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6代机着舰系统有突破 歼-36战机有航母舰载版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17:04 2

摘要:《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2日报道,这款3引擎、无尾翼的飞翼巨兽去年 12月在中国成都上空被发现,轰动全球国防界。 歼-36除了空前的隐形能力外,还拥有翼身融合设计,并具备足够的动力,以携带远程打击导弹。 而3月在《航空

中方6代战机歼-36的数据照。

一份研究论文显示,中方歼-36的设计师正在开发一款电脑系统,以协助第6代隐形战机飞行员完成在移动航母上着舰这既困难又危险的作。

《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2日报道,这款3引擎、无尾翼的飞翼巨兽去年 12月在中国成都上空被发现,轰动全球国防界。 歼-36除了空前的隐形能力外,还拥有翼身融合设计,并具备足够的动力,以携带远程打击导弹。 而3月在《航空学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歼-36设计团队正在研发适用于航母舰队的海军版,但仍在初期阶段。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陶呈纲在论文中说,飞行员驾驶第6代战机,设法在航母上着舰的风险极高。

飞翼型航母舰载机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在于:它们为了隐形和空气动力学效率,而采取放弃传统尾翼的激进设计,使精准着舰变得很难。 没有水平安定面,这些战机还难以维持变距纵(pitch control)。 而如升降副翼、俯仰襟翼和扰流槽导流板等冗余控制面往往会相互干扰,产生不稳定力。

论文中还提到,设计团队要克服的另一个头疼难题,则在于舰尾的「空气流场效应」,航母后方涡旋紊流所造成的干扰,可能会严重干扰扰乱飞行路径。 尽管困难重重,但陶呈纲指出,中国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在航母上部署具有卓越酬载力的隐形飞翼战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为它能显著提升海军的战力。」

陶呈纲团队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正在开发涉及一些关键创新的突破性技术。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直接加力控制」系统,将飞行路径调整与飞机姿态脱钩,让飞行员能直接调整升力,而不会破坏俯仰稳定性。

论文中说,这系统透过雅可比矩阵(Jacobian matrices),实时计算控制面调整,以避开「不完善」的空气动力学数据库。 陶呈纲和同僚指出,依赖这些数据库是旧系统长期以来的弱点,于是他们改用经常在先进机器人系统中使用,名为「固定时间干扰观测器」(Fixed-Time Disturbance Observer ,FTDO)的量身定制模块。

来源:观景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