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那么,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珍爱地球,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宇航 赵冬)今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那么,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生,珍爱地球,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环保 守护地球美丽
家住郑州高新区的赵女士一家是垃圾分类的忠实践行者。赵女士说,在他们家里,纸箱、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会单独存放在一起,积攒到一定程度后卖到废品回收站或送给拾荒者;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会单独放置在一个容器里;厨房里也至少放置两个垃圾桶,一个投放菜叶、果皮、剩饭等,一个投放食品包装、塑料袋等垃圾,各种垃圾严格分类。
赵女士说,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直接关系着地球其他生物的生存,珍爱地球,首先就是要保护环境,守护好地球的干净、美丽。
垃圾分类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垃圾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垃圾处理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郑州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大大提高,如今全市像赵女士一家积极践行垃圾分类的家庭比比皆是。大家纷纷表示,垃圾分类让城市更干净美丽,自然环境也随之更好。
环保志愿者说,除了践行垃圾分类,我们也要爱护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拒绝乱扔垃圾,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养成“随手捡”的习惯,如果遇到地上有垃圾,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随手捡起并扔进垃圾桶。此外,要增强禁塑环保意识,减少塑料使用,降低白色污染,倡议大家购物时“重提布袋子、重拎菜篮子”,重复使用购物袋,多使用可降解、可循环利用包装产品等。
节约 珍惜地球资源
走进中原区居民马先生家中,记者发现,节水节电已融进了马先生家的方方面面。节水型水龙头、节水马桶、卫生间放置的储水水桶……马先生说,家中用的都是节水型器具,同时会用水桶收集可重复利用的废水,然后把这些水重复利用,比如用淘米水浇花、洗菜水拖地等。在节电方面,马先生及其家人早已养成随手关闭长时间不用电器的习惯,家中也多使用节能家电,夏季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从生活的点点滴滴节约用电。
地球的各种资源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水、土地、空气、矿产……这些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不断增长的资源消耗让我们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相关专家表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也是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方式。
水和电是人们生活中最依赖的两种资源。不少市民表示,节水节电要从生活小事做起,随手关闭水龙头,重复利用水资源,同时做到随手关灯等,节约每一度电。
低碳 减缓气候变化
大学生小李平时最喜欢的出行方式就是骑自行车,他认为,骑车既是锻炼身体的好方式,也是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
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气候变化愈演愈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4年度气象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创有记录以来最高水平,并使全球平均气温升温幅度进一步接近2摄氏度的关键“门槛”。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因此,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
小李说,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对个人来说,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绿色低碳理念实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切实实为地球“减负”。那么,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环保人士表示,我们在生活中尽量选择节能型家电,不过度使用空调;尽量做到绿色消费,多选购绿色环保、低污染低能耗的产品;同时做到绿色出行,可以优先选择公共交通,短途出行多骑车或徒步,在需要驾车出行时,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免拥堵和不必要的绕行,减少油耗和碳排放。
呵护 维护生态平衡
四月的郑州北龙湖,春日融融、春水暖暖,春草青青、春花艳艳。水中,疣鼻天鹅、绿头鸭、黑水鸡、凤头䴙䴘等水鸟游弋觅食;树上,喜鹊、麻雀、黄鹂、斑鸠等林鸟鸣声上下。春意盎然中,湖岸游人如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地球不只是人类的地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鸟类保护志愿者李先生表示,珍爱地球,就是要珍爱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而这也是在保护人类本身。
相关专家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首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好生物多样性。
对普通人来说,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野生动植物?郑州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首先要守护好绿水青山,让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做到不捕捉、不伤害野生动物,不采集珍稀野生植物。如果发现有受困、迷途、受伤的野生动物,可及时与野生动物救护部门联系;如果发现有捕捉、猎杀野生动物及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行为,及时向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公安部门举报;不点赞、不传播伤害野生动植物的信息,传递野生动植物保护正能量,做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珍爱地球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中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