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0日,我省首部古树保护标准开始实施,这与我市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乡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辅相成,为我市古树名木上了“双保险”。
本报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超)4月20日,我省首部古树保护标准开始实施,这与我市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乡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相辅相成,为我市古树名木上了“双保险”。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具有较高的生态、科研、人文、地理和旅游价值,寄托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乡愁情思,被誉为“绿色的国宝”“有生命的文物”。由省林业局牵头组织、河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的我省地方标准《古树名木保育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我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将迈入科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我省将启动古树名木司法保护行动,通过加强宣传、鼓励认种认养等多种形式激发全社会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和热情。
近年来,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依法保护古树名木,市城管局园林绿化中心对全市古树名木建档立卡,设立保护范围,定期监测管护,市区内现存古树名木的保护率达100%。为更好地保护我市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新乡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为我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2023年以来,我市持续推出“古树大树、绿地认养”活动,对市区123株古树大树、20处公园绿地开放认养,倡议市民肩负起保护古树名木、维护城市绿化成果的责任。
编辑:魏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