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两位知县与南亭天后宫的隐秘往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3 11:09 2

摘要:李璿,即李璇(“璿”乃“璇”之繁体),字伯玉,岭南海康(今广东雷州)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乡试中举,跻身士绅阶层,享免除百亩田赋、优免数十人徭役之特权,可与七品知县平辈相交。

李璿,即李璇(“璿”乃“璇”之繁体),字伯玉,岭南海康(今广东雷州)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庚子科乡试中举,跻身士绅阶层,享免除百亩田赋、优免数十人徭役之特权,可与七品知县平辈相交。

李璿初授湖南安仁县教谕(秩从八品,掌学政),《安仁县志》载其正统十年任此职,然细考其生平,似应更早履新。彼临荒弛之学府,立“设规严课”四字方针,亲执教鞭督课士子,致“文风丕振,才彦辈出”。同治《安仁县志》特于卷六、卷八为其立传并祀名宦祠,双项殊荣加身,殊为罕见。盖教谕微职而青史留名者,方志中寥若晨星。

未几又擢广西怀集知县(明洪武九年改属梧州府)。莅任视事,见洪武三年所建县署倾颓,遂鸠工庀材重修;又念山寇肆虐致田畴荒芜,乃招抚流民夏仙养等四十余户复垦,民赖以安。

李璿勤政爱民之迹,载于同治《怀集县志》名宦祠,全县仅十一人享此殊荣,足见士民感戴之深。因治绩斐然,擢监察御史,职司“纠劾百官,巡按郡县,平反冤狱,整肃朝仪”。在任守法持正,刚毅不挠,时论称扬。

正统十年(1445)冬,雷州天妃庙重修告竣,李璿应乡绅之请作《天妃庙记》,碑文典雅,万历《雷州府志》、康熙《海康县志》皆全文收录。

正统十四年(1449),黄萧养作乱,率五百战船自苇涌直逼广州,围城经月,危殆万分。景泰元年(1450),李璿以将才受命,率劲旅二万协同总兵董兴讨逆,黄萧养被流矢射,粤东遂平。雷州知府庄敏慕其功,特建“绣衣坊”以彰其德。

后迁江西按察司佥事(从四品,副贰长官),掌一省刑名监察。未几辞归故里,杜门谢客,囊无余资而晏如也。

平生手不释卷,耄耋犹勤诵读。卒后崇祀海康学宫乡贤祠,民国《海康县续志》载乡贤十九人,2005年《海康县志》记载,唐至清十二贤,李璿皆列其中,与陈文玉、吴国鉴、王景贤、陈杞、周德成、黄本固、陈时雍、冯彬、莫天赋、陈瑸、陈昌齐等入祀海康县学宫乡贤祠,享春秋祭奠,受乡邑崇仰。

在此,抄录其所写《天妃庙记》原文:神之血食於人,爲有功於人也。海瀕之邦,建天妃宮而崇奉者衆。其顯靈甞著海天,凡有舟楫之經過,必詣祠而攄誠致禱,以卜風濤之興否。報應捷於影響,故人得免不測之虞,而獲生全之慶。是亦神之貺也,豈非有功於人而血食者耶?雷州宻邇大海,舊有行祠,創於南亭,歲月深逺,風雨飄零,徃來謁使弗稱瞻仰。邑侯胡公文亮見廟傾廢,發心而鼎建之,更名曰「雷陽福地」。故需水鳩工,預合耆庶,募緣而僦工經營之。興自正綂十年冬,落成於明年夏。廟宇墻垣,煥然一新,足以爰神靈之安展,人心之敬矣。自是而晨夕香燈,鐘鼓鏗鏘,祈靈問卜者無虚日。原廟有田二石,混侵於民,旣从侯辨別而追出之,復捐巳俸,置田三石,付守廟者掌之,以供時祭之費。事竣,命予以記之。

吁!候之用心可謂仁矣,而神之報豈舍侯而他適哉?然是宫之建,雖公之自爲,而祀典之奉,實朝廷之制度。使後人仰慕者,非徒爲邦之觀美,抑以表胡侯之誠心耳。然侯之事神旣如此,而治民之道從可知矣。故不辭特述其概,以記歲月云。

为使《天妃庙记》的深邃文辞与丰富内涵得以广泛传播,特将其译为现代汉语,并辅以详细注译。

神灵能享人间血食祭祀,必是对百姓有功德啊。沿海之地,皆建有天妃宫,信奉者众多。天妃显灵事迹常现于海天之间,凡有船只经过,必到祠中诚心祈祷,以占卜风浪吉凶。神灵应验如回声之速,故人们得以免除不测之忧,获得平安之喜。这亦是神灵的恩赐啊,难道不是因有功于人而受香火供奉吗?

雷州紧邻大海,旧有天妃行祠,始建于南亭,历经岁月,风雨侵蚀,往来拜谒者难以瞻仰。邑侯胡公文亮(时任海康知县胡文亮)见庙宇倾颓,发愿重建,更名为“雷阳福地”。于是聚工备料,召集乡老,募捐集资,雇工营建。工程始于正统十年冬,至次年夏落成。庙宇墙垣焕然一新,足以安奉神灵,彰显百姓敬意。自此晨昏香火不绝,钟鼓铿锵,求神问卜者日日不绝。

原庙有庙田二石(古代计量单位),被百姓混淆侵占。胡公明辨追回后,又捐出自己俸禄购置三石田,交与守庙者管理,作为祭祀经费。工程完毕后,命我作此记文。

叹曰!胡公之用心可谓仁德啊!神灵之报答,又怎会舍胡公而另选他人呢?虽然此庙之建是胡公自发之举,但祭祀之礼,实乃朝廷制度。使后人仰慕的,不仅是地方景观之美,更是彰显胡公的赤诚之心啊!胡公侍奉神灵尚且如此,其治理百姓之道更可想而知。故不辞特地记述此事,以铭记岁月。

李璿所作的《天妃庙记》,通过雷州天妃庙重建事件,颂扬了海神妈祖护佑渔民的海上灵应,更凸显了明代知县胡文亮心系百姓、重修庙宇的仁德善举。文中既展现了妈祖信仰在滨海地区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地方官员“以神道辅政教”的治理智慧,庙产清理与捐俸置田的举措更彰显其务实爱民之风,全文融合神道信仰与儒家德治思想,成为研究明代地方社会文化的鲜活案例。

来源:人文雷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