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2022年颁布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L2为组合驾驶辅助,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随着L2的不断成熟,当前正处于L2向L3迈进的关键节点。去年我们预测,2024年是L2规模商用元年。2025年,我们预测产业会开始具备L3的商用能力。”
“根据2022年颁布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L2为组合驾驶辅助,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随着L2的不断成熟,当前正处于L2向L3迈进的关键节点。去年我们预测,2024年是L2规模商用元年。2025年,我们预测产业会开始具备L3的商用能力。”
4月22日晚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EO靳玉志,在上海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解决方案。他表示:“目前华为已在云端世界引擎进行了6亿公里的高速L3仿真与验证,已为高速L3量产商用做好准备。”
图源:观察者网
最高可支持高速L3商用
靳玉志开场介绍,华为2019年进入汽车行业,2020年开始交付解决方案研发,2021年开启商用合作车型上市,2022年智能座舱鸿蒙上车,2023年实现智能辅助驾驶全国都能开,2024年正式发布乾崑品牌。2024年,华为在车BU投入100亿以上的研发资金,研发人员已达到8000人,智能部件发货量超过2300万套。
观察者网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这次发布的华为乾崑智驾ADS4,共有四个版本:ADS基础版、ADS Pro增强版、ADS Max超阶版、ADS Ultra旗舰版。这其中,ADS Ultra旗舰版支持高速L3、泊车代驾VPD、车位到车位P2P、城区智能辅助驾驶NCA、高速智能辅助驾驶NCA、全场景泊车、全维主动安全等。
图源:观察者网
靳玉志坦言,要实现从L2到L3的跨域,并非易事,因此优先从相对简单的高速L3开始。虽然高速L3理论上简单一些,但还是有一些难题需要克服。即使可能只有1%的难例场景,但为了高安全高可靠性,华为乾崑的研发技术团队还是会投入99%的精力去解决。
具体来看,华为乾崑智驾ADS4共在四个方面做了升级。
首先是架构升级。华为乾崑智驾ADS 4,采用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的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架构),端到端时延可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
图源:观察者网
目前,缺乏难例下的驾驶数据,已成为行业瓶颈。
靳玉志表示,位于云端的乾崑智驾世界引擎(WE),可利用AI生成难例扩散模型,所提供的高质量、高密度的难例场景密度是真实世界的1000倍,实现用AI训练AI。在车端,全新发布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等模组,可显著提升车辆感知能力。世界行为模型(WA)是业内首个智驾原生基模型,具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模态感知能力,并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调用不同的能力。
更好的驾驶感受,也需要实现底盘引擎的适配。据他介绍,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行业首创全域融合架构,实现车身、电机、悬架、转向、制动等部件的中央集中控制,是当前业界集成度最高的底盘引擎。车路状态预热网络、时空智能悬架网络、全维协同控制模型等功能,可让汽车预判车辆状态和路面环境,通过对所有部件进行的一体化决策,实现整车最优控制。
图源:观察者网
L3也要保持警觉性
华为乾崑智驾ADS4的第二大升级,是安全方面的升级。全新升级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将从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个方面,持续增强主动安全能力。
在全时速方面,前向AEB业界首个做到150km/h生效;业界首发eAES,边刹边让,生效范围从50-135km/h;侧向防碰撞LOCP,生效范围30-130km/h;业界率先支持后向AEB,范围1-60km/h。在全方向方面,首发量产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最小精度3cm,可精准感知下沉台阶、沟渠等负向,水管、消防箱等悬空,杆子、石头等异形障碍物。
图源:观察者网
在全目标、全天候和全场景等方面,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将显著提升车辆感知能力,实现远距离小目标识别和路面自适应AEB,雨雾尘天气也能刹停,精准感知路面附着系数;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检测时延
图源:观察者网
第三大升级是体验升级。车位到车位体验再次升级(P2P 2.0),将支持高速公路收费站ETC通行、车位到车位切换泊车代驾功能(VPD 2.0)。预计2025年6月,全国将有50万个停车场将支持车位到车位。泊车代驾VPD功能将实现地下停车场跨层通行、代客充电等全新功能,预计2025年6月,全国将有10万个停车场将支持泊车代驾VPD。
图源:观察者网
第四大升级就是产业升级,经过算法与传感器深度融合,算法与整车工程跨域协同,超6亿公里云端仿真验证等,华为正式发布了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在现场,华为还展示了一段L3的“畅想”视频,包括行程中不看路面,打视频电话,在车机打游戏,回头唱K等。
但靳玉志也提醒称,当前正处于L2向L3迈进的关键节点,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驾驶员可将视线转移至非驾驶相关的活动,但要保持一定警觉性,当收到接管请求时及时进行接管。他还提到,城区智能辅助驾驶搭载量正在快速上升,预计今年将达到394万辆,明年将会达到825万辆,2027年将会达到1496万辆。
图源:观察者网
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发布
在现场,靳玉志还发布了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采用全新混合大模型Agent架构(Mixture of Large Model Agent,,MoLA架构),将通用大模型(DeepSeek和盘古大模型)的能力与音乐、影视等领域的AI能力进行整合,构建丰富的硬件、软件生态和多种空间的场景体验。
图源:观察者网
比如在出行空间,鸿蒙座舱对模糊语义和复杂指令的执行能力明显提升,乘客口语化控车的成功率可达85%;乾崑云鹊垂域大模型,可支持用户语音反馈车辆问题,实现专业问诊和远程守护。在音乐空间,HUAWEI SOUND非凡系列正式发布,可配置43扬声器,带来7.5.10的超环绕声学体验。借助自适应声场控制算法,全车扬声器可根据环境发出“负向”声波,起到“消音”作用,前后排音区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在现场,华为还发布了全新16.1英寸车载智慧屏,具有3K分辨率和98%P3色域。在行业首个AI画质增强引擎“山海画质”的帮助下,720P视频的感官最高可达到1440P的水平。此外,百万像素智慧车灯将升级车外彩色100英寸投影。
图源:观察者网
本次发布会,华为也展示了庞大的车企朋友圈。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明,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东风猛士科技CEO曹东杰,岚图汽车CEO卢放,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国富,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朱小冬等嘉宾应邀出席,并围绕合作共赢,技术创新等议题展开同台对话。
会上透露,东风汽车旗下猛士M817、奇瑞智界R7,奥迪、岚图汽车、深蓝、广汽传祺、阿维塔、北汽等旗下车型将首批搭载华为乾崑ADS 4系统。根据规划,问界M8、问界M9、享界S9增程版等车型将于今年三季度集中升级华为ADS 4。
当前,“强监管”正在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从野蛮生长转向安全可控的新阶段。4月16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在这次发布会上,与会嘉宾认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长远发展,不能背离安全这一初衷,安全才是真智驾。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EO靳玉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周华及其他11位嘉宾,共同发起智能辅助驾驶安全倡议,守护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观察者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