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到了退休年龄的马中霞并没有选择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接受返聘,坚持每周到山西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为护理系学生上课。不上课的时间,她会通过微信、电话与正在准备参加2025年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密切联系,随时解决学生做题时遇到的问题。
前几天,到了退休年龄的马中霞并没有选择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接受返聘,坚持每周到山西阳泉职业技术学院为护理系学生上课。不上课的时间,她会通过微信、电话与正在准备参加2025年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密切联系,随时解决学生做题时遇到的问题。
退休不褪色。教师这个职业,寄托着马中霞一生的追求,承载着她对学生满满的爱。如今的马中霞仍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初心使命,为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发挥余热、贡献力量。
马中霞大学毕业后便走上了教师岗位,从原山西省阳泉市卫生学校的一名护理专业教师,逐渐成长为山西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专业知识技能,教学中,马中霞会把知识点糅进病例中,通过讲解病例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指导学生融会贯通。她讲课充满激情,要求学生看着她的眼睛听课,全身心沉浸在课堂中。
35年的教师生涯中,有28年的时间马中霞承担着一线教学任务,还担任过14个班的班主任、辅导员。她会针对班里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加班加点辅导学生学习。学校阶段性小考后,她会给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开小灶”,帮助他们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她还会提前制订复习计划,利用假期督促学生强化复习,为学生答疑解惑、串讲重点知识、督促学生加强习题训练。
30余年如一日,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学生身上,马中霞的辛勤付出结出了累累硕果。她指导学生参加山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1次,多次获二、三等奖;她辅导的学生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多年来,马中霞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用爱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
学校外地学生多,节假日,马中霞会带学生回自己家里吃饭,共有400余名学生尝过她的手艺。班上有个学生是孤儿,性格内向,她常把这名学生带回自己家里照顾。当得知这名学生18年来从没过过生日时,马中霞特意买了蛋糕请同学们一起陪伴这名学生度过了难忘的生日。还有一名学生考上了更高的学府可以去深造,家里却拿不出学费,得知情况的马中霞毫不犹豫地取了4000元支持学生上学。
对身体有残疾的学生,马中霞更是心疼、关爱。从他们入学起,马中霞就在生活上照顾,鼓励他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不是母亲,胜似母亲,马中霞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妈妈”“班妈”。
胸怀大爱,师者仁心。马中霞还把爱心从校内延续到了校外。
2014年,马中霞参加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时,走进了城区上站街道窑坡社区居民董海梅家中。当时的董海梅瘫痪在床多年,丈夫患有脑梗,两个女儿未成年,全家靠低保金维持生活。自那时起,这个家庭便成了马中霞心中的牵挂。
看到卧床多年的董海梅骶尾部有严重压疮,马中霞自掏腰包买纱布、药水等,连续一个多月每天给董海梅冲洗换药,还经常给董海梅一家买菜做饭、捐款捐物。得知董海梅的大女儿刘慧宇辍学在家照顾父母,马中霞主动提出资助刘慧宇继续上学。在马中霞的支持鼓励帮助下,刘慧宇不仅学到了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了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有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如今,马中霞依然在关心帮助着这个家庭,这个家庭早已成为她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对学生不仅要言传,而且要身教,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方能以师为镜。”马中霞说。马中霞的许多学生以她为榜样,在学有所成、步入社会后,帮助他人、挽救生命,进行着爱的接力。而马中霞也在这30余年的坚守与奉献中,获得了“山西省最美班主任”“阳泉市师德标兵”“第六届阳泉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荣誉。
用心浇灌花开,用爱传递温暖。如今,马中霞依然在为教育事业、为学生、为他人奔忙,发挥余热、积极奉献,传递着向上向善的力量。
来源丨阳泉日报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