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石板路蜿蜒向前,雨后的水洼映照着天光。李明远撑着油纸伞,踏进了镇上最为繁华的绸缎庄。他是城东李家布行的少东家,今日特来为即将到来的新婚采购布料。
第一章:锦帕相逢
青石板路蜿蜒向前,雨后的水洼映照着天光。李明远撑着油纸伞,踏进了镇上最为繁华的绸缎庄。他是城东李家布行的少东家,今日特来为即将到来的新婚采购布料。
"少东家来了。"掌柜王福年连忙迎上前,"您要的云锦、宋锦都已备好,请过目。"
李明远点头致谢,目光却被店内一角吸引。那里站着一位身着藕色衣裙的女子,正专注地整理着一匹绣着梅花的缎子。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
"那是……"
"哦,是顾家小姐,"王福年低声道,"顾老先生前日刚带着女儿来店里,说是要为女儿置办嫁妆。听说顾小姐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女红。"
李明远恍然,想起父亲说过的话:镇上顾家有个女儿,才貌双全,两家若能联姻,实属佳话。他正欲上前搭讪,却见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走入店中。
"这位是?"李明远低声询问。
"刘掌柜,城西布行的东家。"王福年介绍道。
两人寒暄几句,刘掌柜的目光却也落在了顾小姐身上。李明远心中莫名涌起一股醋意,不自觉地多看了那女子几眼。
就在此时,一阵风吹来,掀起了顾小姐的面纱。李明远看清了她的容貌——清秀婉约,眉目如画,眼角一颗小小的红痣更添几分韵味。顾小姐察觉到他的目光,微微侧身,却并未躲避。
"少东家,您看这匹缎子可还满意?"王福年拿着锦缎走来。
李明远回过神来,正要回答,却见顾小姐走向一旁,拿起一方素帕,开始在缎子上比划。她手法娴熟,不一会儿,一幅精美的刺绣图案便跃然纸上。
"这是……"李明远惊讶道。
"回少东家的话,"顾小姐轻声回答,"这是'比翼同心结',是女儿家常用的花样。"
李明远心中一动,取出随身携带的玉佩,那是一枚雕刻精美的并蒂莲图案:"不知顾小姐可愿为在下绣一个同心结?"
顾小姐接过玉佩,微微一笑:"既然是少东家的要求,顾某自当尽力。"
就在此时,刘掌柜突然开口:"李少东家,听说您明日要为我侄女裁衣?不知可有兴趣与我一同前往?"
李明远一愣,看向顾小姐,只见她眼中闪过一丝失落,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改日吧,刘掌柜。今日我还有事。"李明远婉拒道,随后向王福年询问顾小姐的住址。
王福年犹豫片刻,低声道:"顾小姐就住在城南的锦绣坊。"
离开绸缎庄,天空已放晴。李明远漫步在石板路上,心中却思绪万千。他不知道为何会对一位素未谋面的女子如此着迷,只知道那双灵动的眼睛和那颗眼角的朱砂痣,已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回到家中,李明远取出笔墨,开始给父亲写信,请求将婚期提前。他知道,自己已被那位名叫顾清荷的女子深深吸引,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
而此时,城南的锦绣坊内,顾清荷也正对着那枚玉佩出神。她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并蒂莲图案,嘴角挂着一丝神秘的微笑。
"这桩婚事,怕是不会太平静啊。"她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光芒。
第二章:月下定情
婚期定在两个月后。这段时间里,李明远几乎每天都会派人送去各种布料和绣线,希望顾清荷能为他绣制那枚同心结。然而,每次送去的物件都原封不动地被退回。
"顾小姐说,还未想好如何下针。"李家的老仆解释道。
李明远心中疑惑,却也不好强求。他只能每日去绸缎庄,希望能再见顾清荷一面。然而,每次去时,顾清荷要么不在,要么只是匆匆一见,便借故离开。
转眼到了婚期前一周。这日清晨,李明远正在书房中看书,管家进来通报:"少爷,顾小姐派人送来一个礼盒。"
李明远急忙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块精致的绣帕,帕角绣着一个未完成的同心结,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比翼同心结,需两人才能完成。明日午时,城隍庙后院,愿与李公子一叙。"
李明远欣喜若狂,立即吩咐备马。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见面,也是他期待已久的机会。
次日,李明远早早来到城隍庙后院,却迟迟不见顾清荷的身影。正当他疑惑之际,一阵琴声从庙内传来。他循声而去,只见顾清荷正坐在一棵古槐下,专注地弹奏着一首古曲。
"顾小姐。"李明远轻声唤道。
顾清荷抬头,微微一笑:"李公子,请坐。"
两人相对而坐,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李明远鼓起勇气,问道:"顾小姐为何迟迟不肯完成那同心结?"
顾清荷轻轻拨动琴弦:"李公子可曾听说过'比翼同心结'的传说?"
李明远摇头。
"相传在唐朝,有一对夫妻,男的叫比翼,女的叫同心。两人青梅竹马,情深意重。然而,婚后同心却因一场大病,无法与丈夫同房。比翼不但不嫌弃,反而更加体贴照顾。三年后,同心病愈,两人终于圆房,过上了幸福生活。为了纪念这段经历,后人便创造了这'比翼同心结',寓意夫妻同心,共度难关。"
李明远恍然大悟:"顾小姐是说……"
"婚姻大事,岂能草率?"顾清荷打断他,"李公子与我素未谋面,便要求成婚,是否太过仓促?"
李明远面露惭色:"是我唐突了。只是……一见钟情,实难自控。"
顾清荷轻叹:"李公子可知,我为何不愿圆房?"
李明远摇头。
"因为我心中已有他人。"顾清荷直视他的眼睛,"我与那人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只因他家道中落,被迫离开。临别时,他赠我一方绣帕,约定三年后归来迎娶。如今三年之期将至,我却被迫与他人成婚……"
李明远闻言,心中一阵刺痛。他正欲说话,突然听到庙门处传来一阵喧哗。
"清荷,你果然在这里!"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李明远转头看去,只见一位风尘仆仆的男子站在门口,正是前日在绸缎庄出现的刘掌柜。
顾清荷脸色骤变:"云郎,你怎么来了?"
"我答应过你,三年后一定会回来娶你。"刘云郎快步上前,握住顾清荷的手,"我如今已有积蓄,可以风风光光娶你过门。"
李明远如遭雷击,呆立当场。原来这位刘掌柜,就是顾清荷口中的云郎。
"云郎,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顾清荷急道,"我与李公子已有婚约……"
"婚约?"刘云郎冷笑,"你父命你嫁李家,你便顺从?你忘了我们的誓言了吗?"
"我并未忘记,但我不能违背父命。"顾清荷泪流满面,"况且,李公子对我情深意重,我又怎能辜负?"
李明远终于回过神来,走到两人面前:"刘掌柜,你与顾小姐既有情缘,为何不早说?"
刘云郎叹息:"我离开家乡后,遭遇劫匪,家财尽失,又被人所救,成为刘家养子。直到近日,我才知道顾小姐已被许配给你。我来此,是想带她走。"
李明远沉默良久,忽然笑了:"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顾清荷急道:"明远,你听我解释……"
"不必解释。"李明远打断她,"既然你们有情有义,我又何必横加阻拦?"
他转向刘云郎:"刘掌柜,我知你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既然如此,我愿成全你们。"
刘云郎惊讶不已:"你……"
"不过,我有个条件。"李明远正色道,"三年前,我父亲曾救过一位落难的商人,赠他盘缠。那位商人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刘掌柜,你可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刘云郎沉思片刻,突然明白了什么:"你是说……"
"顾小姐与我既有婚约,便是有缘。"李明远微笑道,"我不会放弃。不过,我愿意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证明彼此真心的机会。"
刘云郎和顾清荷对视一眼,似乎明白了李明远的用意。
"明日午时,城隍庙前,我等你们。"李明远起身告辞,"希望你们能来。"
回到家中,李明远将事情原委告诉了父亲。李父听完后,叹息道:"这孩子,太傻了。明明是自己喜欢的姑娘,却要拱手让人。"
"父亲错了。"李明远正色道,"婚姻大事,岂能强求?若顾小姐与刘掌柜真是两情相悦,我又何必阻拦?更何况,我总觉得此事另有隐情。"
李父惊讶:"什么隐情?"
"顾小姐曾说,她与刘掌柜三年后才能成婚。"李明远若有所思,"为何恰好是我与她成婚的日期?这巧合,太过蹊跷。"
李父沉思片刻:"你的意思是……"
"我怀疑,顾小姐与刘掌柜的'重逢',可能是有人刻意安排。"李明远低声道,"而那个人,很可能就是刘掌柜本人。"
第二天,城隍庙前人头攒动。李明远如约而至,却发现顾清荷和刘云郎早已等候多时。
"你们来了。"李明远平静地说。
刘云郎上前一步:"李公子,昨日之事,是我冒昧了。我与清荷确实有情,但我不能夺人所爱。"
顾清荷泪流满面:"明远,对不起,我欺骗了你。其实,我与云郎并无旧情,一切都是我父亲安排的。他欠了刘家一条命,所以想让我嫁给云郎,以报恩情。"
李明远摇头:"顾小姐不必自责。这是你们父女之间的事,与我无关。"
"不!"顾清荷突然跪下,"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但我不能欺骗你。事实上,我与云郎确实有过一面之缘,但绝非恋人关系。我之所以不愿与你圆房,是因为……因为我心中已有他人。"
李明远惊讶地看着她。
"那人是你的好友,王福年。"顾清荷低声道,"三年前,他对我有救命之恩。他告诉我,若有一天,我被迫与他人成婚,就告诉你真相,让你放弃这段婚姻。"
李明远闻言,如遭雷击。他看向刘云郎,后者也是一脸震惊。
"王福年?"刘云郎皱眉,"他是你救命恩人?"
顾清荷点头:"三年前,我在河边洗衣,不慎落水。是王掌柜救了我。从那以后,他经常来看我,教我读书写字。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他。"
李明远脸色铁青:"所以,你接近我,只是为了……"
"不!"顾清荷急道,"我爱的是王掌柜,但我从未想过欺骗你。是王掌柜让我假装与刘掌柜有旧情,以此拒绝与你圆房。他说,你只是贪图我家财产,对我并无真情。"
李明远冷笑:"原来如此。王福年,好一个忠心的仆人。"
就在此时,一阵喧哗从庙门口传来。众人回头看去,只见王福年神色慌张地跑来,身后跟着一位怒气冲冲的中年男子。
"王掌柜!"中年男子厉声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拐走我的女儿!"
王福年跪地:"老爷,小人知错了。"
李明远更加困惑:"这是……"
"我是王福年的主人,王员外。"中年男子冷声道,"这孽障竟敢私自做主,将小姐许配给你,还编造谎言欺骗你们!"
顾清荷惊呼:"爹爹!"
王员外怒视女儿:"你身为王家养女,理应感恩戴德。我已将你许配给李家,你竟敢私自做主,真是胆大妄为!"
李明远终于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上前一步:"王员外,婚约之事,是我与顾小姐两相情愿。您若不满,可责怪于我,何必为难顾小姐?"
王员外冷哼一声:"你一个商贾之子,也配娶我王家养女?简直是痴心妄想!"
刘云郎突然上前:"王员外,您误会了。事实上,我与顾小姐并无婚约。她与李公子才是真心相爱。"
王员外怒道:"你又是何人?敢在此胡言乱语!"
"在下刘云郎,城西布行东家。"刘云郎拱手,"三年前,我曾在一次洪水中救过顾小姐。她曾许诺,若我将来有所成就,定会回来迎娶她。如今我已成家立业,特来兑现承诺。"
王员外冷笑:"原来如此。你二人串通一气,想骗我女儿私奔?"
"并非如此。"刘云郎正色道,"我只是来表明心迹。至于顾小姐与李公子的婚约,我从未反对。"
李明远惊讶地看着刘云郎:"刘掌柜此言何意?"
刘云郎叹息:"李公子误会了。我对顾小姐确实有情,但我更尊重她的选择。既然她选择了你,我愿意成全。不过,我有一个请求。"
"请讲。"李明远道。
"我希望李公子能答应我一件事。"刘云郎正色道,"一年后,我要在城西建立一座义学,为贫苦孩童提供教育。此事需耗费巨资,希望李公子能出资相助。"
李明远愣住了:"这是为何?"
"因为顾小姐曾告诉我,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孩子读书识字。"刘云郎微笑道,"她说,这是她毕生的理想。"
李明远恍然大悟,看向顾清荷:"原来如此。"
王员外却怒不可遏:"荒谬!清荷是我王家养女,她的志向应该由我来安排,何时轮到你们这些外人插手?"
刘云郎不卑不亢:"王员外,您误会了。顾小姐早已表明心迹,她心属李公子。您若强行拆散,恐怕会失去这个女儿。"
王员外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罢了,罢了。这门亲事,我认了。不过,李家必须答应我两个条件。"
李明远拱手:"请讲。"
"第一,婚后三年内,不得纳妾;第二,必须让清荷接管家中账务,参与家族生意。"
李明远和顾清荷对视一眼,同时点头:"我答应你。"
王员外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庙前重归平静,李明远看着顾清荷,轻声道:"顾小姐,我们的婚事,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顾清荷摇头,眼中含泪:"不,明远,我从未如此庆幸。是你,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心。"
刘云郎微笑着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李公子,我有个提议。既然我们三人都是性情中人,不如结为异姓兄弟,如何?"
李明远欣然同意。三人跪地结拜,从此成为生死之交。
夜幕降临,三人来到城隍庙后院饮酒畅谈。月光如水,洒在三人身上,映照出三张真诚的笑脸。
"李兄,"刘云郎举杯,"我敬你一杯。你不仅得到了心仪的女子,还收获了一位兄弟。"
李明远举杯相碰:"刘兄过奖了。其实,我才是最幸运的人。不仅得到了清荷,还结识了刘兄这样的知己。"
顾清荷微笑着斟酒:"希望我们三人能一直如此,肝胆相照,情谊长存。"
月光下,三人举杯相庆,笑声回荡在古老的城隍庙中。这一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段曲折而美丽的姻缘就此展开。
第三章:暗流涌动
婚后的日子如李明远所愿,平静而幸福。顾清荷不仅温柔贤惠,更将家中账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的聪慧和才干让李家的生意蒸蒸日上,也赢得了李父的赞赏。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出现。顾清荷时常独自前往城南的锦绣坊,每次都是天黑才归。更令李明远疑惑的是,她似乎对刘云郎格外关心,经常写信给他,还时不时托人送去各种礼物。
"清荷,你与刘掌柜关系为何如此亲密?"一日,李明远终于忍不住问道。
顾清荷微微一愣:"我们只是朋友而已。"
"仅仅是朋友?"李明远皱眉,"你可知刘掌柜已有家室?"
顾清荷点头:"我知道。但他妻子早逝,膝下无子,生活颇为孤寂。我只是尽朋友之谊,时常去看望他。"
李明远心中疑虑未消,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顾清荷嫁入李家后,从未有过越轨行为。她的一举一动,都合乎一个贤妻的本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间,李明远与顾清荷成婚已有一年。然而,正如传说中的"比翼同心结",他们始终未能圆房。每到夜晚,顾清荷总是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李明远的亲近。
这晚,李明远又一次尝试接近顾清荷,却再次被婉拒。他站在院中,望着满天星斗,不禁感到一阵迷茫。
"少东家,"老仆李福走来,"王员外派人送来一封信。"
李明远接过信,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明远贤侄:
久未谋面,甚是想念。听闻你与清荷婚后和睦,为叔甚慰。然有一事,不得不提。近日我发现,清荷与刘云郎往来密切,恐有私情。望贤侄明察。
叔王守仁敬上"
李明远放下信,陷入沉思。他知道王员外对顾清荷视若己出,对这段婚姻一直耿耿于怀。然而,这封信的内容却让他心神不宁。
"少东家,"李福试探道,"要派人去查一查吗?"
李明远摇头:"不必。清荷不是那种人。"
第二日,李明远亲自前往锦绣坊探访顾清荷。这是婚后他第一次踏入这个神秘的地方。锦绣坊规模不小,内有数十名女子在做针线活。顾清荷见到他,显得有些惊讶。
"明远,你怎么来了?"她问道。
"来看看你。"李明远微笑道,"顺便想请教你一些女红之事。"
顾清荷似乎明白了什么,微微一笑:"跟我来吧。"
她带着李明远参观了锦绣坊,介绍了各种刺绣工艺。李明远虽然对女红一窍不通,却看得津津有味。参观结束后,顾清荷将他带到一个小房间。
"这是我的私人房间,外人不得进入。"她解释道,随后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
"这是什么?"李明远好奇地问。
"打开看看。"顾清荷微笑着说。
李明远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叠书信和几幅画作。他翻阅书信,发现都是刘云郎写给顾清荷的。信中内容多是问候和关心,偶尔也有一些思念之词。而那些画作,描绘的则是顾清荷的肖像,栩栩如生,情意绵绵。
李明远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这些都是……"他抬头看向顾清荷。
顾清荷叹了口气:"这些都是刘云郎寄给我的。我们确实有些书信往来,但并无其他。"
"为何不告诉我?"李明远质问,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因为我知道你会多心。"顾清荷坦然道,"事实上,我正想找机会向你解释。刘云郎的妻子去世后,一直郁郁寡欢。我是他的红颜知己,时常写信安慰他。"
李明远沉默良久,忽然问道:"清荷,你为何始终不肯与我圆房?"
顾清荷低下头,沉默片刻:"因为我心中还有顾虑。"
"什么顾虑?"
"我担心……你并非真心爱我。"顾清荷终于说出了心中的疑虑,"你娶我,是不是为了我的嫁妆和李家的财产?"
李明远震惊地看着她:"清荷,你怎么能这么想?"
"因为我亲眼所见。"顾清荷抬头,眼中含泪,"我曾看见你与媒婆密谈,谈论我的嫁妆能为你带来多少利益。我还听见你向父亲抱怨,说我'冷若冰霜,不解风情'。"
李明远哑然失笑:"清荷,那些都是误会。媒婆确实提过嫁妆的事,但我从未放在心上。至于父亲……他老人家年事已高,有些糊涂,说的话岂能当真?"
"可是……"顾清荷仍有些犹豫。
"还有一个原因。"李明远突然说道,"你心中真正爱的人,是王福年,对吗?"
顾清荷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我曾听王员外提起,说你与王福年关系不浅。"李明远苦笑,"我一直以为那只是传言,现在看来,是真的。"
顾清荷摇头:"你误会了。王福年是我的恩人,我确实感激他、尊敬他,但从未有过男女之情。"
"那你为何迟迟不肯与我圆房?"
顾清荷深吸一口气:"因为我害怕。我害怕这只是一场梦,害怕有一天会醒来,发现一切都不是真的。"
李明远心中一震,突然明白了什么。他上前一步,轻轻握住顾清荷的手:"清荷,我知道你心中有顾虑。我也知道,我们的婚姻并非完全出于爱情。但是,感情可以培养,信任可以建立。给我一个机会,好吗?"
顾清荷看着他真挚的眼神,心中的防线渐渐崩溃。她轻轻点头:"好。"
那晚,李明远终于走进了顾清荷的闺房。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的身上。他们相对而坐,良久无言。
"明远,"顾清荷终于开口,"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
李明远注视着她:"什么秘密?"
"其实,我并非王员外的养女。"顾清荷低声道,"我是他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
李明远惊讶不已:"这是什么意思?"
"十五年前,王员外与夫人去杭州经商,途中遭遇劫匪。夫人临产,不幸遇难。婴儿被一户顾姓人家收养,取名顾清荷。直到三年前,王员外才找到我,认我做了女儿。"
李明远沉默良久:"所以,你与王员外并无血缘关系?"
"没有。"顾清荷摇头,"但我视他为父亲。他对我恩重如山。"
"难怪他会如此在意你的婚事。"李明远若有所思,"那么,刘云郎又是何人?他为何对你如此关心?"
顾清荷叹息:"刘云郎是我姐姐的未婚夫。姐姐去世前,将我托付给他照顾。他一直视我如亲人,从未有过非分之想。"
李明远恍然大悟:"所以,你拒绝圆房,是因为心中有顾虑,担心我对你别有用心?"
顾清荷点头:"是的。我担心这是一场交易,担心你只是贪图我的嫁妆。"
"清荷,"李明远握住她的手,"我知道我的行为让你产生了误会。请相信我,我对你的爱是真心的。"
顾清荷眼中含泪:"我相信你。但是,我需要时间。"
"我给你时间。"李明远温柔地说,"无论多久,我都会等你。"
那晚,两人相拥而眠,虽然没有圆房,却打破了彼此间的隔阂。从那以后,顾清荷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防备,两人的关系也日渐亲密。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一日,李明远收到一封神秘来信,信中揭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王员外并非真正的商人,而是一个江湖大盗,多年前犯下多起大案,后被朝廷通缉。更令人震惊的是,刘云郎竟是官府派来调查王员外的密探!
李明远读完信,如遭雷击。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却又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如果信中内容属实,那么顾清荷的身份就更加复杂了。她究竟是官府的棋子,还是无辜的牵连者?
他决定亲自调查此事。通过多方打听,李明远终于确认了信中内容的真实性:王员外确实是当年的大盗,化名"王富贵",而刘云郎则是刑部密探,假扮商人接近王员外。
更令人震惊的是,顾清荷并非王员外的亲生女儿,而是当年劫案中受害者的遗孤。王员外收养她,是为了赎罪,也是为了赎罪。
李明远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真相如此,那么他与顾清荷的婚姻就建立在一场谎言之上。他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妻子?又该如何面对好友刘云郎?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明远决定与顾清荷坦诚相见。他告诉她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包括刘云郎的真实身份。
顾清荷听完后,脸色苍白:"所以,刘云郎接近我,是因为我在王家?"
"是的。"李明远点头,"但我相信,他对你的感情是真实的。"
顾清荷摇头,眼中满是痛苦:"不,你不懂。刘云郎确实对我有情,但他更是身负重任。他接近我,是为了获取我养父的犯罪证据。而我……我竟然爱上了仇人的儿子!"
"清荷,"李明远握住她的手,"无论你的身份如何,我都爱你。"
"你不明白!"顾清荷挣脱他的手,"如果真相如此,我与王员外之间,就隔着一条人命!我的养父,害死了我的亲生父母!我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李明远将她拥入怀中:"我们一起面对。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李福慌张的声音响起:"少东家,不好了!刘掌柜被人抓走了!"
第四章:善举结缘
李明远和顾清荷匆忙赶到王家,只见一群官兵正将刘云郎押上马车。王员外面色铁青地站在门口,眼中满是怒火。
"王老爷,此人乃刑部密探,假借经商之名,刺探我家机密。"一名官员冷声道,"现奉旨将其押送回京审问。"
"荒谬!"王员外怒吼,"刘云郎是我义弟,不是什么密探!你们这是诬陷!"
官员冷笑:"王老爷,证据确凿。你还是认罪为好。"
李明远上前一步:"敢问大人,刘掌柜犯了何罪?可有皇上御批?"
官员看了李明远一眼:"李公子有所不知,刘云郎乃前朝余孽,意图谋反。我等奉旨缉拿,岂容置喙?"
"胡说八道!"王员外怒道,"刘云郎是我结拜兄弟,忠心耿耿!你们这是陷害忠良!"
官员不理会王员外,继续指挥官兵押送刘云郎。临上车前,刘云郎看向李明远和顾清荷,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深深看了他们一眼,转身离去。
王员外见状,气得浑身发抖:"好啊!刘云郎,我待你不薄,你竟敢勾结官府,陷害于我!"
李明远拉住愤怒的王员外:"岳父大人,事已至此,不如我们冷静下来,想个对策。"
顾清荷突然开口:"父亲,刘云郎不是那种人。我相信他是清白的。"
王员外冷哼一声:"清白?他假扮商人接近我,就是为了获取我的犯罪证据!如今东窗事发,我还怎么在京城立足?"
李明远沉思片刻:"岳父大人,不如我们离开京城,去南方发展如何?"
"南下?"王员外皱眉,"我在此地经营多年,岂能轻易放弃?"
"形势危急,不得不为。"李明远解释道,"若刘云郎真的涉案,官府定会彻查。到时难免牵连到您。不如暂避风头,等事情平息再作打算。"
王员外犹豫片刻,终于点头同意。
第二天一早,李家和王家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南下。临行前,李明远特意前往城隍庙,希望能在那里找到一些灵感,解开困扰他们多年的谜团。
城隍庙内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李明远独自一人走到那棵古槐下,回忆起一年前与顾清荷初次相见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
"公子为何一人在此?"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明远转身,只见顾清荷站在他身后,眼中满是担忧。
"我在想,我们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变故。"李明远轻声道。
顾清荷握住他的手:"无论去哪里,我们都会在一起。"
李明远点点头,突然说道:"清荷,我想做一件善事。"
"什么善事?"顾清荷好奇地问。
"修建义学。"李明远认真地说,"就像刘云郎曾经提议的那样。"
顾清荷惊讶地看着他:"为什么突然有这个想法?"
"因为刘云郎。"李明远叹息道,"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是清是浊,但他曾说过,希望我们能帮助更多孩子读书识字。我相信,他的本心是善良的。"
顾清荷若有所思:"你认为刘云郎是无辜的?"
"我不知道。"李明远诚实地说,"但我相信,人都有两面。即使他有罪,也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顾清荷沉默片刻,突然说道:"其实,我有个秘密一直没告诉你。"
李明远注视着她:"什么秘密?"
"刘云郎并非真正的商人。"顾清荷低声道,"他是朝廷派来调查王员外的。但他从未做过伤害王员外的事,反而多次提醒我养父收敛行径。"
李明远惊讶不已:"这是真的?"
"是的。"顾清荷点头,"我曾亲眼看见他与养父长谈,劝他收手。养父当时大怒,说他'假仁假义'。"
李明远沉思片刻:"所以,刘云郎接近你,确实是为了调查,但他从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
顾清荷点头:"我想是的。"
就在此时,一阵喧哗从庙门口传来。众人回头看去,只见一队官兵簇拥着一位官员走进庙中。
"是刑部侍郎大人!"有人惊呼。
官员走到李明远面前,拱手道:"李公子,久仰大名。下官奉旨前来,是想请教一事。"
李明远拱手回礼:"大人客气了。不知有何事要请教?"
"是这样的,"官员解释道,"前几日抓捕了一名叫刘云郎的男子,据说与一桩谋反案有关。但审问多日,却毫无进展。下官听说李公子与刘云郎有过交往,特来请教。"
李明远心中一紧,面上却不露声色:"大人谬赞了。李某只是一介商人,与刘掌柜并无深交。"
官员似笑非笑:"是吗?据下官所知,李某与刘掌柜常有往来,还曾为其提供住所。"
李明远心中暗惊,面上依然镇定:"确有此事。刘掌柜曾言,要在城西开设布行,因找不到合适住所,才借住在李某家中。李某念在朋友之情,才慷慨相助。"
"是吗?"官员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李某可知道,刘云郎借住的房间中藏有密信?"
李明远故作惊讶:"此话当真?李某确实不知。"
官员点头:"李某若想知道详情,可随下官走一趟。"
顾清荷见状,急忙上前:"大人且慢!"
官员皱眉:"何事?"
顾清荷拱手道:"大人明鉴,家夫确实不知刘掌柜身份。但家夫为人正直,从不参与朝政。若大人不信,可搜查我家,看是否有通敌证据。"
官员冷笑:"顾小姐此言差矣。刘云郎借住在你家,你们自然脱不了干系。"
"大人误会了。"李明远突然说道,"李某愿以性命担保,刘掌柜绝非谋反之人。若大人不信,李某愿随大人入京,面见皇上,以证清白。"
官员惊讶地看着李明远:"李公子好大的胆子!"
李明远坦然道:"李某问心无愧。"
官员沉思片刻,突然换了话题:"听闻李公子近日欲南下,不知有何打算?"
"家父在南方有生意,李某欲前去照看。"李明远解释道。
"是吗?"官员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明远一眼,"南方战乱频繁,李某劝公子还是谨慎为好。"
李明远心中一动:"多谢大人关心。"
官员意味深长地看了两人一眼,忽然说道:"下官忽然想起一事,刘云郎曾言,他有个好友名叫王守仁,是个忠厚善良的商人。如今看来,这王守仁竟是李公子的岳父。"
李明远和顾清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官员突然拱手:"下官还有要事,告辞。"说完,转身离去。
官员走后,李明远和顾清荷都松了口气。
"清荷,你觉得刘云郎真的是清白的吗?"李明远问道。
顾清荷点头:"我相信他。但我更担心养父。他若知道刘云郎被抓,一定会大怒,甚至迁怒于你。"
李明远沉思片刻:"我们得想办法通知养父,让他早做准备。"
顾清荷点头:"我去找王福年。他是养父的心腹,一定能将消息安全送出。"
两人分头行动。李明远负责收拾行装,顾清荷则去找王福年。然而,当她回到家中时,却发现家中一片狼藉,王员外和几个仆人都不见了踪影。
"这是怎么回事?"顾清荷惊呼。
李福颤颤巍巍地走出来:"小姐,不好了!老爷得知刘掌柜被抓后,勃然大怒,说是李公子出卖了他。他现在已经带着账本,去官府报案了!"
"什么?"顾清荷大惊失色,"父亲怎么会如此误会明远?"
李福摇头:"老爷认定是李公子向官府告密,才导致刘掌柜被抓。他扬言要报官,让李公子身败名裂。"
顾清荷和李明远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绝望。他们知道,一旦王员外将事情闹大,李明远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们该怎么办?"顾清荷焦急地问。
李明远沉思片刻,突然说道:"清荷,你还记得我们的婚约吗?"
顾清荷一愣:"什么意思?"
"我们尚未圆房。"李明远低声道,"按照律法,你仍是完璧之身。如果你现在离开我,回到你父亲身边,或许能化解这场危机。"
顾清荷瞪大了眼睛:"你在说什么?"
"你父亲误会我背叛他,已经对我恨之入骨。"李明远苦笑,"如果你现在离开,他可能会相信你与刘云郎并无瓜葛,从而放过我。"
顾清荷泪流满面:"所以,你宁愿背负冤屈,也要保全我?"
李明远点头:"我李明远此生只做错一件事,就是辜负了你对我的一片真心。除此之外,我问心无愧。"
顾清荷突然上前一步,紧紧抱住李明远:"不!我不会离开你!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一起面对!"
李明远感动不已,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清荷,谢谢你。"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李福慌张的声音响起:"少东家,不好了!官府的人来了!"
李明远和顾清荷对视一眼,都知道大祸临头了。李明远镇定地对顾清荷说:"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害怕。我会保护你。"
官兵破门而入,为首的官员冷声道:"李明远,有人告你通敌叛国,勾结刘云郎谋反。现奉旨拿你问话!"
李明远坦然起身:"在下愿随大人走一趟,但请容我与妻子告别。"
官员点头:"准你一刻钟。"
李明远转向顾清荷,深情地看着她:"清荷,今生今世,能与你有缘相识相爱,是我最大的福分。若有来生,我一定早早寻你,不再让你受半点委屈。"
顾清荷泪如雨下:"明远,我不怕。无论你去哪里,我都会等你。"
李明远轻轻拭去她的泪水:"答应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顾清荷点头,从怀中取出一方绣帕:"这是我亲手绣的比翼同心结,愿你我虽隔千里,心却相连。"
李明远接过绣帕,小心收好。随后,他转身面对官兵,昂首挺胸:"走吧。"
官兵押着李明远离开后,顾清荷瘫坐在地,泪流满面。王福年不知何时已经回来,此刻正心疼地看着她。
"小姐,少东家此去凶多吉少啊。"王福年叹息道。
顾清荷擦干眼泪,突然站起身来:"王叔,我需要你的帮助。"
"小姐但说无妨。"
"我要去救明远。"顾清荷坚定地说。
王福年大惊:"小姐,这怎么行?你一个弱女子,如何救人?"
顾清荷摇头:"不,我必须去。我知道明远是被冤枉的,我要证明他的清白。"
"可你该怎么做?"
顾清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要去找刘云郎的家人,了解真相。只有找到证据,才能救明远。"
王福年犹豫片刻,终于点头:"小姐既然主意已定,老奴愿意陪你走一趟。"
顾清荷感激地看了王福年一眼,随后开始收拾行装。她带上了那方绣帕,以及一些盘缠和干粮,准备连夜出发。
夜深人静,顾清荷和王福年悄悄离开了家。他们一路北上,前往刘云郎的家乡。路途艰辛,但顾清荷从未有过一丝退缩的念头。
半月后,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名叫"清风镇"的地方。这里是刘云郎的家乡。然而,当他们询问刘家时,得到的却是令人心碎的消息:刘云郎的父母已在三年前的一场大火中丧生,如今家中只剩下一片废墟。
"这可怎么办?"顾清荷绝望地问。
王福年安慰道:"小姐别急,刘掌柜一定有其他的亲人朋友。我们再打听打听。"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听,他们终于找到了刘云郎的舅舅,一位年迈的老者。
老者见到顾清荷,惊讶不已:"你是……云郎常提起的顾小姐?"
顾清荷含泪点头:"是的。老人家,我听说刘云郎被人陷害,我想知道真相。"
老者叹息:"云郎这孩子,命苦啊。他本是朝廷重臣之后,因奸人陷害,全家遭难。他侥幸逃脱,隐姓埋名,做起了商人。"
"他为何要调查王员外?"
老者摇头:"这个我也不清楚。云郎从不提起自己的使命。我只知道,他一直在寻找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一块玉佩。"老者解释道,"那是他家族的信物,也是证明他身份的重要证据。据说,这块玉佩分为两半,一半在他手中,另一半……"
"在哪?"顾清荷急切地问。
"在一位姓李的年轻人手中。"老者叹息道,"据说,这两个人命中注定要相遇,共同解开一段尘封的往事。"
顾清荷和李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老人家,您说的那位姓李的年轻人,可是叫李明远?"
老者点头:"正是。云郎曾提起过他,说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最信任的人。"
顾清荷心中五味杂陈。她终于明白了刘云郎的真实身份,也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他接近王员外,是为了寻找真相;他与李明远结为兄弟,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过去。
"请问老人家,那块玉佩现在何处?"顾清荷小心翼翼地问。
老者叹息:"云郎临走前将它交给了我,说若有不测,就将它交给一位姓李的朋友。但现在看来,他已经……"
"请您告诉我,玉佩在哪里?"顾清荷急切地说。
老者沉吟片刻,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云郎曾说,只有真正的李家人,才能打开这个盒子。"
顾清荷接过木盒,发现上面有一把精致的锁。她尝试着打开,却始终无法解开。
"让我试试。"王福年上前一步,仔细观察着锁的结构。突然,他眼睛一亮,从怀中取出一把钥匙。
"王叔,你有钥匙?"顾清荷惊讶地问。
王福年点头:"这是李家的钥匙,我一直随身携带。"
他将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盒子应声而开。里面静静地躺着半块玉佩,洁白如玉,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
"这就是那块玉佩?"顾清荷小心翼翼地拿起它。
老者点头:"是的。另一半应该在李家公子手中。"
顾清荷突然明白了什么,将玉佩翻到背面,果然发现了一个小机关。她轻轻一按,玉佩竟然分成两半,露出里面藏着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真相就在比翼同心结中。"
顾清荷和老者面面相觑,都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老人家,您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顾清荷问道。
老者摇头:"老朽不知。云郎从未提起过。"
顾清荷思索片刻,突然眼前一亮:"比翼同心结!是绣帕上的图案!"
王福年恍然大悟:"小姐的意思是,真相就藏在李公子给顾小姐的那方绣帕中?"
顾清荷点头:"很有可能。那绣帕是我亲手绣制的,里面有我对他的一片真心。刘云郎曾说,只有真正的李家人,才能打开玉佩。我想,只有真正懂我心意的人,才能解开绣帕中的秘密。"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福年问道。
顾清荷深吸一口气:"我们必须立刻赶回京城,找到李明远,让他解开这个秘密。"
"可是,李公子已经被抓走了。"王福年忧心忡忡。
顾清荷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不管他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他。"
第二天一早,顾清荷和王福年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艰险。两周后,他们终于回到了京城。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李明远已被定罪,明日将在午门问斩!
"不!"顾清荷悲痛欲绝,泪如雨下。
王福年安慰道:"小姐,还有最后一晚,我们还有机会。"
顾清荷擦干眼泪,迅速开始行动。她找到父亲的书房,恳求道:"父亲,求您救救明远!"
王员外冷哼一声:"他陷害我刘兄弟,罪有应得!"
"父亲,您误会他了!"顾清荷跪地,"明远是被冤枉的!"
王员外不为所动:"证据确凿,岂容狡辩?"
"我有证据!"顾清荷突然拿出那半块玉佩和绣帕,"这上面的秘密能证明明远的清白!"
王员外半信半疑,但还是接过了玉佩和绣帕。他仔细检查了玉佩,又看了看绣帕上的图案,突然脸色大变。
"这是……"
"父亲,您看绣帕的背面。"顾清荷急切地说。
王员外翻到绣帕背面,发现那里绣着一个小小的图案——与他随身携带的一枚印章一模一样!
"这是……我的印章?"王员外惊讶地问。
顾清荷点头:"是的。明远早就知道您与刘云郎的关系。他从未背叛您,一直在暗中保护您和王家的安全。"
王员外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我错怪他了。"
顾清荷惊喜地看着父亲:"父亲,您能相信明远是清白的吗?"
王员外点头:"我信。不仅因为我发现了这个,更因为我了解明远的为人。他不是那种会背叛朋友的人。"
"那我们该怎么办?明天就要问斩了!"
王员外沉思片刻:"唯一的办法,就是进宫面圣,向皇上说明真相。"
"可是,宫门深似海,我们如何能见到皇上?"
王员外冷笑:"我王家在朝中经营多年,这点小事难不倒我。"
第二天一早,王员外带着证据和奏章进宫面圣。顾清荷和王福年焦急地在府门外等待。整整一天过去了,王员外终于回来了,脸上带着喜色。
"如何?"顾清荷急切地问。
王员外点头:"皇上已经查明真相,李明远无罪释放。而真正的叛国者,是刘云郎的表兄,一个名叫赵岩的官员。"
顾清荷喜极而泣:"太好了!明远终于可以回来了!"
三日后,李明远被无罪释放。当他走出大牢,看到等候多时的顾清荷时,两人相拥而泣。
"清荷,你没事吧?"李明远心疼地看着她。
顾清荷摇头,泪流满面:"我很好。你呢?"
"我也很好。"李明远微笑道,"只是有些想你。"
王员外走上前来:"明远啊,是我错怪你了。你不仅没有背叛我,还一直在暗中保护王家的安全。"
李明远拱手:"岳父大人言重了。朋友有难,我岂能袖手旁观?"
王员外叹息:"我知道你是个重情义的人。只是……刘云郎的事,我始终难以释怀。"
李明远神色凝重:"刘掌柜临走前,托我照顾您。他说,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回来,希望您能保重身体。"
王员外点头:"我会记住他的话。只是……他到底去了哪里?"
"刘掌柜已经离开了京城,去了南方。"李明远解释道,"他说,那里还有很多无辜的人需要帮助。"
王员外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回到家中,顾清荷和李明远终于可以安心相处了。当晚,两人在院中赏月,回忆着过去的一年。
"明远,"顾清荷突然问道,"你是怎么知道刘云郎的真实身份的?"
李明远微笑:"其实,我一开始并不知道。直到那封揭发信送来,我才开始调查。我发现,刘云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王家和王员外。"
顾清荷惊讶:"所以,你早就知道他是朝廷密探?"
李明远点头:"是的。但我从未告诉任何人,包括你。因为我相信,他的本心是善良的。"
顾清荷感动不已:"所以,你宁愿背负冤屈,也要保护他?"
李明远握住她的手:"朋友有难,我能做的就是这些。更何况,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才与刘云郎联系。"
顾清荷低头:"对不起,我曾怀疑过你。"
"没关系。"李明远微笑,"经历了这么多,我相信我们的感情更加坚定。"
顾清荷突然想起什么:"对了,那块玉佩和绣帕中的秘密是什么?"
李明远拿出玉佩和绣帕,仔细端详着:"我想,答案就在'比翼同心结'中。"
顾清荷恍然大悟:"你是说,我们要一起完成这个结?"
李明远点头:"是的。传说中,只有夫妻同心,才能完成这个结。"
顾清荷羞涩地低下头,随后抬起头来,眼中满是爱意:"那就让我们一起完成它吧。"
李明远取出针线,和顾清荷一起坐在月光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两块玉佩合在一起,然后将绣帕上的比翼同心结一针一线地缝合。
当最后一针落下,奇迹出现了——绣帕上的比翼同心结竟然变成了一个精致的锦囊,里面装着一封泛黄的信笺。
两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信笺,上面写着:
"吾儿明远、吾女清荷:
当你二人看到此信时,为父已长眠于地下。二十年前,因奸人所害,我与妻子被迫分离。我将一个孩子托付给好友王守仁,另一个孩子则带着半块玉佩远走他乡。如今,你们终于相遇,也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
你们二人,血脉相连,命中注定要成为夫妻。希望你们能珍惜这份缘分,相互扶持,白头偕老。
随信附上当年的地契和房契,那是你母亲留下的嫁妆。望你们善用这笔财富,多做善事,造福百姓。
父字"
李明远和顾清荷看完信,相拥而泣。原来,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一对失散多年的兄妹!
"所以,我们才是真正的'比翼同心'。"李明远感慨道。
顾清荷泪眼朦胧:"无论我们是什么关系,我都会永远爱你。"
李明远紧紧抱住她:"我也是。"
第二天一早,李明远和顾清荷带着信和地契,来到王员外面前。
"岳父大人,我们有要事禀告。"李明远郑重地说。
王员外看着两人,已经猜到了几分:"是关于你们的身世吧?"
李明远点头,将信和地契递给王员外:"这是我们的身世之谜。"
王员外看完信,沉默良久,最后长叹一声:"命运真是奇妙。二十年前,我亲手将云郎送到安全之地,却不知他的亲生骨肉就在我的身边。"
顾清荷哽咽道:"父亲,您养育我多年,我永远感激您。"
王员外摇头:"不必言谢。这是我的责任。如今,真相大白,我也该去完成自己的心愿了。"
"什么心愿?"李明远问道。
王员外叹息:"刘云郎曾告诉我,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失散的亲人,弥补当年的遗憾。如今,这个心愿应由我来完成。"
李明远和顾清荷对视一眼,都明白了王员外的决定。
"父亲,您要去哪里?"顾清荷担忧地问。
王员外微笑:"去南方,去完成刘云郎未竟的心愿。"
李明远拱手:"我陪您一起去。"
王员外摇头:"不,这是我和云郎之间的约定,应由我独自完成。你们年轻人,应该开始新的生活。"
顾清荷泪眼婆娑:"父亲……"
王员外慈爱地看着女儿和女婿:"你们已经历太多磨难,是时候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了。"
他拿出一份地契:"这是我在南方的一处房产,你们拿去吧。那里环境优美,适合安家立业。"
李明远和顾清荷跪地叩谢:"谢谢父亲!"
王员外扶起二人:"不必多礼。明天一早,我就启程南下。你们在家好好生活,勿要挂念。"
第二天,李明远和顾清荷送别王员外。临行前,王员外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年轻人,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李明远郑重点头:"我记住了。"
王员远离开后,李明远和顾清荷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用王员外留下的地契,在南方购置了一处宅院,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婚后第二年,顾清荷终于怀孕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她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李明远抱着儿子,喜极而泣。
"给他取什么名字?"顾清荷问道。
李明远沉思片刻:"就叫'李同心'吧,纪念我们的比翼同心结。"
顾清荷点头:"好名字。希望他能像名字一样,心怀善念,与人为善。"
时光荏苒,转眼五年过去。李同心已经五岁,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李明远和顾清荷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他们相互扶持,相濡以沫,成为邻里称羡的模范夫妻。
这一年,南方遭遇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困苦。李明远决定开仓放粮,救济灾民。顾清荷也拿出自己的嫁妆,购买粮食和衣物,送给受灾的百姓。
"你这样做,值得吗?"顾清荷问道,"这些粮食,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
李明远微笑:"值得。因为我们曾经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现在轮到我们回报社会了。"
顾清荷点头:"你说得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应该将这份善缘传递下去。"
他们的善举很快传遍了整个南方。许多富商受到感召,也纷纷解囊相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灾情得到了缓解,百姓得以度过难关。
一天傍晚,李明远和顾清荷在院中纳凉,看着儿子在院中嬉戏。忽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院门口。
"请问,这里住着李明远和李夫人吗?"老者问道。
李明远起身相迎:"正是。老人家有何贵干?"
老者拱手:"老朽姓刘,是云郎的舅舅。特来寻找李公子和顾小姐。"
李明远和顾清荷大惊:"您是刘云郎的舅舅?"
老者点头:"是的。云郎托我带一样东西给你们。"
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递给李明远:"云郎临终前嘱咐我,一定要将这个交到你们手中。"
李明远接过木盒,小心翼翼地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封信和一包东西。
信上写道:
"明远、清荷:
当你二人看到此信时,为兄已长眠于地下。二十年前,因奸人所害,我与妻子被迫分离。我将一个孩子托付给好友王守仁,另一个孩子则带着半块玉佩远走他乡。如今,你们终于相遇,也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们的孩子李同心,其实是当年王员外收养的顾家遗孤。他体内流淌着两家的血脉,是真正的天选之人。
愿善缘常在,善举常行。
兄 刘云郎 绝笔"
李明远看完信,久久不能言语。他将信递给顾清荷,后者看完后,也是泪流满面。
"所以,同心不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是王员外收养的顾家遗孤?"顾清荷哽咽道。
李明远点头:"是的。命运真是奇妙。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磨难,才走到一起。"
刘老舅舅叹息:"云郎临终前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亲眼看到你们幸福。如今,他可以安息了。"
李明远和顾清荷跪地叩谢:"谢谢舅舅带来云郎的遗言。"
刘老舅舅扶起二人:"不必多礼。云郎是我唯一的亲人,我答应过他,一定要找到你们,将这个交到你们手中。现在,我完成了承诺,也该离开了。"
李明远和顾清荷挽留道:"舅舅为何不留下来住几天?"
刘老舅舅摇头:"我还有未完的心愿。云郎生前曾救过许多人,我也答应过他,要继续他的善举。"
李明远深受感动:"舅舅大义,令人敬佩。我们略备薄酒,为舅舅送行。"
刘老舅舅也不推辞,与二人共进晚餐。席间,他将那包东西递给李明远:"这是云郎留给你们的一份厚礼。"
李明远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是一张田契和一封信。信上写道:
"明远、清荷:
这包田契是当年王员外留给我的产业。我将它转赠给你们,希望你们能以此为基础,继续做善事,造福百姓。
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愿你们善缘常在,善举常行。
兄 刘云郎 绝笔"
李明远和顾清荷看完信,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刘云郎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善举和精神将永远活在他们心中。
送走刘老舅舅后,李明远和顾清荷决定将田契和地契上的产业变卖,所得钱财全部用于赈济灾民,兴办义学。
"这样,才不辜负云郎的一片苦心。"李明远说道。
顾清荷点头:"是的。善举需要传承,善缘需要延续。"
一年后,李同心已经六岁。这天,李明远带着儿子来到城隍庙,告诉他关于刘云郎和王员外的故事。
"所以,爹爹和娘亲是命中注定要成为夫妻的?"李同心天真地问。
李明远点头:"是的。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相信善有善报,坚持做善事,最终才能得到幸福。"
顾清荷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父子俩。她突然说道:"其实,我还有一个秘密没告诉你们。"
李明远和儿子都好奇地看着她。
"其实,我并非顾家遗孤。"顾清荷轻声说,"我是王员外亲生的女儿。当年王员外收养我,是为了赎罪。"
李明远惊讶不已:"这是真的?"
顾清荷点头:"是的。前些日子,父亲临终前告诉我的。他说,他一直对当年没能保护好我感到愧疚,所以才会如此执着地找到我,将我抚养成人。"
李明远感慨万千:"所以,我们的缘分真是天注定的。无论经历多少波折,我们终会走到一起。"
顾清荷微笑:"是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善有善报,懂得了善举的力量。"
李同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爹爹,娘亲,我会记住的。我要像你们一样,多做善事,帮助别人。"
李明远和顾清荷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时光飞逝,转眼十年过去。李同心已经十六岁,长成了一个英俊潇洒的少年。他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心地善良,经常跟随父母赈济灾民,兴办义学。
这一年,李明远和顾清荷决定将家业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则决定云游四海,传播善举。
临行前,李明远将一块玉佩交到儿子手中:"这是你身世的见证,也是我们家族的信物。希望你能记住,无论身在何处,都要记得自己的根,记得要做善事。"
李同心郑重地接过玉佩:"爹爹放心,儿子一定谨记教诲。"
顾清荷也叮嘱道:"儿子,出门在外,一切小心。记住,家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李明远和顾清荷告别儿子,踏上了云游四海的旅程。他们走过山川河流,见识了大千世界,也将善举和善念传播到了每一个角落。
一年后,他们来到了一座名为"清荷镇"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民风淳朴,让他们决定在此定居下来。
他们在镇上建起了一所义学,免费教导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识字。李明远还用自己的积蓄,在镇上修建了水利工程,使农田得到了灌溉,粮食产量大增。
李同心也时常来看望父母,带来外面的新鲜事。他已成为一名出色的商人,将父母的善举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三年后,清荷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之地,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李明远和顾清荷的善举感动了上天,他们决定在此安度晚年。
一天傍晚,李明远和顾清荷坐在院中,看着夕阳西下,想起了过去的点点滴滴。
"明远,"顾清荷突然问道,"你后悔吗?"
李明远握住她的手:"后悔什么?"
"后悔与我相遇,经历这么多磨难?"
李明远摇头,深情地看着她:"不,我从不后悔。虽然我们经历了许多波折,但也收获了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善有善报,我们的善举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顾清荷靠在李明远的肩头:"是啊。善缘常在,善举常行。我们的故事,将会被后人传颂。"
李明远微笑:"那我们就一起见证这一天。"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映照出一道温暖的光晕。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世间所有的苦难都已烟消云散。#文章首发挑战赛#
《全文完》
来源:林间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