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3轮调剂仍未满员,压分“玩火”自食恶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5:46 2

摘要:在当下,师范类院校高考遇冷,考研热度却居高不下。不少当年被父母劝着报考师范的学生,如今为改善本科就业困境,纷纷加入考研大军。然而,一些师范院校的做法却让考生们心寒不已。

在当下,师范类院校高考遇冷,考研热度却居高不下。不少当年被父母劝着报考师范的学生,如今为改善本科就业困境,纷纷加入考研大军。然而,一些师范院校的做法却让考生们心寒不已。

部分师范院校在考研专业课批改时“压分”,压低考生分数,甚至让本有机会进复试的学生连国家线都过不了。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接收名校调剂的高分考生,可却坑惨了一志愿报考的学生,让他们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

东北地区就有这么一所师范院校,压分现象存在多年。由于信息传播有限,每年都有学生“中招”。今年,这所学校更是“玩脱了”。有考生发现,自己被压分导致考研失败,而报考院校却在持续发布调剂通知,都进行到第三轮调剂了还没招满人。不少被坑的考生直言:“咋不接着压分了?”

这一尴尬局面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据知情考生透露,统一命题改革是导火索。该校今年首次参与省级统考,评卷权从校内转到省级统一安排,打破了原有的评分体系。新上岗的省级评卷教师对标准把握不准,打分普遍偏低,部分专业甚至无人达线,学校招生和考生努力都“泡汤”了。

此外,师范类院校考研形势也在悄然变化。以往部分师范院校录取分数超清华北大冷门专业,可如今教育行业就业形势改变,学校缩编,师范生扎堆考研,竞争愈发激烈,考生压力倍增。很多考生并不清楚学校参与统考的变化,报考时难以预判风险,只能陷入被动。

这件事给考研改革敲响了警钟。考研改革虽势在必行,但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各方利益,不能让考生独自承担过多成本。毕竟对学校而言,改革是试错,可总结经验来年调整;但对考生来说,耽误一年,人生轨迹或许就此改变,尤其是就业压力大的文科考生。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研制度,才能保障高等教育人才选拔的良性发展。

来源:灏元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