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的一年,全市水务系统以奋进之姿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11月,承德市水务局被人社部、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这是全国水利系统的最高荣誉;河湖长制考核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优化水利营商环境“承德方案”、水权交
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
我市河湖长制考核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俯瞰广袤的紫塞沃土,纵横交错的水网宛如城市脉络,默默守护着百姓的安宁。这份岁月静好的背后,凝聚着无数水利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
过去的一年,全市水务系统以奋进之姿破浪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3年11月,承德市水务局被人社部、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这是全国水利系统的最高荣誉;河湖长制考核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全省第一;优化水利营商环境“承德方案”、水权交易模式、违规取用水专项整治等经验更被省厅作为典型宣传推广……
近年来,我市加大对武烈河的生态治理力度,通过实施河道清淤、污水处理等一系列措施,使武烈河水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良好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前来繁衍栖息,引得市民纷纷驻足观赏。图为银鸥在水中嬉戏。承德日报记者 张骁 通讯员 赵军 摄
“提速”是去年以来,全市各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词。
2024年11月28日下午,随着最后一台工程车辆开出现场,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山湾子河、不澄河流域的增发国债水利项目正式完工,实施河道堤防和疏浚等工程治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
“面对工期紧张、任务繁重等情况,经过全体参建人员历时8个月的日夜奋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工。”围场的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结束后将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水源保障。
不仅如此,去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全市水利建设加油提速:完成水利项目投资17.6亿元,投资计划完成率110%,位居全省前列;增发国债项目全部完工,超长期国债项目全部开工,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支付率和超长期国债项目开工率实现“四个100%”,水利投资超额完成。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水鸟翩跹、鱼翔浅底,在承德,一条条“幸福河湖”串联起百姓的幸福生活。据了解,省河湖长制办公室印发《关于2024年幸福河湖评价结果的通报》,我市14条(座)河湖被评定为“河北省星级幸福河湖”。
“河湖安澜、水清岸绿、宜居宜赏、人水和谐”,这不仅是承德治水的宏伟蓝图,更是镌刻在每一寸水域的民生承诺。“近年来,全市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将生态保护与百姓幸福深度融合。”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河湖长制的创新实践,推动承德治水模式华丽蜕变。从“有名”到“有实”,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全市深化河湖长制改革,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治水格局。各级河湖长常态化巡河问诊,民间志愿者化身“河湖卫士”,让河湖焕发新生。
水资源管理再上新台阶
在武烈河水情教育基地,多媒体光影流转,模拟着水的循环奥秘。实验台前,工作人员正引导学生观察节水器具的效能差异。借助实地讲解、互动问答等沉浸式体验,节水技术与法规政策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参观者的心田。
随着全市多个节水宣传基站的落成,节水文化的种子正播撒在塞北大地,节水实践的硕果在承德全域绽放:承德县、滦平县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巩固提升,平泉市建成省级再生水回用标杆试点,武烈河幸福河湖展厅以科技赋能水文化传播。
截至去年底,全市各县(市、区)全面完成县域节水型社会标准化建设,农业滴灌管网在田间延展,工业节水技改让废水“重获新生”,城镇节水器具覆盖率节节攀升。
数据印证着节水成效:万元GDP用水量降至3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17.4立方米,均牢牢守住考核红线,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轨迹。
与此同时,水资源管理的“缰绳”也越拉越紧,智慧与法治的力量深度交融。承德以“零容忍”态度守护地下水资源,严格审核224件取水许可,注销85个违规许可,关停139眼取水井,核减水量1238.2万立方米。在水权交易领域,创新推出短期交易机制,让水资源在市场中“活”起来。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