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2日,上海——在2025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科技日上,这家百年豪华车企以全新纯电长轴距CLA、Vision V概念车及多项前瞻技术为核心,展示了其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阶段性成果。随着MMA和VAN.EA两大纯电平台的首发车型落地,奔驰试图在中国
2025年4月22日,上海——在2025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科技日上,这家百年豪华车企以全新纯电长轴距CLA、Vision V概念车及多项前瞻技术为核心,展示了其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阶段性成果。随着MMA和VAN.EA两大纯电平台的首发车型落地,奔驰试图在中国市场构建新的技术话语权,但其面临的挑战同样清晰可见。
作为奔驰MMA模块化电动平台的首款国产车型,全新纯电长轴距CLA瞄准了电动车用户的核心痛点——能效、智能与安全。
智能化突围:奔驰宣称其搭载“豪华品牌首个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基于英伟达Orin X芯片和端到端大模型,支持车位到车位导航,并可根据路标自动限速。不过,该系统未公布实际道路测试数据,与特斯拉FSD、华为ADS等系统的对比尚未可知。安全冗余设计:标配11安全气囊(含前排中央气囊)、超70千克热成型钢车身,并通过中国电动汽车火灾安全指数五星认证(单电芯热失控无蔓延)。但测试未覆盖多电芯同时失控的极端场景,电池安全性仍需长期观察。
基于VAN.EA平台的Vision V概念车,试图将MPV的豪华属性与数字体验推向极致,但其量产可行性存疑。
奔驰此次同步展示了多项技术储备,试图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但部分技术仍处于概念阶段:
研发本土化:全新CLA的MB.OS系统由中国团队主导交互设计,语音助手接入豆包AI大模型,响应速度优化至0.2秒唤醒。供应链调整:为满足2026年生效的中国电池安全新国标,奔驰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合作提升电芯热失控防护标准。定价与市场博弈:CLA未公布售价,但其定位的30-40万元区间已有蔚来ET5、宝马i3等竞品。奔驰需在品牌溢价与性价比之间找到新平衡点。
尽管奔驰展示了从平台到技术的完整电动化图谱,但现实问题不容忽视:
能效真实性:用户更关注高速/低温等实际场景的续航衰减率,奔驰未公布相关数据。智能化竞争:中国新势力品牌的座舱与智驾系统迭代速度远超传统车企,奔驰的AI语音、全场景辅助驾驶等功能能否保持长期优势存疑。MPV市场容量:2023年中国MPV市场仅占乘用车总销量的4.2%,电动MPV占比更低。Vision V瞄准的超高端私人用户群体规模有限,需警惕“曲高和寡”风险。结语梅赛德斯-奔驰的此次科技日,既是对其电动化战略的集中展示,亦是对中国市场的一次深度示好。从MMA平台首车的能效突破,到VAN.EA平台对豪华MPV的重构,奔驰试图证明其技术储备足以应对电动化浪潮。然而,在特斯拉持续降价、中国品牌加速内卷的当下,奔驰能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销量,仍需直面成本控制、用户体验与本土化适配的三重挑战。豪华电动车的“游戏规则”,或许远未被定义。
来源:大飙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