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过去了一百多年,但人们总是会想到它的灵魂人物——洪秀全,但其实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宣传拜上帝教,发展会员的主要工作,却是由另外一位人物完成的,他就是前期太平天国的灵魂人物,后来被封为南王的冯云山。
提起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过去了一百多年,但人们总是会想到它的灵魂人物——洪秀全,但其实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宣传拜上帝教,发展会员的主要工作,却是由另外一位人物完成的,他就是前期太平天国的灵魂人物,后来被封为南王的冯云山。
洪秀全雕像
冯云山本名冯乙龙,广东花县禾落地村的客家人,洪秀全是广东花县官禄布村的客家人,两家相距才两三里路,据说洪秀全和冯云山是表兄弟,但不清楚是姑舅老表还是姨老表。冯云山的祖父那一代,从广东河源市的龙川县迁居花县狮岭,冯云山的父亲名叫冯炳隆,又迁居到花县的禾落地,冯家家道殷实,家境和洪秀全家差不多。冯云山小的时候聪慧好学,读的书很杂,饱览儒家经典、天文、历算和兵书,但科举考试屡试不中,连个秀才也没捞到,因此对科举与清廷非常不满,这点和洪秀全完全相同。1843年6月,冯云山和洪秀全仔细研读了数年前洪秀全无意中得到的一本《劝世良言》的小册子,与洪秀全一起创立了拜上帝教。
冯云山画像
最开始他们在广东传教,但吸收的会员比较少,大家都比较反感洋教,于是1844年4月,冯云山同洪秀全离开花县去广西传教,5月21日他们到达了广西贵县赐谷村,这里的王姓家人是洪秀全的表亲,这年年底洪秀全和冯云山因为一些事情吵了一架,洪秀全脾气火爆,直接回了广东,也没向冯云山打招呼。
没了洪秀全,冯云山也不好在洪秀全的表亲家住着,于是冯云山独自一人于1845年春进入紫荆山区,先在高坑冲张家落脚做苦工,继转大冲曾家教馆一面教书一面传教,渐渐地他吸收了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秦日纲等拜上帝教核心骨干,三年间,他的足迹遍及山区内外,信从者超过二千人,势力日益壮大,一时之间,冯云山成为了当地的“网红”,粉丝激增。
洪秀全早期著作
1847年8月,冯云山抄写了洪秀全的早期著作《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三篇著作,派会员到邻近各县传播,又吸收了一大批会员。由于拜上帝会的活动引起了地方豪强的不满,1848年1月紫荆山区的大地主王作新买通官府,秘密逮捕了冯云山。冯云山在狱中创作了《天历》,并配合拜上帝会的营救活动,坚持合法斗争,并引广东礼拜堂悬挂两广大宪奏章及皇帝御批,证明拜上帝是合法的,桂平知县无奈只得判冯云山为无业游民解送回原籍。
影视剧中的杨秀清
1848年10月,冯云山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在押解回籍途中,说服两个官差直接加入了拜上帝教,并与他一同返回紫荆山。在这之前,冯云山已经几年都没有回过家了,冯家人到洪秀全家找洪秀全要人,洪秀全无奈,只得返回赐谷村寻找冯云山,当他见到冯云山已经吸收会众几千人时大喜,他们在一起密议,渐渐地他们有了武装起义的想法。1849年7月,洪、冯二人再次到桂平,重新调整了组织结构,组成了由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为领导的核心小组,并加紧了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
影视剧中的冯云山
太平天国后期,首义诸王基本都去世了,只有洪秀全还活着,洪秀全常常回忆起冯云山,无论是前期拜上帝会还是后期太平天国建国,冯云山都有一半的功劳,这绝不是夸张。
洪秀全曾经和冯云山到广州、顺德、南海、番禺各地去传教,都一无所获,广东人因受鸦片战争的侵害,根本不买他的“上帝”帐,洪秀全几乎心灰意冷,打算放弃,是冯云山劝他雄心不可灭,并分析当前形势,认为广西的老百姓日子更苦,到那里去布道更易于传播教义,吸收会员,他们这才又抖擞精神一起去广西。
当在赐谷村洪秀全舍冯云山而去时,冯云山并未气馁,为了传教,在身无分文的时候,冯云山曾在紫荆山南口古林社拾过牛粪,帮人打过短工,给韦昌辉家放过牛,他的坚韧不拔终于有了回报,他的拜上帝教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冯云山的恩情洪秀全是不能忘的。
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
可以说没有冯云山,就不会有太平天国,他是宰相之才,如果他不是早死,或许天京事变就不会发生,太平天国若取代了清朝,在他的改良之下,中国或许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来源:湖北文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