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帅“康熙”马浚伟:曾抑郁8年,却在47岁上北大,51岁考上香港公职人员,如今54岁的他,活成了这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17:45 2

摘要:对此,马浚伟通过社交媒体澄清,自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而是担任香港康文署剧场发展委员会的委员,相当于香港政府委派的义工(无薪酬)。

最近,在香港警务处处长的退休检阅仪式上,出现了TVB知名演员马浚伟的身影。

一些网友联想到马浚伟此前曾被媒体曝光考上香港公职,便调侃他“北大硕士、颜值在线、考公上岸”,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对此,马浚伟通过社交媒体澄清,自己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而是担任香港康文署剧场发展委员会的委员,相当于香港政府委派的义工(无薪酬)。

虽然是一场乌龙,但马浚伟的低调自律再一次引发了公众关注。毕竟和其他人相比,马浚伟的经历太具有稀缺性了:

他是明星,却坚持去北大做“旁听生”,还通过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答辩;

他是演员,却又努力考取了香港公职人员;

他事业有成,衣食无忧,却没有结婚,没有孩子……

马浚伟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才敢于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呢?

提起马浚伟,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的成名作《鹿鼎记》,剧中的康熙,丰神俊朗,儒雅睿智,王者气息十足,被原作者金庸评价为“最神似的一版康熙”

作为康熙的饰演者,马浚伟被很多人误认为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公子,但其实马浚伟这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难。

1971年,马浚伟出生于香港深水埗的一个贫困家庭,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从出生起,马浚伟就和全家人挤在一间不到22平方米的公屋里,妹妹出生后,一家人的居住状况就更加糟糕了。

为了不让全家老小饿肚子,开巴士的马爸爸每天起早贪黑地奔忙,每个月大概有六七千元钱进账,母亲也会在制衣厂打工来贴补家用。虽然生活不易,但胜在一家人情绪稳定,互相包容,倒也称得上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马浚伟6岁那年,马妈妈被查出患上了鼻咽癌。从此之后,为马妈妈治病成为全家人的头等大事。

马浚伟也在一夕之间长大,年幼的他,尝试着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读书,一边打工。他要求自己在下午五点前做完功课,然后赶往尖沙咀卖冰淇淋,一直干到深夜12点回家睡觉。

第二天,他继续早起前往学校,完成学业后再赶往尖沙咀,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坚持了整整三年时间。

有时候困得睁不开眼时,马浚伟也会默默地抱怨命运:“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考验我?我真的好累啊!”

但更多时候,他是充实而自洽的。尤其是每攒够几千元钱,上交给家里人时,他的脸上总会洋溢着笑容。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中学毕业后,马浚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知名学府香港理工大学,可是读大学一年需要缴纳一万多元的学费,这对于马浚伟一家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怎么办呢?马浚伟一咬牙一跺脚,直接选择了放弃入学,去化工厂做起了销售。

做销售当然不容易,尤其对于马浚伟这样的“老实孩子”来说,别人轻轻松松就能“拿捏”的话术,他却需要一想再想,才敢说出口。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多难,马浚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将业绩做到了全公司第一,加上人长得帅,有了“业务届黎明”的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

在做好销售工作的同时,为了增加赚钱机会,马浚伟奔跑于香港的各大电台,足足参加了43次选秀节目。遗憾的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也没有演出经验的他,回回选秀都是落选。

一直到1993年,马浚伟第44次报名参赛时,终于凭借歌曲《李香兰》,拿到了“第三届Pioneer雷射Karaoke大赛”冠军,签约群星璀璨的华纳唱片。

接下来,他迅速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幸运就是遇到你》,收录了包括《夜长梦多》《告诉爸爸我也爱他》在内的10首歌曲。

紧接着,他又获得了第6届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新力军男歌手奖银奖和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最受欢迎男新人奖铜奖,为歌手生涯开了一个好头。

可惜的是,为了包装马浚伟,华纳唱片设计了这样的标语:“他不是黎明,他不是李克勤,他不是张学友,他是马浚伟。”

看上去别出心裁、引人注目,结果却得罪了三大天王的粉丝,以至于马浚伟一上台收获的不是鼓励的掌声,而是铺天盖地的喝倒彩声。这也导致马浚伟的歌手之梦刚刚启航,就不得不黯然落幕。

正当马浚伟准备回到化工公司继续卖塑胶时,他生命中的贵人——香港电视广播高级监制曾励珍出现了。曾励珍看到了马浚伟身上的潜力,鼓励他转战演员赛道,并介绍他加入了香港TVB。

90年代的TVB人才济济,竞争激烈,新人想要站稳脚跟并不容易,但马浚伟愿意用120%的投入来钻研表演技巧,他也不在意角色的大小,无论是“路人甲”,还是“跑龙套”,都来者不拒。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5年,马浚伟在电视剧《壹号皇庭IV》中饰演多情医生陈卓尧,凭借此角色崭露头角。

1998年,马浚伟拿到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电视剧《鹿鼎记》中的第二男主角少年康熙,而第一男主角韦小宝由陈小春饰演。剧中,康熙和韦小宝之间的友情与恩恩怨怨,牵动着万千观众的心。

为了演好康熙,马浚伟使出了浑身解数。他精研剧本,为角色写了厚厚的人物小传,随时随地都在琢磨表演技巧。没有自己戏份的时候,他也会留在现场观摩其他人演戏,趁机“偷师”。

最终,凭借精湛扎实的演技,马浚伟将康熙那温文尔雅、一身王者之气,又志向远大、睿智顽皮的人物特质完美呈现,成为无数观众心中的偶像,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还被称为最帅“康熙”。

也因为此剧,马浚伟的“古装脸”得到台内认可,之后多年间,他连续饰演了多个经典的古装角色,成为TVB演员里演古装戏最多的男演员。

拼搏多年斩获佳绩,家庭的状况也有所改善,本是一桩大喜事。可老天对马浚伟的考验并未终结。

母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她失去了味觉、嗅觉、听觉,因为电疗失去了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只剩下一成视力。她的牙胶坏死,嘴巴都张不开,无法进食,只能依靠输液来维持生命。

不忍心看着母亲这样受苦,马浚伟听从医生建议,主动提出:“做手术吧,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母亲不想多花钱,一口拒绝。马浚伟苦口婆心地劝说母亲为了活下来拼一把,劝到最后,他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滚落下来,他实在太害怕失去母亲了。

看着孝顺的儿子如此难过,母亲终究还是改变了主意,上了手术台。手术很成功,凌晨十二点手术结束后母亲进入沉睡状态,马浚伟也被安排回家休息。

谁知早上五点左右,母亲没能扛过术后的并发症,猝然离世。马浚伟接到电话拼命赶往医院,却只看到了盖上白布的母亲。

强烈的后悔、自责情绪席卷而来,马浚伟哭得肝肠寸断,反复念叨:“都是因为我劝母亲做手术她才答应的,不做手术,她就不会死!”

因为太过痛苦和压抑,马浚伟每日借酒消愁,醉了就哭,哭了再醉。时间一长,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惊恐症,经常毫无预兆地手抖、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甚至突然晕倒。

最煎熬的时刻,他甚至想过跳楼一了百了。可是每次站在天台上,他都会想到父亲那张苍老的脸,父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一切,自己不能再为父亲增加痛苦了。他决定无论再难,也要好好活下去。

接下来,马浚伟变身拼命三郎,接拍了大量的戏。

时装爱情电视剧《澳门街》中,他是自信果断、能言善辩,却又背负着极重的负担的司徒礼信。

古装电视剧《洛神》中,他是少年意气、才华横溢,又一往情深的曹植。

古装剧《帝王花》里,他是重情重义、聪慧机敏,却又沧桑悲情的周世显。

古装爱情剧《金牌冰人》中,他是机灵聪敏、儒雅风趣,看似贪得无厌,其实情深意重、敢作敢当的金牌媒人全家福。

这些角色,彰显了马浚伟多元的戏路,那几年也是他在TVB最高产的几年。因为经典角色层出不穷,他有了“TVB收视福将”的美誉。

只是没人知道,在外人面前意气风发的他,正经受着怎样的心理挣扎。

据媒体报道,在这几年间,马浚伟还经历了外婆吐血而亡、二姐妊娠中毒差点没命、妹妹患上癌症等打击,重视亲情的他一度被痛苦的情绪淹没,每晚都哭泣着入眠,但他始终鼓励自己撑下去。

为了自救,他逼着自己积极接受治疗,戒了酒,坚持吃药,坚持看书和锻炼身体,终于慢慢将身体和精神状态调整了过来。

大彻大悟后的他这样感慨:“无论怎样,千万不要轻生,不要做伤害自己的行径。”

有句话说得好:心之所想,即为命运。战胜精神疾病后的马浚伟,得到了重生。

他出版了《马浚伟社会实录Ⅰ——点解要自杀》《马浚伟社会实录Ⅱ——我是病人家属》《社会实录Ⅲ——向好走、向坏走》等个人著作,为无数和他经历相似的病人家属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他继续深耕演艺事业,相继荣获多项大奖。

2013年,马浚伟和家人合伙创办了一家青少年艺术教育培训机构——“小马工作室”,专门制作抑郁症题材的话剧作品,希望能为沉浸在痛苦中的万千抑郁症患者带来破局的希望。

2015年,马浚伟自编自导自演了舞台剧《偶然·徐志摩》,他邀请万绮雯来饰演陆小曼,通过昆曲、华尔兹、落雪等形式,将整个故事呈现得浪漫又凄美,大受好评。

他还自编自导了话剧《生前约死后》,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弥补母子亲情的遗憾。

2017年,马浚伟受一位在北大读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朋友邀请,去北大参观。参观过程中他意外得知,自己可以报名就读EMBA课程,这让一向热爱读书的他惊喜不已。

之后,马浚伟凭借出色的笔试和面试成绩,从2000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一名新生。在北大读书的两年间,他变身时间管理大师,一边正常拍戏,一边坚持每个月飞一次北京上课。

为了学到知识,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教室里占座,下课后也不舍得离开,总是追着教授讨论案例。

他会在微博上分享上课、做作业的心得体会,每次考试,他的分数都在80分以上,毕业论文的查重率仅0.77%,让网友直呼:“请收下我的膝盖!”

2018年,马浚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咖啡师的课程,完成了国际咖啡调配师的考试,又拿到了世界权威的精品咖啡协会SCA的咖啡文凭。

同年,他创立了“点亮教育”机构,为付不起补课费的学生提供平价补习服务。之后,他又进入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学习,拿到了A等成绩。

外界盛传他是北大和香港浸会大学的双硕士,他认真回应:“我不是考了一个学位,而是读一个硕士课程。”

原来,因为当年放弃读大学,马浚伟在完成北大的硕士课程学习后只能拿到结业证书,而不是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别人为他不值,但马浚伟表示,学习并不是为了学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切想做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从2021年起,马浚伟开始担任TVB艺员培训班的校长,每周一到周六上午教书。

2022年11月15日,马浚伟在社交平台晒出了香港政府的委任状——正式成为一名公职人员。而他的主要职务,是做演艺专责委员会管辖下的戏剧类委员,可以就演艺节目的策略、计划等提出意见。

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把人生塞得这么满?他说:“我想弥补和追回小时候因为家庭、生计而被迫搁浅的梦想。我知道,自己随时都会死,所以我很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他曾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可能不会进入娱乐圈,而是会去读书,我想学法律或者医学专业。娱乐圈从未改变我,我是努力生存和生活的普通人马浚伟。”

2023年,马爸爸被查出身患胃癌已至晚期,已经经历过失去母亲打击的马浚伟这次表现得非常理智。

他每天在医院悉心照顾父亲,看到父亲为疾病而痛苦不堪时,也会温柔地劝慰:“如果您有信心坚持,我们一定陪您。但如果您感觉很辛苦,那也不要硬扛。”

最终,看着父亲在自己的怀中慢慢合上双眼,他始终紧握父亲的手,真诚而温暖地说:“不要怕,我在这里。”

虽然依旧难过,但马浚伟已经学会与痛苦和失去和解,在他看来,能在亲人有生之年尽到孝心,生命便已经没有那么多遗憾了。

行走半生,马浚伟终于用坚韧的品格,扛住了命运的重压。

如今的马浚伟,正在畅快淋漓地做真实的自己。

曾有人问他:“经历了那么多,为什么在你的脸上看不到岁月的痕迹?你的‘保养秘诀’是什么?”

马浚伟认真回应:“如果一定要说‘保养秘诀’的话,我想应该是良好的饮食习惯加上适当的运动,但最重要的是心态,多年来我一直是个很‘幼稚’的人,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的确,虽然一直身处影视圈,而且已经年过半百,但马浚伟似乎永远真诚得像个孩子。

他不追名、不逐利、不攀比,始终心无旁骛地读书、拍戏、助人,最终活成了万千人的榜样,也诠释了奋斗的意义。

读马浚伟的故事,我总会想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

这世间纷纷扰扰,但我们仍然可以捕捉到生活的美好,然后潇洒痛快地活着。

愿我们像马浚伟一样,熬过苦难,涉过险滩,永远保持对生命的热忱。

作者:李晴朗。(ID:FranklinReadingClub)。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读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