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 年 4 月 8 日,小熊电器发布的年报如同一颗惊雷,炸穿了资本市场的幻想。这家曾以 "萌系小家电" 席卷年轻人市场的网红企业,在交出营收微增 0.98%、净利润暴跌 35.37% 的成绩单后,董事长李一峰的薪酬却逆势上涨 8.9%,达到 190.93
2024 年 4 月 8 日,小熊电器发布的年报如同一颗惊雷,炸穿了资本市场的幻想。这家曾以 "萌系小家电" 席卷年轻人市场的网红企业,在交出营收微增 0.98%、净利润暴跌 35.37% 的成绩单后,董事长李一峰的薪酬却逆势上涨 8.9%,达到 190.93 万元。更讽刺的是,就在年报发布前一个月,十大股东之一的泰牛 1 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宣布清仓式减持,以每股 43.12 元的价格割肉离场,较其 50 元的持仓成本亏损超 14%。
当净利润腰斩与高管薪酬倒挂的魔幻现实碰撞,一场关于网红品牌生存逻辑的终极拷问悄然展开。
在小熊电器 2024 年的财务报表上,两个数字形成刺眼的对比: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 66.52% 至 2.29 亿元,而董事长李一峰的薪酬却突破 190 万元,创下历史新高。这种 "公司越亏高管越富" 的荒诞现象,折射出企业治理的深层危机。
更令人震惊的是,2024 年小熊电器的销售费用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而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却分别激增 24.25%、36.48% 和 171.74%。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费用结构调整,暴露出企业战略的严重失衡 —— 当销售费用率从 18.5% 降至 18.2% 时,公司核心业务的增长引擎已濒临熄火。
在高管层的集体 "逃离" 中,这种失衡显得尤为刺眼。2024 年 6 月,上任仅半年的财务总监冯勇卫离职;2023 年 4 月,其前任邹勇辉同样挂印而去。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创业元老、李一峰表妹欧阳桂蓉辞去副总经理职务,这位曾掌管公司电商业务的核心人物,其离职被市场解读为对企业前景的 "用脚投票"。
百度财报
当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剪刀差越拉越大,当创始团队的集体出走成为常态,小熊电器正在上演的,是一部活生生的 "劣币驱逐良币" 现代寓言。
在净利润暴跌的背后,是小熊电器 "饮鸩止渴" 的扩张战略。2024 年,公司以 1.54 亿元收购亏损的罗曼智能,试图切入个护小家电赛道,但厨房小家电收入同比下滑 10.1%,直接拖累整体营收增长。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做法,暴露出企业对核心业务的失控。
相关新闻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小家电行业的天然缺陷。当空气炸锅、破壁机等网红产品的新鲜感退去,消费者逐渐发现:80% 的小家电年使用频率不足 12 次,所谓 "精致生活" 不过是商家营造的消费幻觉。这种低频使用特性,使得小熊电器的产品矩阵如同沙滩上的城堡,看似华丽却根基不稳。
在巨头环伺的市场中,小熊电器的生存空间愈发逼仄。美的、苏泊尔等传统家电巨头通过全品类布局挤压市场份额,而戴森、飞科等细分领域龙头则凭借技术壁垒占据高地。2024 年厨房小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下降 4.6%,这一数据印证了行业的整体萎缩。
当 "网红" 标签成为桎梏,小熊电器急需撕掉 "花瓶" 形象,却苦于找不到破局之路。
在这场 "与天花板赛跑" 的游戏中,小熊电器就像一只困在玻璃罩里的苍蝇,看得见光明却找不到出口。
2024 年,小熊电器的海外收入增长 80.8%,看似亮眼的数字背后,是 国内收入同比下降 5.8% 的残酷现实。这种 "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窘境,暴露出企业对本土市场的把控力正在丧失。当直播电商红利消散,当 "颜值经济" 遭遇审美疲劳,小熊电器突然发现:赖以生存的流量密码,正在变成束缚发展的枷锁。
相关新闻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品牌价值的空心化。在消费者心智中,小熊电器仍是 "低价萌系" 的代名词,既缺乏苏泊尔的技术沉淀,又没有戴森的品牌溢价。这种尴尬定位,使得企业在中高端市场屡屡碰壁。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 4.1%,但相较于美的集团 7% 的研发费用率,仍显捉襟见肘。
当 "网红" 成为贬义词,当 "爆款" 变成滞销品,小熊电器正在经历的,是所有流量型企业必经的生死劫。
2025 年 1 月,小熊电器市值较历史高点蒸发超 180 亿元,曾经的 "小家电第一股" 沦为资本弃儿。在这场由盛转衰的戏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沉浮,更是整个网红经济的缩影 —— 当流量红利退潮,所有依赖营销噱头的品牌终将面对市场的审判。
小熊
对于小熊电器而言,破局的关键在于撕掉 "网红" 标签,回归产品本质。这需要重构 "技术 + 品牌" 的双轮驱动,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需要摆脱 "流量依赖症",在存量市场中挖掘真实需求;更需要重塑企业治理结构,让高管薪酬与股东利益真正绑定。
正如巴菲特所言:"只有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在这场小家电行业的大洗牌中,小熊电器能否完成从 "网红" 到 "长红" 的蜕变?答案,或许就藏在 2025 年的年报里。
【素材来源于@倪叔的思考暗时间的视频】
来源:围炉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