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湄南高科作为西咸新区认定的A级气候友好型企业,在绿色科技领域深耕不辍。其自主研发的保水、防水材料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保水剂产品吸水比例达到1:1200,堪称土地沙化与盐碱地治理的 “微型水库”。
近日,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入区企业西安湄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获批5.4亿元绿色贷款,凸显了西咸新区在绿色金融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黑科技”出圈,绿色产品火遍全球市场
湄南高科作为西咸新区认定的A级气候友好型企业,在绿色科技领域深耕不辍。其自主研发的保水、防水材料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保水剂产品吸水比例达到1:1200,堪称土地沙化与盐碱地治理的 “微型水库”。
凭借这些技术优势,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沙漠生态修复、光伏治沙等绿色环保领域。在国内,已在库布齐沙漠、恩格贝沙漠、毛乌素沙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多地开展荒漠化治理项目;在国际上,也与阿联酋、土耳其、沙特等国家签订沙漠治理及防水工程项目订单,成为西咸新区践行“双碳”目标的标杆企业。
产促中心“架桥”,资源精准“牵红线”
此次融资成功,离不开西咸新区生态环境局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的助力。作为绿色企业和金融机构间的“红娘”,该中心常态化开展绿色低碳银企对接活动。湄南高科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吸引到浦发银行、建设银行、秦农银行等多家机构的关注。产促中心还组织银团多次上门为企业融资“把脉问诊”,给予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指导帮扶。
依据企业经营范围,产促中心发现其符合《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版)》中的重点支持领域,随机积极为企业申请绿色金融贷款出谋划策,助力企业打开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企业董事长卢威表示:“这笔资金为我们的项目注入了活力,成为助力企业加速成长的‘强心针’。”
企业评级赋能,解锁绿色金融新能量
西咸新区在气候友好型企业评价中,将减碳效应作为重要指标,把企业分为 A、B、C 三个等级,通过界定项目的“绿色程度”,引导金融机构给予差异化的信贷支持,为金融机构“精准识绿”提供直观、可量化的参考依据。评级越高,企业“绿色信用”就越强,获得的信贷支持力度越大。湄南高科凭借A级企业的优势,最终成功获批5.4亿元绿色贷款。
“相比其他融资渠道,我们这次帮助企业申请的绿色贷款金额大、审批快、效果好。这得益于我们一直保持与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深度交流和紧密对接,通过充分发挥好‘政府搭台、金融赋能、企业唱戏’作用,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切实发挥了气候投融资国家试点推动西咸新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价值和新动能。”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杨静表示。
截至目前,西咸新区气候投融资产业促进中心已在省内率先完成218家规上工业企业、29家气候投融资项目的碳数据核算,建立重点企业碳账户制度。同时,入库气候友好型企业66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项目共89个,其中A级项目41个,已为入库项目争取到超120亿元金融支持。未来,西咸新区将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实践,推动更多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加速前行,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本文来自【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