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无儿无女的李修平,正在另一种“国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18:45 2

摘要:说到李修平,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她在《新闻联播》里端庄大气的样子。她那沉稳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还有从不出错的专业表现,让她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国脸”。但如今,60岁的李修平已经不再是那个每天晚上7点准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人了。她无儿无女,退居

说到李修平,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她在《新闻联播》里端庄大气的样子。她那沉稳的声音、标准的普通话,还有从不出错的专业表现,让她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国脸”。但如今,60岁的李修平已经不再是那个每天晚上7点准时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人了。她无儿无女,退居幕后,却在另一种“国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条路不再是新闻播报台前的风光,而是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干实事、做公益,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精彩。

从兰州到央视:26年无失误的“国脸”生涯

李修平1963年出生在甘肃兰州,小时候也没啥特别的光环,就是个普通人家出来的孩子。1983年,她考进了中国传媒大学,那会儿叫北京广播学院,学的是播音专业。1987年毕业后,她没直接奔着大城市去,而是回了老家,在甘肃电视台干了两年。这段经历虽然不起眼,但打下了她扎实的基本功。1989年,机会来了,中央电视台看中了她的能力和气质,把她调了过去。从那以后,李修平的名字就跟《新闻联播》绑在了一起。

在央视的26年,李修平真不是盖的。她从1990年开始主持《新闻联播》,一直干到2015年,整整26年,没出过一次大错。这是个啥概念?《新闻联播》可是全国人民每天必看的节目,播报内容涉及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稍微磕巴一下或者读错个字,那都是大事儿。但李修平就是有这个本事,她的语速不快不慢,吐字清晰,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威严又不显得冷冰冰。观众听着舒服,领导看着放心,同事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在职业上的成绩也不是白来的。2005年,她拿下了央视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这算是对她日常表现的一个肯定。到了2009年,她又捧回了“金话筒奖”,这可是中国播音主持界的奥斯卡,能拿到这个奖的人,绝对是行业里的顶尖高手。李修平能有这些荣誉,靠的不光是天赋,更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她自己说过,播新闻不是念稿子那么简单,每条新闻背后都有它的分量,得用心去理解,才能把话说到观众心里。

2015年,李修平52岁,按央视的规定,她得退居幕后。有人觉得她可能会就此淡出视线,毕竟离开《新闻联播》这个舞台,曝光度肯定大不如前。可李修平没这么想,她把这当成一个新起点,开始琢磨怎么用自己的经验和影响力去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儿。

退居幕后不闲着:公益路上的“国脸”新模样

离开主播台后,李修平没选择窝在家里享清福,而是把目光转向了公益。她参与了好几个项目,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爱的分贝”。这个项目是干啥的呢?简单说,就是帮那些听障儿童,让他们通过手术或者康复训练能听见声音,过上正常的生活。李修平在这个项目里不是挂个名那么简单,她是副理事长,真刀真枪地参与其中。

从2015年开始,她就频频出现在各种公益场合。有时候是主持活动,有时候是朗诵诗歌,用她那标志性的声音为听障儿童发声。她在一次活动里朗过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那嗓音还是那么稳,带着点温暖,听得人心里直发热。她还经常跟团队一起跑医院、看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她推动下,“爱的分贝”这几年发展得挺快,到2022年,捐款总额已经超过18.5亿,帮了上万个家庭。这数字听着挺抽象,但背后是实打实的改变——那些本来听不见的孩子,能开口叫“妈妈”了,能上学读书了。

李修平干公益,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她是真的想做事。她在公开场合说过,自己的声音以前是播新闻用的,现在能拿来帮孩子,她觉得特别值。她的努力也让大家对她有了新看法。以前提起李修平,大家想到的是《新闻联播》里的严肃主播,现在不少人觉得她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国脸”不只是个冷冰冰的符号,还可以是温暖的、贴近生活的。

除了“爱的分贝”,李修平还参与过其他公益活动,比如关注教育、扶贫之类的小项目。她不是那种大张旗鼓宣传自己的人,但只要她出手,总能带动一批人跟着一起干。她退居幕后这几年,影响力没减,反而因为公益多了一层厚度和温度。

两段婚姻无子女: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再说说李修平的个人生活,这部分她一直捂得挺严实,但也有些公开的信息能让人拼凑出个大概。她结过两次婚,但都没生孩子。第一段婚姻是在1992年,那会儿她29岁,跟一个叫范宇的兰州工程师结了婚。两人认识得早,感情基础不错,但问题是李修平工作太忙,常年在外,夫妻俩聚少离多。后来实在熬不下去了,就和平分手了。这段婚姻没啥撕破脸的剧情,就是现实把人磨散了。

第二段婚姻来得晚一些,是在她42岁的时候,对方是个省委书记。这段关系外界知道的不多,但从有限的信息看,两人挺低调,日子过得平稳。她跟第二任丈夫也没要孩子,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两人商量后觉得这样挺好。李修平自己对这件事儿的态度很坦然,她说过:“人生路各有各的走法,我挺满意现在的状态。”

无儿无女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个遗憾,但李修平好像没被这事儿困住。她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和公益上,生活过得充实得很。她没有孩子,但通过公益,她帮了那么多听障儿童,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影响力比当个普通妈妈还要大。她这种选择,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但你得承认,她活出了自己的节奏。

她的故事也让人琢磨,幸福这东西真没个固定模板。有人觉得儿孙满堂是福,有人觉得事业有成是福,李修平选了后者。她不抱怨、不后悔,走得挺稳当。这份从容,可能比她播新闻时的冷静还要难能可贵。

“国脸”的新定义:60岁不褪色的精彩

60岁的李修平,早就不是那个只能靠播新闻刷存在感的人了。她用26年的职业生涯证明了自己的专业,用退居幕后的公益行动展现了自己的担当。无儿无女的她,没被生活框住,反而在另一种“国脸”的路上越走越远。这条路没有荧屏上的光鲜,也没有掌声不断的舞台,但它实实在在,充满了意义。

她当年的“国脸”称号,是靠着稳重和权威挣来的;如今的“国脸”形象,是用爱心和行动撑起来的。两种身份看着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她对责任的理解。她没把自己局限在过去的光环里,而是用60岁的人生告诉大家: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能重新出发。

李修平的故事挺接地气的,没啥传奇色彩,但就是这种真实劲儿让人觉得亲切。她不是神坛上的偶像,就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干着不普通的事儿。她这辈子没孩子,但她帮过的那些孩子、影响过的那些人,可能比任何家庭传承都更有分量。60岁的她,还在往前走,离咱们心里的“国脸”形象越来越近,也越来越远——近的是她的温度,远的是她不断突破的边界。

来源:海大富富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