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上期说到,由于拉美地区的长期贫困与政治动荡,底层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天主教会不得不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下层以寻求变革。我们今天就来介绍解放神学的出现与早期的基本思想之一。
注:本系列文章是对解放神学的简单介绍,本期内容为解放神学的诞生与部分早期思想。
我们上期说到,由于拉美地区的长期贫困与政治动荡,底层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天主教会不得不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下层以寻求变革。我们今天就来介绍解放神学的出现与早期的基本思想之一。
酝酿事实上,解放神学的诞生除了拉美地区的特殊国情以外,最重要的是1962—1965年在罗马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简称梵二会议)中对现代天主教的重新阐释。如果没有梵二会议,解放神学的诞生是几乎不可想象的。
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梵二会议(之后会单独出一系列具体讲讲,敬请期待):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是天主教会第21次大公会议,也是距今最近召开的一次大公会议,于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开,1965年12月8日由次任教宗保禄六世结束。 这次大会主要探讨了教会对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这一议题,本次大会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大量来自第三世界的教士参加了此次大会,表明在当时的天主教会所面临的重点逐渐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照片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梵二会议的精神概括如下:
“梵二会议”动员穷人参与到上帝的“救赎”和“创造”之中。除了积极鼓励天主教向世界上其他思想敞开之外,官方教会还鼓励教会组成人员实际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中。上帝并不排斥人参与到创造和平的过程中来,相反地,上帝肯定人类追求自身解放的努力过程。罗马教会在肯定上帝创造过程的前提下,也不否定人自身具有参与创造过程的权利和能力这一事实,它鼓励天主教教会及其组成人员更切实际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之中。
换言之,就是扩大教会的社会基础,增强教会对整个人类共同体生活的影响力。
由此,在梵二会议的精神指导下,解放神学开始萌芽。由于传统教会教义的限制,教会无法将其的全部深远意义完美地融合进尘世的历史之中,而解放神学实际上承担起了这个任务。
诞生我们将视野从罗马移回到南美,可以看到不仅仅是罗马,拉美天主教会内部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神学“解放运动”,尤以巴西与阿根廷为重。
20 世纪中叶,巴西天主教的激进人士渐渐与广大民众建立联系,并开始重新反思教会福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巴西天主教态度的转变是解放神学早期得以落地生根的先决条件,也催生了巴西天主教的学生运动。
此时激进的巴西天主教会组成人员就已经将批判的对象指向了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坚守天主教“爱与救赎”信念的前提下主张将目光投向尘世中的被剥削阶级,发出了为尘世谋求解放的先声。
20 世纪六十年代,阿根廷的一些主教为了响应罗马教皇在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上所发表的天主教向世界其他思想敞开的号召,在阿根廷建立了“主教牧灵委员会”。这些主教通过互相联络在阿根廷发起了一场名为“为了第三世界的司铎运动”,这场运动也埋下“人民神学运动”的种子。
拉丁美洲主教会议,简称CELAM
在梵二会议积极拥抱世俗世界的态度与拉美天主教会内部的共同推动下,1967 年,在利马天主教大学任兼职讲师的古斯塔沃·古铁雷斯讲授“教会与贫困”专项内容,初步形成解放神学马克思主义构想。虽然古铁雷斯在1971年出版的《解放神学》一书是解放神学的代表,不过公认,在1968年哥伦比亚麦德林召开的第二届拉美主教会议(也称麦德林会议)通常被视为解放神学兴起的标志。
穷人的耶稣麦德林会议一共颁布了16个文件,分别为《正义》《和平》《家庭和人口》《教育》《青年》《民间牧灵》《精英牧灵》《教理传授》《礼仪》《平信徒运动》《司铎》《修道士》《神职人员培训》《教会的贫穷》《通盘牧灵》与《社会传播工具》。
在教会学方面,麦德林会议最主要的成果就是通过了一份影响深远的纲领性文件—— 《论教会的贫穷》。文件痛陈了拉美教会工作的现状,认为绝大多数人民正生活在由社会不公所造成的水深火热之中,而教会机构却脱离群众、自我封闭,成为 “富人的教会”。
文件从教理上区分了三种贫穷: ①贫穷作为世俗世界生活必需品的匮乏,是一种不公和罪恶; ②精神的贫穷是一种向上帝敞开的状态,强调重视天国的富足而非尘世的荣华; ③贫穷作为一种义务,指的是人自愿地接受或设想世俗世界中的贫穷状态,从而为它的罪恶和精神的自由作见证,并追随基督为穷人服务。
贫穷的教会应当反对第一种贫穷,认为匮乏是不义;同时赞同第二种贫穷,要在精神上如婴孩一般向天主敞开,尤其需要像承诺像基督一样生活在贫穷中,向穷人传报解放的福音,使教会成为贫穷的标记。
麦德林会议照片,1968
文件最主要的部分是关于改善教会工作的计划和要求。其中,原则性的表述为: “牧师和上帝子民中的其他成员必须把他们的生活和语言,把他们的态度和行动与福音的要求和拉美人民最紧迫的需要关联起来。”
总的来看,这份文件在感情上的号召力要大于理论上的系统性。但是,它要求教职人员直接走到穷人中去,体会他们的苦难,融入他们的生活,为了他们的解放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在新的社会关系中建立新的团契。
根据这份文件,麦德林教父们提出“穷人优先”的号召:教会应当与穷人休戚与共,反对压迫与不义,反对不可容忍的悲惨境况,使有权势者认识到他们的义务。要求改变拉美教会原先为“富人的教会”的形象,效法基督,成为“穷人的教会”。
麦德林主教大会的这些文件代表了拉丁美洲天主教会官方文件中的解放神学。这些文件一方面要求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要求教会变革。这两项要求都指向人的解放,使人成为历史的主人。
如果从这种精神的起点来看,1962年的梵二会议或许才是解放神学真正的起源,我们或许可以说,正是罗马教会一手推动了解放神学的出现。
来源:小蔚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