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我们谈论过去与未来,总会有些“黄金年代”情结,似乎过去的(失去的)总是更迷人。事实上,大师设计也只是那代人的日常之物,对所谓经典祛魅后,设计该如何回应更为独立、自由的审美需求?让·鲍德里亚指出,消费社会中的物品已经成为一种代表标签、阶级、审美群体的符号。而旧
这件大师设计——让·普鲁维(Jean Prouvé)1944年的作品 “6x6米可拆卸房屋”刚从香港搬到东京展览©Galerie Patrick Seguin
当我们谈论过去与未来,总会有些“黄金年代”情结,似乎过去的(失去的)总是更迷人。事实上,大师设计也只是那代人的日常之物,对所谓经典祛魅后,设计该如何回应更为独立、自由的审美需求?让·鲍德里亚指出,消费社会中的物品已经成为一种代表标签、阶级、审美群体的符号。而旧物通过其历史和使用痕迹,抵抗了这种符号化。在崇尚自我表达的当下,一件物品最好是有我们自己的参与,打过补丁、留下污渍、remake、拼接上特别的布料……越是私人定制,越是独一无二,越具价值。我们与善于改造旧屋的建筑师方书君、北京最早开设中古家具店的20C gallery画廊主曹峰、创立Frank Chou Studio并与众多品牌进行跨界设计的周宸宸,谈了谈过去如何决定着未来。
你们的工作与vintage、旧物及经典设计这些概念有哪些关联?
曹峰
我的画廊20C gallery以上世纪的一些经典家具为主,再组合一些当代设计、艺术品,核心概念是营造空间审美,建立一个使艺术生活化的美学空间。我从2014年开始收藏中古家具,把这些东西作为学习对象去了解整个设计史,探索它们在室内设计中的融合应用,由此也展开了我所谓的生意,有了“回到二十世纪”的家具店。
20C gallery 上海空间
中古家具源于现代主义设计近一百年的流转变化,有很多经典甚至开创性的设计,这些设计的价格还是比一些新的有优势,此外,它们的稀缺度很重要。现在的人都在对抗网络社会的世俗化、平凡化——大量信息的重复带来平庸的审美,所以中古的老东西能满足有审美追求的人们不同的需求。它是可持续的,有一些老的椅子腿、绑绳断了,重新编织或者换布料之后,就呈现了另外一种味道。除了环保,跟人的接触让这些物件都有了私人情感。
周宸宸
过去的经典可以简述为某个时代的标志性商品风格,像是包豪斯就是功能性的极简设计。作为设计师,如果让我复制上个时代的经典其实很简单,比如在家具设计中用电镀钢管、复古配色和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堆叠出一个新造型,就能让人联想到某个时代的经典。但这种“经典设计”只是表面的,通过色彩、材质和符号来传递的一种“表情”。如果想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它应该以什么样的形态和角度来表达?基于这个问题,我们工作室推出了Rectangle Series这个家具系列。虽然铝制品不是新鲜事,但通过现代工艺重新呈现它,回应了近二十年的工业发展。铝管经过阳极氧化处理,质感独特,既有工业的理性,又有现代的精致。铝型材通常显得理性和冷峻,但我们并没有让它过于锋利或具有强烈的切割感,而是通过圆角和圆润的细节来平衡整体形态。
Frank Chou Studio Rectangle Series
躺椅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因为无论用什么材质,躺椅的核心都是围绕人展开的,它的线条与人体工程紧密相关。人体本身是一个“古旧”的主题——几千年来,人类的身体结构几乎没有变化。主体结构由铝管构成,简化线条,排列上注重秩序感,与人接触的部分则使用了羊毛材质,天然具备温暖和亲密感,既体现现代工业的精确,又保留了人性化的柔软。我们试图通过这种对比和融合,探讨一个命题:我们是否能创造属于未来的经典?所以它不仅是对经典的复刻,更是对未来的探索。
为什么我们不断从过去撷取对“新”的想象?如何让创作成为被时间保留的经典?
曹峰
早期比如北欧的汉斯·瓦格纳、意大利的吉奥·庞蒂,然后是卡拉斯卡派的托比亚斯卡帕等,然后还有一些做建筑的,如BBPR(建筑工作室)等、法国的柯布西耶跟PJ等,已经算是一种文化符号。随着不断地实践,我自己多少会从大师们的某一个风格中找到最好的组合方法,比如之前在四川的知美术馆做了个“一把椅子”的展览,通过椅子连接起跨时空的世界范围内的经典设计故事。其实越了解整个的设计圈、设计的意识,我就越发现真正能作为开创者留下来的大师不超过二十个人。如今再加上所谓AI的新技术的冲击,现在的“新”设计更是过于雷同,未来的创意,重要的是看你的组合能力——你不去选择什么。
真正给我带来很大影响、启发的建筑师还是当时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求学时的导师 Peter Märkli。他有很强烈的对西方文化传统的归属感和认同,强调西方文明的经典和古老遗产对他创作的影响。但他的建筑也不是复制古典,他擅长挖掘西方历史的痕迹,将其转化为当下设计的动机。他的实践非常注重对眼睛的训练。
Sketch, Peter Märkli Untitled 1245, 1980–1999
欧洲的城市经历了缓慢的发展,注重集体的记忆,建筑师往往是这种集体记忆的塑造者。但在中国,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因为变化太快。比如我们工作室附近有个叫小杜社村的地方,它在明清就已存在,现在的人却很难从中感知到时间的痕迹。在清代曾有一座沙山,作为资源供给端给北京提供沙子,后来慢慢发展成了一个京东南交通要道,直到1970年代,它被整齐划一地改建成了棋盘状的军营布局。这样的普通乡村有很多,和欧洲城市相比,如果在此讨论传统或历史,我怀疑很多时候是没有共识的。尽管这些乡村村民的生活被严格的棋盘式网格规划所限制,但我们仍在村子里看到他们努力表达着对生活的热情。比如,他们可能会在自家院子里加建一个小花廊,或者把凳子搬到路边的树下进行讨论和交流;有的人会把自己种的菜拿到街边去卖。这些小小的生产和交流活动,这种对生活的激情和交流的渴望,反而是超越时间和国家的共识。
位于微杂院的工作室,标准营造,2022年夏
建筑设计可以并不那么强调“不变”或者“抵抗时间”来证明其价值,重要的是看到这些具体的生活片段,看到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享受公共空间带来的交流与互动。
周宸宸
以经典的潘通椅为例,它虽然不是第一把塑料椅,但却是第一把将塑料的所有特性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设计。它不仅体现了材料的特性、应用方法、物理力学,还承载了时代性和文化意义。塑料早在1860年代就以颗粒形式被发明,但直到二战之后才得以广泛应用。一开始只有金属材料支持的椅子能够保障结实、美观、有线条感。潘通椅将这些特性全部展现出来,表现了塑料制品的物理结构状态、高色彩饱和度、光滑的饰面效果以及耐用性和实用性。它诞生时恰逢人类登陆月球这样一个明智的时代,所以极具太空色彩和未来幻想。这种设计也凝固着相应时代的技术跟历史,是衍生出来的烙印。
传统与现代、昨天与未来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纠缠着的?
曹峰
其实vintage本身也不算是怀旧,它更多是对经典的再理解。一件老商品,第一拨购买的人跟现在买的人是两种心态。vintage结合了一些所谓的故事和人文意图,传递了历史某个阶段最重要的一段信息/经历,甚至是那个时代最先锋的姿态,也包含对未来的畅想。vintage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递,就像你玩古董,从某个old money转手到另外的家族,业内人讲究传承有序。
曹峰的古董收藏,从古罗马到爱琴海文明到中国古代
周宸宸
其实AI极大地提高了审美平权、品味平权。作为设计师,我或许不知道自己寻找的风格方向是什么,但是我一定要知道自己不做什么,比如,绝对没办法做跟刻意的中式元素相关的设计,因为设计师是要往未来看的,哪怕你做的这个东西是幼稚的,不成熟的,你也要往前做。
在职业初期,我们曾在北京的历史保护区做了很多传统建筑的改造与激活。在改造更新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将过去的痕迹描述为“旧”,也拒绝将现状视为改造工作的背景。抛弃关于新旧并置的陈词滥调,我们希望“新”可以和过去进行互动,两者互相强化丰富。北京本身是一个充满时间痕迹交织的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形态和材料拼接交融,这种堆叠感尤其在胡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工作室成立之初的办公室位于标准营造(建筑事务所)张轲老师设计的“微杂院”,也是我作为职业建筑师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它在过去曾是寺庙,院子中央的大槐树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门匾上还有咸丰年间重修的记录。在施工过程中,一个元代的莲花石座从地底下挖出来。但北京的历史不仅仅是明清时期的遗存。自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老旧的建筑和院落经过了多次加建和改造。比如,我们看到的院子里有二十几个电表,这代表了住房紧张时期的历史印记。这些新的历史层次可能看起来不那么整洁或美观,但它们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与几百年前的寺庙历史并无高低之分,平等地存在。如果把这些历史院落完全恢复到明清时期的模样,并不符合对未来发展的理解。工作永远不会停留在过去,而是要向前走。保留每一段历史痕迹并尊重每一段历史的存在,同时也看到它们在未来的生命周期中依然具有巨大的潜力。
你们会关注旧物件,做些收藏吗?
前些日子我在云南拜访朋友,普通人家的院子、屋里都有很多旧物,可能是一个佛像、某个农作工具、篮子,或者编织物等等,它们自然地融入进日常生活中,依旧被使用着。这种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旧物件并不是被作为收藏,也不是作为一种审美或品味的表现。我觉得这与我们的工作有些相似——这些旧物没有被特别突出或者过度装饰。它们没有被刻意美化,也没有任何表面上的张扬,并不显得很珍贵或者很特殊,它们只是平凡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它们能够持续存在,也更容易在下一代中传承。
曹峰
还是会在欧洲收一些古董摆件、瓷器,不要大牌,要稀缺。旧物就是在于它的时间质感,表层的氧化,被磨过之后变黄的颜色。新东西的色彩、材料关系都很平、很匀,所以没有那么复杂的质感,就没那么耐看。现在我们要的是不趋同的东西。我相信,接下来new art deco这个风格将会回归。
来源:Vogue服饰与美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