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宁生物4月21日晚间披露的年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8亿元,同比增长19.38%,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8.88%,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公司2024年的经营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头孢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工艺技术提升并有效降低生产
主要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抗生素中间体龙头川宁生物(301301.SZ)的营收、净利润,均创下上市以来新高。
川宁生物4月21日晚间披露的年报显示,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8亿元,同比增长19.38%,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8.88%,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公司2024年的经营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头孢产品销量和价格同比上涨、工艺技术提升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有息负债规模减少。公司拟每10股现金分红2.7元,合计现金分红6.01亿元。
川宁生物主要从事抗生素中间体的研发与销售,主要种类包括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青霉素类扥高三大类别。去年全年,该公司医药中间体业务营业收入53.56亿元,比上年的44.47亿元,增加了9亿元以上,同比增幅超过20%。在营收中的比重达到93.02%,毛利率38.63%,同比提升5.42个百分点;境内、外销售比重分别为90.91%、9.09%。三大主要产品收入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32.35%、24.96%、41.95%。
今年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股不少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领域上市公司,也计划将加大力度研发AI技术。在国外,AI生物技术公司Generate:Biomedicines近期宣布,自主研发的蛋白质生成模型成功构建出可高效合成抗肿瘤药物卡铂前体的工程菌株,将传统微生物改造耗时从2年压缩至4个月。而麦肯锡在最新报告提出了18个将未来15年最具盈利前景的行业,其中就包括由AI驱动发展的基因编辑与合成生物学。
川宁生物也开始尝试利用AI改进制造工艺。该公司在年报中称,已在硫氰酸红霉素产线部分实验罐上实现了AI动态调控,从而提升了硫氰酸红霉素实验罐发酵产量、大幅降低生产波动。从实验数据来看,随着新批次数据的喂入,多次迭代后有望持续提升发酵产量。
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2月入股了上海金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珵科技”),持股比例为16.67%。根据天眼查,金珵科技成立于2023年,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为李金金。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网站信息,李金金为该校人工智能与微结构实验室(AIMS-Lab)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川宁生物在年报中成,计划在2025年继续利用AI与合成生物学技术持续赋能抗生素产业,进一步烫平生产波动,提高发酵水平和提取收率,同时AI在生产端的应用,通过AI建立数据模型精细调控生物发酵环节,降低生产成本。
川宁生物2022年12月在创业板上市。年报数据显示,此前的2022年、2023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38.2亿元、48.23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4.46亿元、9.4亿元。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