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合水县:按下快递进村“快进键” 撬动乡村振兴“新支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09:20 2

摘要:每天中午,都有一辆邮车驶出合水县板桥镇邮政所,载着200余件包裹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所长柴立权驾驶着他的第5辆工作车,用多年坚守编织起覆盖12个行政村的物流网络。这不仅成为全省“一村一站”工程的缩影,更是乡村破解物流梗阻、打开致富通道的生动实践。

每天中午,都有一辆邮车驶出合水县板桥镇邮政所,载着200余件包裹穿梭在蜿蜒的山路上。所长柴立权驾驶着他的第5辆工作车,用多年坚守编织起覆盖12个行政村的物流网络。这不仅成为全省“一村一站”工程的缩影,更是乡村破解物流梗阻、打开致富通道的生动实践。

快递进村:

打通物流网络“最后一公里”

“今天快递比较多。”“好,我把这些先拿进去。”

一大早,从市、县分发的快递包裹在绿色邮政车的运送下到达了合水县板桥镇邮政所,柴立权和同事忙着交接、搬运,快递架很快被分拣好的包裹填满。

快到中午时分,当天要发到各村的快递已全部装好车,柴立权启动车辆离开了板桥镇邮政所。在单程25公里的邮路上,柴立权既是所长又是快递员。车里的包裹中,既有村民网购的农机配件,也有日常生活用品。

板桥镇阳洼村综合便民服务站是柴立权要送达的第一站,阳洼村村民贾永涛是服务站的负责人,同时在这里经营着小商店。贾永涛边接快递边感慨道:“过去村民取件要跑15公里到镇上,现在出家门就能收寄。快递送到村站,不仅缩短了村民收取快递的距离,也为小商店带来了人气。”

“以前,快递放在板桥镇街道,取起来很不方便,现在有了便民服务站,只要出门就能取到快递,特别方便。”阳洼村村民贾香芸说。

如今,合水县各村已基本建成标准化站点,实现了“取件不出村、寄件家门口”,快递进村覆盖率达100%。

上门揽件:

“逆向物流”畅通农资购销渠道

在农村,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资‎,购销是否方便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板桥镇曹塬村村民贾永虎是玉米种子代理商,以前,他都是通过货车将种子送到各个乡镇门店,销售范围只能覆盖周边乡镇。现在,板桥镇邮政所开通了上门取件业务,对贾永虎来说,送货变得方便又快捷。

下午4点是快递上门揽件时间,贾永虎通过电话早早联系好了柴立权,他只需将发往全市各地的玉米种子打包好。借助上门揽收服务,贾永虎还开始了网络推广,他的销售范围也从周边乡镇扩展至全市,优质的玉米种子通过快递到达了更多农户的手中,也为贾永虎带来了不错的收益。

“快递上门揽件服务不仅为我节省了不少时间,还拓宽了我的销售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去年,通过快递服务,销售额提高了4万多元,家庭收入也增加了。”贾永虎说道。

目前,合水县68个村级站点成为“工业品下乡前哨站”,农资配送效率提升60%,2024年下行工业品1.4万件,构建起“生产资料进得来、土特产品出得去”的双向通道。

生鲜快递:

农产品出山激活乡村经济

在柴立权上门揽件的时候,板桥镇瑶子头村的蔬菜大棚里,李义鹏夫妇正将采摘的白黄瓜装入冷链箱,“现摘现发,48小时直达北上广等地区市民的餐桌。”李义鹏说。

板桥镇的白黄瓜是知名农特产品,市场欢迎度高。李义鹏夫妇在瑶子头村承包了40座温室大棚发展蔬菜产业,这几天,他通过手机直播宣传新鲜上市的白黄瓜,订单源源不断。

“今天订单比较多,工人采完了吗?”“咱们装快点,一会儿快递就来了。”李义鹏夫妇一边将刚摘下来的白黄瓜装箱,一边联系快递上门发货。

自从合水邮政开通生鲜专线以来,快递成了李义鹏销售白黄瓜的主要途径。这位新农人通过直播带货,将20棚白黄瓜的线上销量占比提升至50%,日订单量突破百件。

2024年,借助邮政“极速鲜”专线,合水县的白黄瓜等7万件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带动全县电商交易额达62.6万元,生鲜损耗率较传统运输下降40%。

三级物流网络:

编织乡村振兴新图景

目前,合水县已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连接11个乡镇68个村站,实现了县内电商物流配送全覆盖,真正让快递下得了乡、进得了村、入得了户。同时,邮政的乡村入户上门取件业务,又让农特产品离开田地、走出大山。

合水县通过建设布局合理、网络统筹运行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体系,将快递进村与电商产业融合发展,畅通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下降30%。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数据显示,每个村级站点日均带动15人次客流,68个站点共孵化出32个电商示范点,进一步助力产业振兴,农民致富。

邮车不仅运送包裹,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当白黄瓜种植户年收入突破20万元,当种子代理商业务覆盖全市,这条绿色邮路正将黄土高原的沟壑变为通达四方的财富通途。

暮色中,柴立权的邮车满载着各种待发的农特产品快递箱返程。车灯划破山间薄雾,照见村级服务站明亮的标识。县乡村三级站点连成的物流网络,正在重塑西部乡村的经济地理——昔日闭塞的村落,如今通过条条邮路接入了乡村振兴的“高速路”。

来源:这里是庆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