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博物馆馆长、文化遗产领域权威专家、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等代表,将围绕博物馆角色的演变与转型;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终身学习等主题,进行文明互鉴与交流对话。
今天(4月23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将在杭州良渚举行。
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博物馆馆长、文化遗产领域权威专家、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等代表,将围绕博物馆角色的演变与转型;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终身学习等主题,进行文明互鉴与交流对话。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作为国际高级别论坛,选址良渚,意蕴深厚,意义独特。
而拥有“良渚文化”这张世界级金名片的余杭,在纵深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过程中,也正在创新放大文化综合效应,以“良渚文化大走廊”为纽带,通过高能级文化地标集群的建设,构筑浙里文化新高地。
千年文脉的当代传承
园林、水榭、绿柳、青瓷……星辉闪烁下的杭州国家版本馆,如一轴徐徐展开的江南水墨长卷。上周末,参与2025年浙江省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文学大咖们,在这座宋韵园林的肌理中,听风翻书页、看月映青瓷,触摸一座城市绵延千载的“精气神”。
作为新时代标志性文化传世工程,杭州国家版本馆以“宋韵园林”为灵感,随山就势的建筑群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被誉为“流动的江南水墨画”。这里不仅珍藏着乌程汉简、《永乐大典》等千年文脉见证,更与良渚遗址5000年文明形成时空对话。开馆两年多来,已接待67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近120万人次。
杭州国家版本馆以东约3公里,正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这里是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之一。
2024年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坐落于良渚遗址旁的“大系”典藏馆正式开馆。首展“宋画大展”,以1685件宋代绘画精品打样稿、12座3D打印石窟、沉浸式数字空间三大展项,开启一场“传统与科技共舞”的艺术奇旅。这是全世界范围内展出宋画最多的一次。开馆至今,迎来一波又一波来自全国的访客。
这两处国家级重大文化地标,与良渚古城遗址、良渚博物院之间的距离,不过几公里。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展示窗口,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与良渚博物院是世界了解良渚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传播的标杆,助力“良渚”从浙江的城市IP,变成了国家的文化IP。
而拥有“良渚文化”这张金名片的余杭,也创新利用“廊道式”发展模式,用一条“良渚文化大走廊”,东西向串联起2000多年运河文化、1000多年径山文化、双千年古镇文化、苕溪文化等,打造出一条展示文化绵延不绝、包容未来的开放大走廊,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彰显中华文化魅力。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走向世界的未来地标
从良渚古城遗址向南而望,一条联通古今的“古今千年发展轴”,正带着五千年文明走向现代。
这条发展轴的北端象征古老,拥有杭州国家版本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良渚博物院等文化地标;南端勾勒未来,多个地标项目,将在不远的将来拔地而起:
就在不久前,余杭区中轴线“城市客厅”——核心区块城市服务综合体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这座投资高达23亿元的TOD巨无霸综合体,将突破传统市民中心概念:在地面层打造悬浮式市民公园,56.3亩生态绿廊贯穿中轴线;空中连廊串联图书馆、青少年科创基地、亲子体验中心三大文化地标;地下空间预留1.5万方元宇宙体验馆、数字艺术展厅等未来场景空间。
服务综合体项目往南约1公里,就是中轴线上的另一个地标项目余杭国际体育中心。
眼下,余杭国际体育中心内,6万座的的专业足球场地下室结构已完成70%,地上主体结构局部完成至5层,看台轮廓初现;18000座的综合体育馆及游泳馆也正加紧地下室和地上主体结构的施工。它将于2027年率先亮相。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的身侧,是已经开工的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作为中轴线上的“气质担当”,这里将建设杭州音乐厅、余杭大剧院、多功能中心等,带动城市艺术产业升级。目前,杭州乃至浙江都缺少一个专业的标准大型音乐厅,而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有望填补这一空白。
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中轴线效果图
未来,“城市客厅”、余杭国际体育中心与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等一系列重量级的文化地标,将组成超级文化矩阵,打造一个让年轻人向往的城市新中心品质生活圈。
文化“富矿”的能级效应
在纵深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过程中,余杭以五千多年良渚文化为核心,串联区域内丰富的文化资源,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五千年发展轴构建起“两廊一轴”发展空间新格局。
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给大城西发展注入了文化的灵魂。如今,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中,良渚艺创综合体、径山茶文化公园样板段、良渚文明循迹之旅一期等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运营:
作为 “十大工程”中首个竣工项目,良渚5000+艺创园开放运行仅3个月,就接待游客超过13万人次,签约7个“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良渚艺创综合体
径山茶文化公园以宋韵美学为基调,通过沉浸式茶宴体验重现“风雅宋”生活方式,成为汉服爱好者的打卡胜地;
良渚文明循迹之旅工程,串联起良渚博物院、杭州国家版本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及水坝遗址,是大走廊最具代表性的一条文化线路。
近日正式公布的良渚文化大走廊二期“十大工程”,延续“保护第一”原则,高质量推动安溪古镇、苕溪风情带、瓶窑千年古镇、大运河(余杭段)沿线等项目,挖掘余杭文化“富矿”,也计划通过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带培育工程,将以环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产业圈、良渚玉湖、梦栖小镇和良渚老集镇四大板块为先行区块,打造高能级“文化+”产业平台,文化产业发展赋予新动能。
作为浙江经济第一区和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核心区,余杭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产业生态也催生了更多的作品形式,以5000多年良渚文化、2000多年运河文化和1000多年径山文化为灵感的游戏、动漫、微短剧,正在良渚文化大走廊的产业园中接续酝酿,带动剧本创作、影视拍摄等全产业链发展。
连续两年高水平办好世界级文化盛会“良渚论坛”的余杭,今天再迎国际高级别论坛的开幕。在城市新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传承千年的文脉,正在成为余杭打造浙里文化新高地的基石,助力扛起建设一流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心的大区担当。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