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就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18:43 2

摘要: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AMLA)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就是AMLA吗?AMLA到底应该如何诊断?AMLA需要抗生素治疗吗?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AMLA)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可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就是AMLA吗?AMLA到底应该如何诊断?AMLA需要抗生素治疗吗?

!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年龄:淋巴结的构造和大小随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新生儿淋巴结内的淋巴小结均无生发中心,生后数月明显,到青春期时,结内淋巴组织达到发育的最高峰,以后淋巴结的体积逐渐减小。

饮食:当食物内含有大量脂肪和蛋白质时,则出现淋巴细胞增生现象。当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时,淋巴组织萎缩,淋巴细胞减少。

内分泌因素:例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淋巴组织萎缩,如果将腺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切除,则淋巴结的体积增大。在饥饿状态下注射少量胰岛素,可引起明显的淋巴细胞增生。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过滤淋巴液时,当含有细菌、寄生虫、病毒、毒素、炎性因子、坏死细胞等刺激物的淋巴液经过淋巴结,可使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迅速增多,吞噬并清除上述刺激物,从而使局部淋巴结反应性肿大、增生,是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一般情况下,这种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或肿大,在炎症消除,外界刺激因素消失后会恢复正常。

其他少见原因:包括恶性淋巴瘤、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系膜Castleman’s病、Kimura’s病、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化脓性炎症。

!

AMLA病因

AMLA属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或肿大,是非特异性炎症,一般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是AMLA常见原因。有研究表明,引起AMLA的病毒主要有柯萨奇病毒、腺病毒、EB病毒、细小病毒B19、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细菌感染较少见,有报道耶尔森菌、沙门菌、葡萄球菌、寄生虫等也可引起该病。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回肠末端及回盲部分布最明显,因此,AMLA的好发部位为回肠末端及回盲部

!

AMLA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AMLA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发病前常有咽痛、倦怠不适等前驱症状,典型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可伴腹泻或便秘。

腹痛特点:以右下腹及脐周痛最为常见,疼痛性质多为阵发性隐痛或痉挛性疼痛,体检压痛部位不固定少有肌紧张及反跳痛。部分患儿右下腹可扪及小结节样肿物,有时甚至可以触及较大的包块。

肠系膜淋巴结化脓性改变:某些细菌感染会引起肠系膜淋巴结化脓性改变,形成脓肿或出现腹膜炎症状。

!

AMLA诊断

临床上AMLA的诊断主要依赖病史、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

AMLA的诊断

①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史;

②有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及脐周,为阵发性、痉挛性痛;

③体检压痛不固定,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④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

⑤腹部B超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⑥并排除其他引起腹痛的常见病。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在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2个以上淋巴结显像,长轴(最长直径)≥10mm或短轴(最短直径)≥5mm,纵横比>2。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多发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均匀,皮髓质分界清楚,血流信号增多,髓质无变窄、偏心等恶性征象,伴发末端回肠炎者可见回肠壁增厚,有些患儿腹腔内可见少量液性暗区。

!

AMLA鉴别诊断

1、阑尾炎

两者均可表现为发热、右下腹疼痛及压痛,鉴别要点如下:

①腹痛与发热的关系:先发热后腹痛是AMLA的早期症状,急性阑尾炎一般为先腹痛后发热;

②腹痛的性质: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部位多不固定,不呈进行性加重,可有缓解期,无明显的腹膜刺激症状,而急性阑尾炎为转移性腹痛,腹痛较重,呈进行性加重,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③体温:AMLA患者体温极少超过38.5℃,急性阑尾炎患者体温则常在38.5℃以上;

④白细胞计数:AMLA患者白细胞(WBC)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急性阑尾炎患者WBC计数常在12 ×1099/L,中性粒细胞达85%以上;

⑤B超检查:B超对急性阑尾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可提供准确依据。

2、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超声检查可发现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受累的淋巴结数目较多,可同时累及数个相邻区域内的淋巴结,包膜可不完整,可有融合。肿大淋巴结的内部回声既可表现为实质均匀低回声,也可同时伴液性暗区或钙化,可合并腹腔积液、肠管粘连等改变。

3、恶性淋巴瘤:常累及胸部或浅表性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病变也很常见。超声表现为受累淋巴结呈圆形,纵横比<2,部分病灶中心性坏死、点状钙化、融合性淋巴结等。

4、肠套叠:周围淋巴结反应性增大,超声呈靶环征、同心圆、套筒征。

5、肠痉挛:肠蠕动加快,阵发性腹痛、腹泻,肠管存在积液。

6、腹型过敏性紫癜:表现为血便、呕吐、腹部绞痛,超声显示肠壁呈均匀性低回声,明显增厚,环状血流丰富,腹腔存在液性暗区,肠管节段性扩张。

!

AMLA的治疗:无需常规使用抗生素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自限性疾病单就腹腔淋巴结肿大本身而言,无需应用抗生素

对于合并其他感染,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抗炎治疗或抗病毒治疗1~2周,感染消除后复查腹腔超声,绝大多数情况下,肠系膜淋巴结变小或恢复正常

对于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腹部超声或CT淋巴结体积没有减小的病例,应该进一步详细全面检查,并且密切随访。

参考文献:

[1]李拓,张倩,陈道芒.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诊断与肠道病原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5,20(02):225-229.DOI:10.13350/j.cjpb.250218.

[2]张莉娜.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5):384-387. DOI:10.7504/ek2014040116.

[3]白玉作.从外科角度谈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治经验[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5):361-362. DOI:10.7504/ek2014040110.

[4]孔美江,于代漳.基于高频超声参数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的诊断模型鉴别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25,40(08):1546-1549.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5.08.047.

[5]马学梅,李小玲.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4,20(4):698-700. DOI:10.3969/j.issn.1006-2084.2014.04.040.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儿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