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风拂绿野,万物竞芳菲。今天,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第56个世界地球日浙江主场活动现场,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一场跨越46亿年的地球对话正式开启。活动现场不仅有重磅政策解读,更藏着“金钉子”地质密码、地质人深山寻矿的生死故事,以及废弃矿山变身“
春风拂绿野,万物竞芳菲。今天,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第56个世界地球日浙江主场活动现场,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一场跨越46亿年的地球对话正式开启。活动现场不仅有重磅政策解读,更藏着“金钉子”地质密码、地质人深山寻矿的生死故事,以及废弃矿山变身“网红绿洲”的逆袭奇迹!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主办,浙江省地质院、常山县人民政府、常山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承办。
解码4.67亿年!
常山"金钉子"改写地球编年史
“这不是普通的钉子,而是地球历史的坐标!”常山地质公园管理中心主任秦海浪带着一枚“金钉子”,揭开了全球地质学界至高荣誉——“金钉子”的神秘面纱。
“金钉子”的学名是“全球标准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它把地球的历史演化进行精准断代,来表示地质记录中的特殊节点及其重要的科学价值。
1997年,常山黄泥塘剖面被国际地科联批准为奥陶系达瑞威尔阶底界的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成为在中国确立的第一枚“金钉子”,它实现了我国“金钉子”零的突破。
常山金钉子是全球地质学家公认的4.67亿年坐标,它的确立密码,藏在每毫米岩层中沉睡的古生物化石里。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秀斌现场展示了一块笔石化石,酷似铅笔痕迹的化石其实是4亿多年前奥陶纪到志留纪海洋中的微小群体生物。古生物化石具有研究生物演化、确定地层资源的关键价值。
令人震撼的是,中国科学家仅用21年就拿下11枚“金钉子”,在国际舞台上演“逆袭神话”,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从金钉子到古生物化石,地球的每一层岩层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保护化石不仅是科学家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使命。
地质"铁汉"三件套背后的找矿传奇
地质人的"三件套"——地质锤、罗盘、放大镜,是丈量大地的基本工具。这些浸透汗水的工具陪伴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科教办主任陈升立穿越浙西南的崇山峻岭,创下十年探明3个大中型矿床的奇迹。
在丽水地区的原始山林里,他们日行数万步,以干粮果腹、山泉解渴,隐翅虫叮咬致皮肤溃烂仍坚持作业。2000年地质行业低谷期,陈升立带领团队探明的萤石矿脉不仅扭转单位困境,更助推浙江跃居全国萤石资源大省。
如今虽科技装备迭代,但三件套承载的地质精神永不褪色——那些在乱石堆中敲击出的矿脉线索,在风霜里校准的罗盘方位,正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深层动力。
从"灰城"到绿洲!
AI采矿、洞窟咖啡颠覆想象
常山是一个宝藏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几年,5G、AI等技术也引入了采矿业,矿体三维建模系统,首次实现了地下矿脉的透明化呈现,技术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即可精准规划开采路径,彻底告别了传统作业中“盲人摸象”的模式。
谁能想到,废弃800年的辉埠石灰石矿区竟能重生为生态绿洲?常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兵用一组对比图揭开真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使这片破碎的矿山得以重获新生。昔日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变身为生机勃勃的农田!
不仅是常山的矿产资源发生了新变化,近年来,在全省很多地方,洞穴露营、悬崖秋千、洞窟咖啡等旅游新业态、新玩法不断涌现,变身网红打卡地!闲置的废弃矿洞蕴含着变废为宝的丰富价值,黄岩石窟是黄岩当地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今保护性生态修复设计让石窟成了“城市客厅”。
播出预告
来源:绿色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