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I给摄影师武孔波写了个百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2 19:40 3

摘要:武孔波(1993年-),青年摄影师、创业者,重庆影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视觉中国、图虫创意、视觉重庆、站酷海洛等平台签约摄影师,短视频创作者,非科班出身,擅长用镜头去记录身边的美景,尤其是城市风光和乡村、校园航拍,作品以记录时代变迁与文化记忆为核心

个人简介:

武孔波(1993年-),青年摄影师、创业者,重庆影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视觉中国、图虫创意、视觉重庆、站酷海洛等平台签约摄影师,短视频创作者,非科班出身,擅长用镜头去记录身边的美景,尤其是城市风光和乡村、校园航拍,作品以记录时代变迁与文化记忆为核心价值。目前所经营的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商业拍摄(图片、视频、直播等),短视频、宣传片、专题片、航拍,人像定制,摄影教学,影像版权交易等,常驻重庆大学城。

早年经历

成长背景:出生于云南昭通镇雄县乌蒙山区贫困山村,少年时期,中学需徒步3小时左右山路求学,一走就是6年,山区生活赋予其对自然与乡土文化的深刻感知,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跨界转型:2013年考入重庆科技学院(现重庆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二通过校记者团接触摄影,在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不断探索下,逐渐走进摄影的大门。初期用着200万像素手机开始追光,后借阅图书馆摄影书籍钻研理论,差不多翻遍图书馆摄影相关的书,2015年借钱购买了人生中的首台单反相机(佳能70D),后来有幸在《重庆日报》实习,接触了一些新闻的常识,逐渐打开了自己的认知视野。

职业生涯


创业历程

初创期(2016年):成立印相摄影工作室,聚焦大学生群体,以“毕业照”为契机,推出记录学生“四年成长”的变化,提出“记录身边不一样的美”理念,同年也成立了印相摄影俱乐部,累计带领了100+学生学习摄影以及新媒体运营,从和园食堂负一楼起步到体育馆,再至校园西南角众创空间。

转型扩张:2017年发展为重庆影悦文化传播公司,业务涵盖摄影服务、视频制作、校园文创开发。疫情期间转型线上内容创作,以航拍为主,持续记录重庆科学城,2021年7月离开众创空间,至2023年6月居家办公,2023年6月在重庆大学城熙街有了新工作室,探索“摄影+文旅”融合模式。


跨界探索:开发“校园纪念品”“城市主题IP”等文创产品,用摄影记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沙坪坝区标准地名词典》配图项目,2024年发起“摄影陪跑计划”培养新人,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有需要的人分享。

核心创作

城市发展叙事:长期记录重庆科学城,从接触摄影持续记录虎溪,代表作《这十年,在虎溪》专题,以及每年一度的《100+图看重庆科学城》系列专题引发广泛关注,其中《科学城日出》、《大美科学城》等航拍作品被新华社、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刊载。


乡村文化守护:持续拍摄云南镇雄家乡系列《云上村庄》、《这里是》等乡村美与变,发起“乡村记忆计划”为偏远地区老人建立影像档案。

自然风光探索:航拍作品覆盖乌蒙云雾、三峡之巅、兰英大峡谷等景观,作品从量变到质变,航拍也成了记录的主要方式之一,2024年航拍作品占比超70%,《重庆版“千里江山图”》、《一图看重庆西部槽谷》引发热议。

除了研究摄影,短视频等创作外,还积极学习新媒体运营相关知识,独自围绕乡村、城市、校园三大主题,视频、图文等形式全网发布相关内容,核心运营的公众号就有三个#小武故事 #影悦视觉 #印相传媒

摄影风格与理念


技术特点:擅长自然光线运用与无人机航拍

创作主张:
- “摄影是连接人与社会的媒介”,强调记录真实生活与时代印记,追求“先治愈自己,再治愈观者”的创作体验。
- 提出“先谋生存再谋发展”,在商业拍摄中坚持“顾客满意至上”服务原则。


社会价值:

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存续,作品被评价为“既有宏大叙事,也有个体生命的温度”。

个人理念:
不一定每个人都要成为摄影师,但我们可以学会拍照,记录自己的美好生活。

代表作品


摄影系列

- 《初见科学城》航拍系列

- 《云瀑 梅坳流云系列》

- 《学城秋色》系列

- 《重庆版“千里江山图”》

- 《这里是乡村系列》

- 《重庆拍照打卡点55个》

- 《重庆大学城蓝花楹系列》

- 《乌蒙山区云上乡村系列》


待出版物
- 《这十年,在虎溪》摄影集
- 《我镜头中的重庆科学城》摄影集

- 《我镜头里的母校》摄影集

- 《我的家乡乌蒙山区》摄影集

社会活动与荣誉


半公益项目

2024年秋季以及2025年春季,参与虎溪文化服务中心组织的中老年手机摄影培训班。

荣誉
《重庆高新区迎春灯饰》组图 入选重庆首届迎春灯饰夜景摄影大赛
《大美科学城》系列 入选“感知新重庆 行摄科学城”摄影展

《红石桥水库》单图 在“赤水之源 大雄古邦 人间避暑 稀罕镇雄”主题展中入展

《四通八达》单图 在镇雄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廉洁文化摄影展中入展

外在评价

“他的镜头始终保持着对土地的温度,在商业摄影盛行的当下,坚持用影像守护文化记忆的创作立场尤为珍贵。”

“从化学系学生到城市影像记录者,武孔波证明了热爱与坚持的力量。”

“既有专业摄影师的敏锐视角,又保留着山野少年的质朴情怀。”

现状
截至2025年4月,全网自媒体矩阵粉丝超26万,业务覆盖重庆及西南高校摄影市场。正探索AI技术与摄影结合,积极拥抱AI带来的变化,并计划扩展短视频创作与文旅IP融合发展,开起自媒体与知识付费相结合,逐渐拓宽影响力和知名度。

参考资料:
2019年人物专访《做“斜杠青年”,别给人生设限》
2024年报道《定格美好!——“高漂”青年武孔波》
2025年《摄影师武孔波:2024,我用航拍第三只眼追光的一年》
2024年《记录重科大的十年》母校专题
2020-2024年《摄影师的视觉年鉴》年度总结

(注:部分略微加以修改,更多内容期待未来。)

往期精选:

【关于作者】

立志做创业界摄影最好的旅行家,新媒体界文笔最好的记录者,然而小武毕业于应用化学系。全网平台ID:摄影师武孔波

来源:村外野叔宅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