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逮捕328件479人,江苏省检察院发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19:17 3

摘要:4月22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丁海涛通报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4月22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丁海涛通报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

据通报,2023年1月至2025年3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328件479人,提起公诉1292件3373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54件,受理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线索28件、已立案22件。其中1件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9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7件案件入选“江苏省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件”,2个集体、6名个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检联合通报表扬。通报分析,全省检察机关办理的知识产权案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侵犯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案件数量增多。侵犯商业秘密类案件数持续上升,2023年、2024年分别起诉9件18人、11件26人;侵犯著作权案件数增幅明显,同比分别上升63.6%、38.5%。涉案领域较为广泛。五金电器、服饰箱包、食品烟酒等民生领域侵犯商标权犯罪易发多发,翻新电子产品违法使用商标等新类型侵权案件开始出现。图书盗版犯罪依然常见,侵犯计算机软件、网络视听作品、文化创意产品等著作权案件和侵犯经营性信息商业秘密案件有所增多,软件芯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秘密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利用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多发。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网络犯罪案件占15.1%。通过网络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售侵权假冒商品,传播盗版影视、小说、音乐以及架设游戏“私服”等侵犯著作权犯罪时有发生。团伙作案、链条化特征突出。2023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案件占65.5%。涉案人员往往借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渠道实施假冒侵权等犯罪,呈现出跨区域、规模化、隐蔽性特点,全链条惩治难度进一步加大。

针对知识产权案件新变化新特点,全省检察机关坚持“严格、协同、平等、公正合理”保护理念,充分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强化综合履职,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质效。在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综合履职办理466件。加大知识产权犯罪刑事打击力度。省检察院挂牌督办重大案件11件,已办结8件。省检察院与省法院、省公安厅会签《办理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指引》,对15类问题提出指引,精准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深化知识产权民事检察监督。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依法监督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产业链和原始创新成果等领域恶意诉讼行为。无锡市检察院在走访企业中发现某公司被竞争对手恶意提起诉讼导致上市中止,主动调查核实,依法开展监督,帮助受害企业成功反诉并顺利上市。持续推动知识产权行政检察监督。加强知识产权生效行政裁判监督工作,完善知识产权领域行刑双向衔接机制。对有行政处罚必要性的刑事不起诉案件,依法提出检察意见,移送行政主管部门232件,321人受到行政处罚。稳步探索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注重从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中发现公益诉讼线索,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1件。苏州市虎丘区检察院在办理“镇湖刺绣”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通过行政检察建议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建章立制,共同整治破坏非遗传承行为。

在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全省检察机关通过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全流程协作,不断凝聚知识产权保护合力。省检察院与沪浙皖检察机关修订《数字经济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协议》,会签《关于共同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的若干意见》,实现跨区域协作联动。徐州市检察院与公安机关、知识产权局共建信息化工作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产权云服务。

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积极构建知识产权惩治防一体保护格局。针对发现的类案问题和管理漏洞,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法律风险提示函,推动行业规范整治,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氛围。无锡市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侵犯视听作品著作权重大案件中,与公安机关、版权执法部门建立版权保护协作机制,促成11家互联网文化企业联合发布《反盗链宣言》,强化行业自律。

发布会上,省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孙勇简要介绍了6起典型案例。发布会由省检察院宣传教育处处长徐红喜主持,法治日报、新华日报等近20家媒体记者参加。

文字:卢志坚 钱逸凡

图片:刘元华

来源:江苏检察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