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河南郑州孙女士87岁的母亲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郑飞医院血液净化科的“张主任”,她瞒着家人花费36800元做了一次血液净化治疗,意思是想延年益寿。但孙女士却发现母亲做治疗的钱转到了“张主任”的私人账户上,怀疑这里面有“圈套”。
离谱!医院称“血液净化2小时见证奇迹”
近日,河南郑州孙女士87岁的母亲经朋友介绍,认识了郑飞医院血液净化科的“张主任”,她瞒着家人花费36800元做了一次血液净化治疗,意思是想延年益寿。但孙女士却发现母亲做治疗的钱转到了“张主任”的私人账户上,怀疑这里面有“圈套”。
从孙女士提供的母亲转账截图上看到,这位“张主任”名叫张根忠。据孙女士母亲回忆,当时,这则“血液净化2小时见证奇迹”的广告在郑飞医院的大厅里滚动播放,“张主任”还亲自开车接她去往医院会议室,向她介绍血液净化治疗的好处。
据河南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栏目报道,“张主任”声称血液净化治疗是“1180多种毒素,精准地从血液里分离出来,做到血液净、百病消。”事情曝光后,郑飞医院副院长任红兵在接受小莉帮忙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根忠)不是我们的技术人员。”
那么,张根忠到底是什么人,“血液净化2小时见证奇迹”的广告为什么会出现在郑飞医院的大厅?经过调查发现,一个名为“东久顺”的公众号进入了记者视野。该账号主体是河南东久顺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而张根忠正是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记者发现,“东久顺”曾多次发布关于郑飞医院血液净化的相关内容,其中,在发布的郑飞医院血液净化运营中心健康研讨会、郑飞医院血液中心合伙人签约仪式等各项活动中,都出现了张根忠的身影。而在一篇《热烈祝贺郑飞医院血液净化技术推介会顺利召开》的文章里,写明张根中为“郑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主任”。
郑州市卫健委通报:该医院违规!
在4月21日晚,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郑飞医院“血液净化”有关查处进展情况的通报,全文如下:
2025年4月10日,郑州市卫生健康委接到河南广播电视台关于郑飞医院“血液净化”相关问题线索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核查,现通报如下:
经核查,郑飞医院具有开展血液净化技术的资质,但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超适应证诊疗、未按规定履行告知义务、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的违法违规行为。
下一步,我委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对郑飞医院作出撤销血液净化技术备案、相关责任人暂停执业活动的处理决定,相关处理决定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其它有关问题线索,相关部门也同步正在调查处理。
什么是超适应证诊疗?该起案例对其他医院有哪些警示?
在2024年8月28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其中第九十八条就新增关于“超适应症”治疗的规定,条款如下:
第九十八条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采用与患者疾病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进行诊疗活动,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按照诊疗指南、产品说明书、技术操作规范等合理使用医疗器械;需要向患者说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相关事项的,应当如实告知,不得隐瞒或者虚假宣传,误导患者。
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师取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可以采用医疗器械说明书中未明确但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医疗器械用法实施治疗。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管理制度,对医疗器械使用的适宜性进行监测评价,指导临床合理使用。
根据上述条款,医师实施“超适应症”治疗须满足三项条件:
1、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
2、取得患者明确知情同意后;
3、具有循证医学证据;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履行相关管理责任:
建立管理制度,对医疗器械使用的适宜性进行监测评价,指导临床合理使用。
郑飞医院很明显违反了以上规定,对于患者来说,即使是提前获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但如果是健康的状态,没有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下,进行血液透析不仅有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引起低血压,导致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严重还会导致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甚至抽搐等后果。
当前许多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经营困难的问题,为扩大消费医疗收入,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但开展任何新技术新项目的前提是合规,假若民营医院继续进行过度医疗和诱导需求的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还会进一步破坏了民营医疗的整体声誉,那么民营医院的良好经营将是一句空谈。
来源:医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