2025年“春暖梅州”暨“蕉岭—番禺”劳务对接现场招聘会。来自蕉岭本地的20家企业和广州番禺的15家重点企业到场招贤纳才,提供了近1500个就业岗位,吸引1200多人进场求职(咨询),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458人。
2025年“春暖梅州”暨“蕉岭—番禺”劳务对接现场招聘会举行。
当日招聘现场人潮涌动,求职者络绎不绝,部分招聘摊前排起长龙。广州立白(番禺)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次公司主要招聘质检员、码垛工、包装操作工等5个工种,共招聘80人至100人。”据该公司招聘专员谢红介绍,由于公司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所以为求职者提供了住宿、伙食补贴、工会福利、技能培训、文娱活动等多项福利。
“受宠”的不只是来自番禺区的各大知名企业,蕉岭本地企业也是此次招聘会的“大热门”。近几年预制菜风口趋热,梅州市真庄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本地预制菜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受到广大求职者热捧。“我之前在本地中学饭堂工作,现在过来面试真庄公司的普工、打包员等工作。”家住蕉城的丘小姐说。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还见到了从浙江回来求职的韩颖。“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现在回到家乡想找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能够兼顾家庭和孩子的教育。近些年蕉岭本地企业发展势头很强,薪酬也不错。”韩颖说。
“这是我县首次和番禺区合作举行招聘会,主要是为了解决蕉岭群众就业问题,为蕉岭和番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要素支撑,助力‘百千万工程’,助推县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蕉岭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丘明生表示,接下来将突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进一步深化蕉岭、番禺两地合作,高频次、多渠道组织开展好各类用工服务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式、常态化用工服务。
为了此次两地招聘会的顺利举行,1月9日,广州番禺—梅州蕉岭融湾就业创业工作站在蕉城镇“广州小镇”市民服务中心揭牌成立,番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蕉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签订《广州番禺—梅州蕉岭融湾就业创业工作备忘录》。
“接下来,蕉岭县委人才办将联动县科工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百企大走访’行动,依托蕉岭就业指导中心‘春风行动’平台,线上线下动态发布人才岗位目录。同时,加大投入建设梅州蕉岭(番禺)融湾发展中心,设立‘湾区人才联络站’,吸引湾区科研团队以‘周末工程师’‘项目合伙人’形式参与本地企业技术攻关,推动富硒功能试剂、智能建材等成果在蕉岭试孵化。”蕉岭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将开展“新蕉岭人”培育计划,通过“本土人才+湾区导师”结对,定向培养电商直播、民宿运营等乡村振兴新业态带头人。
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圈
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我的老家是江西赣州,2020年引进来蕉岭,蕉岭的人才政策比较务实,能有效落实,包括人才的生活补贴、购房补贴以及一些日常对口的服务都是有求必应。”蕉岭县自然资源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干部、急需紧缺人才代表余富祥在3月19日举行的“汇聚英才·智创未来”寿乡人才沙龙活动中侃侃而谈。
“汇聚英才·智创未来”寿乡人才沙龙活动举行。
该沙龙活动中,蕉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伟传,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映萍认真听取了各行业人才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希望广大人才保持争先创优的劲头,将个人成长与蕉岭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提升技能本领,在各自的行业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同时发挥“领头雁”作用,当好蕉岭宣传、招商大使,以良好作风、高超技能和乐观精神带动身边人,为蕉岭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的人才力量。
3月25日,“引才聚力·创新提质”蕉岭县建筑业人才交流座谈会在蕉岭县住建局召开,广东建工桂岭建设有限公司、广东鑫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15家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介绍了人才补贴、人才落户、创业补贴等省、市、县相关人才政策,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汇聚更多优秀建筑人才,让蕉岭成为“建筑师的天堂、工程师的战场”,为本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会上,各参会企业代表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和“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结合建筑行业发展态势与企业自身实际状况,认真梳理人才引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深入分析所在企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具体情况,并就后续需要政府部门协助解决的难题,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据悉,此次座谈会旨在助力建筑行业精准掌握人才需求数量和专业要求,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接下来,蕉岭县将深化落实“免费梅州”政策,加大“免费住宿”“免费创业”的财政投入,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强化岗位归集,持续靠前宣介人才政策,跟踪落实校企项目对接,高效搭建就业供需平台,以高质量人才工作助推蕉岭高质量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蕉岭县坚持以“人才满意度”为标尺,持续优化人才生态,据统计,2024年全年认定高层次人才35人,落实人才子女教育优待1例,解决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问题1例,为16名引进人才提供廉租服务,新增创业人才69人,落实各类创业就业补贴292.5万元,兑现急需紧缺人才生活补贴、人才落户奖、基层人才学历提升学费补贴等各类人才优惠政策共350万元。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