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持续高温少雨,如何判断小麦是否需要抗旱浇水,又该如何科学灌溉?记住,尽量避免大水漫灌,推荐采用喷灌方式……" 连日来,息县项店镇17个村村部的"村村通"广播,将县农业农村局的"抗旱保苗课堂"化作亲切乡音,传进千家万户。
"最近持续高温少雨,如何判断小麦是否需要抗旱浇水,又该如何科学灌溉?记住,尽量避免大水漫灌,推荐采用喷灌方式……" 连日来,息县项店镇17个村村部的"村村通"广播,将县农业农村局的"抗旱保苗课堂"化作亲切乡音,传进千家万户。
走进项店镇,村口的"村村通"广播如同及时雨,为村民带来"权威声",实现政策知识"零时差"传递。面对旱情,镇里充分依托覆盖全镇的广播系统,精心制作播放抗旱保苗专题节目。从专业的土壤墒情分析,到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丰富内容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权威的抗旱指导,心里也有了底。
在田间地头,另一番生动场景正悄然上演。田埂上,各村组建的"党员抗旱先锋队"活跃其中,村干部手持小喇叭,穿梭在麦田里。每当看到正在浇水的村民,他们便停下脚步,以小喇叭为媒介,将技术指导融入交流,让村民在抗旱实践中当场解惑,把"实战招"手把手教到实处,田间地头俨然成了"微课堂"。
在线上沟通的"云端阵地"里,项店镇的抗旱宣传同样有声有色。各村"村民群"里,村干部化身知识传播者,积极转发各类抗旱知识。指尖轻点间,抗旱知识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田间课堂"延伸至"掌心课堂"。传统广播与线上微信群的结合,让"老办法+新手段"同频共振,构建起全方位的宣传网络。
如今的项店镇,田间地头大喇叭"声声入耳",传递宏观指导;小喇叭"句句贴心",提供现场教学;微信群"条条实用",实现随时查阅。立体化的宣传矩阵,让抗旱保苗知识真正"沉"到一线、"用"在实处,为小麦抗旱保苗筑牢知识防线。项店镇将继续整合资源,不断优化宣传方式,让科技护农的"好声音"传遍每一块农田。(何红 李梅 闻德民)
来源:萱萱是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