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6000亿!伪装成国货的金龙鱼,背后的“资本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19:19 2

摘要:那时候的广告中,经常能见到金龙鱼的出现,再加上黄渤、朱广权、张靓颖这些大明星代言,金龙鱼这个牌子就深深印在了大家心里,几乎成了每个中国家庭都知道的品牌。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2020年10月,金龙鱼以“亚洲糖王”郭鹤年家族的光环登陆A股,首日市值突破2600亿,随后更是一路飙升至7800亿,成为资本市场的“油中茅台”

可仅仅3年之多的时间,该公司市值蒸发就超6000亿,仅剩1300亿,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毛利率从11%跌至4.9%

那么,曾经的粮油帝国,怎么了?这背后是不是“资本操控”呢?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食用油市场比较混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品牌,质量难以保证,当时散装油是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但经常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难以放心。

这时候马来西亚的富豪郭鹤年,就发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在1991年,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正式进入市场,而这也标志着食用油市场的新开端

凭借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健康的食用理念,金龙鱼迅速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喜爱,彻底改变了中国食用油市场的格局

那时候的广告中,经常能见到金龙鱼的出现,再加上黄渤、朱广权、张靓颖这些大明星代言,金龙鱼这个牌子就深深印在了大家心里,几乎成了每个中国家庭都知道的品牌

不仅如此,金龙鱼还赞助过好几次奥运会,成了奥运会指定的食用油供应商,更是借此机会让全世界都认识了它,尤其是后来他们又增加了大米、面粉等各种粮食产品,慢慢发展成了一个很大的粮油集团。

截止到2023年底,金龙鱼有83家工厂通过了AIB的严格检查,销售点超过8722个,变成了中国最大的粮油公司。

可一直以来,金龙鱼虽然以“国民粮油品牌”自居,但它的资本结构却充满国际色彩,毕竟母公司益海嘉里集团,是由新加坡丰益国际全资控股,而丰益国际的最大单一股东是美国粮食巨头ADM集团(持股25%)

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更是通过多层股权架构掌控丰益国际,他的侄子郭孔丰担任金龙鱼董事长,而这种复杂的股权设计,让金龙鱼本质上是一家外资控股企业,却凭借本土化营销策略,长期被消费者误认为“国货”

更耐人寻味的是,丰益国际在2006年以27亿美元并购嘉里粮油,将中国粮油业务纳入全球供应链,这种“借壳”扩张模式,既利用了中国的市场红利,又规避了外资企业的政策限制。

根据招股书显示,金龙鱼2017-2019年净利润,已从54亿下滑至50亿,增长陷入停滞,而他们选择在2020年业绩短暂反弹(净利润60亿)时上市,实则为股东高位套现提供通道。

毕竟上市后,公司立即将72%的募集资金用于理财,而非扩产或研发,这种“圈钱”操作与后续业绩三连降形成鲜明对比,2023年净利润28.5亿,较上市前缩水43%

更深层的资本运作,其实就隐藏在负债结构中,截至2023年三季度,金龙鱼短期负债达969亿,而货币资金仅900亿,资产负债率长期超60%

甚至在2024年,子公司广州益海卷入国企50亿棕榈油融资诈骗案,就直接揭开了资本游戏的另一面。

2008-2014年间,云南惠嘉通过伪造货权文件,从未支付货款的国企安徽华文处提走棕榈油,造成52亿损失

作为仓储方的金龙鱼被指控协助犯罪,虽然矢口否认,但此案暴露其风控漏洞,毕竟他们为追求仓储业务收入,对客户资质审查流于形式,事件曝光后股价单日暴跌4.41%,投资者信心再遭重创。

而且在2020年四季度,金龙鱼就因误判豆粕价格走势,其期货空单平仓亏损导致净利润同比腰斩52.55%,尽管公司声称亏损会随现货销售“转回”,但2022年后大豆价格持续高位震荡,套保操作反而加剧利润波动

内外夹击下的困境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金龙鱼在最近的这些年来,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对手的压力,又要应对国际市场的诸多挑战,可以说是内外受困

毕竟作为民生基础物资,食用油价格受政策严格管控,企业缺乏定价权,即便2020-2021年大豆等原材料价格上涨30%,金龙鱼仅能将产品提价10%-15%,导致成本压力无法传导。

这与农夫山泉50%的毛利率相比,金龙鱼毛利率长期徘徊在10%以下,2023年更跌至4.83%,净利润率仅1.11%。

而且现在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买食用油不光看价格,更关心品质和种类了,像中粮、鲁花这些老牌子都在抢市场。

甚至根据数据统计,中国食用油消费量从2021年的4254万吨降至2023年的3908万吨,降幅达8%,尤其是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让消费者从“多油”转向“少油”,甚至橄榄油、亚麻籽油等高端替代品进一步挤占市场。

金龙鱼虽尝试开发高端产品线,但在近2000亿营收体量中,新业务贡献微乎其微,而且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大家吃的大米和面粉都变少了,这导致金龙鱼卖大米和面粉赚的钱也跟着减少。

虽然食用油市场整体还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很慢,只有1%,这意味着金龙鱼必须和它的竞争对手们抢夺现有的市场份额,再加上“油罐车”事件、大米造假等负面消息,严重打击了金龙鱼的品牌声誉。

尽管金龙鱼多次试图解释澄清,但这些负面影响仍然难以消除,他们的股价下跌4.66%,较历史高点蒸发6000亿市值,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遭受重创

而且在最近的这些年来,金龙鱼也在“疯狂跨界”,例如2015年收购酱油品牌丸庄,2021年布局预制菜,2023年进军日化领域,甚至还在全国建设了25家中央厨房工厂,大力发展面向企事业单位的集体用餐、预制菜以及半成品加工等业务。

不过,这些新业务的市场竞争都很激烈,能不能帮助金龙鱼实现新的增长,还需要时间来验证,而且金龙鱼遇到的难题,其实是很多老牌食品公司都在经历的。

金龙鱼能不能成功改变自己,重新回到以前的辉煌时刻,还需要时间来证明,而且金龙鱼当前面临挑战,它能否成功扭转局面,再次取得辉煌成就,只能让我们拭目以待了!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新浪财经2025年02月27日关于财说|市值蒸发6000亿,金龙鱼能否靠三大策略突破重围?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新浪财经2025年03月27日关于净利连跌4年,市值缩水6000亿,金龙鱼还能翻身吗?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大河财立方2025年03月24日关于营收净利双降!牵手鲁花的金龙鱼能否打破困局?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财联社2025年03月26日关于金龙鱼2024年报:销量稳增7% 央厨生态有望打造新增长极的报道

来源:柯静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