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22日,台北地检署的一纸追诉书,将黄子佼案推向新的深渊。这个曾手握《超级星期天》《全明星歌会》等王牌节目的“综艺天王”,如今被查出新增586部未成年人性影像,涉及12名年龄低至10岁的受害者。
2025年4月22日,台北地检署的一纸追诉书,将黄子佼案推向新的深渊。这个曾手握《超级星期天》《全明星歌会》等王牌节目的“综艺天王”,如今被查出新增586部未成年人性影像,涉及12名年龄低至10岁的受害者。
至此,其硬盘中已累计藏匿2845部性剥削内容,47名未成年人的童年被碾碎成数字代码——这场持续11年的系统性犯罪,不仅撕开娱乐圈的虚伪面具,更将司法体系的无力与公众的愤怒推至顶点。
2014年,黄子佼以“艺术创作”之名注册暗网论坛“创意私房”,开启对未成年少女的持续性剥削。论坛中,“制服”“初发育”“M字腿”等标签明码标价,附带的校服照、学生证截图成为罪恶交易的“防伪标识”。
他精准筛选10-17岁少女影像,甚至定制拍摄要求,与管理员频繁沟通解码技术。当检方在2023年首次查获其硬盘时,他狡辩“下载未必看过”,却在2025年二审翻供称“误认成年”——这种反复横跳的诡辩,暴露其明知故犯的冷血本质。
2024年12月,台北地方法院对黄子佼的一审判决引发轩然大波:持有2259部影像、摧毁35名未成年人人生,仅获刑8个月、罚金10万新台币(约2.23万元人民币)。
法官以“持有即犯罪”的机械逻辑,无视其作为公众人物的示范效应,更对受害者家属“成立2000万基金会”的诉求置若罔闻。当新增586部影像曝光后,舆论怒斥:“硬盘里的罪证比刑期还长!”
法律界人士指出,台湾《儿童及少年性剥削防制条例》第39条将“持有”最高刑期定为1年,而“制作”“贩卖”行为却可判10年以上。
这种立法漏洞,让黄子佼之流得以通过“单纯收藏”逃避重罚。更讽刺的是,其辩护团队以“未散布影像”为由主张减刑,却选择性忽略:每多一部影像被下载,就多一名儿童沦为暗网商品。司法若继续以“技术性条款”轻纵罪犯,无异于默许恋童产业链的野蛮生长。
黄子佼案揭开的,是台湾地区儿童性剥削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创意私房”等论坛以分级会员制运作,普通会员年费20万台币(约4.5万元人民币),高级会员可指定受害者年龄、姿势甚至对话内容。
论坛管理员“老马”等人通过诱骗、威胁未成年人拍摄影像,再以比特币交易规避监管。数据显示,台湾每年有超5000名未成年人卷入性影像犯罪,其中70%因恐惧或羞耻选择沉默。
新增的586部影像中,一名10岁女童被迫穿着小学制服掀裙摆拍,画面附带的聊天记录显示,她曾哀求拍摄者:“我才四年级,能不能不脱?”
这类影像在黑市被标注“清纯校花”“幼态萝莉”,成为恋童癖群体的“收藏品”。儿童心理师林怡君指出,受害者往往出现自残、厌食等创伤后遗症,“有人成年后仍不敢穿裙子,怕被认出是影像中人”。
案件发酵后,台湾演艺圈陷入诡异分裂。林心如公开表态“对儿童伤害零容忍”,隋棠、小S等艺人联合呼吁修法;但更多制作单位选择噤声,甚至试图以低价邀黄子佼复出。
其妻孟耿如的“护夫”操作更引发反噬:她声称“未了解影片来源”,却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家三口出游照,被网友痛批“用女儿作洗白工具”。
真正的悲剧属于47名受害者。新增的12人中,多数因身份不明或拒绝报案无法追责。一名15岁受害者母亲哭诉:“女儿看到新闻后崩溃,问我为什么她的痛苦只值8个月刑期?”
而黄子佼在二审庭审中,对赔偿诉求沉默以对,仅在庭外鞠躬5秒——这场表演式的“忏悔”,与其说是对受害者的歉意,不如说是对司法与舆论的挑衅。
要斩断这条罪恶链条,需从立法、技术、教育三管齐下:
修法重刑:将“持有”与“制作”“传播”同等量刑,引入“数量分级制”,如持有超100部影像即视为情节严重,刑期升至5年以上;技术溯源:建立“性影像特征数据库”,通过AI比对锁定受害者身份,并追踪暗网交易路径;全民教育:从小学阶段普及性侵防范课程,设立24小时匿名举报平台,打破“受害者有罪论”的偏见。台北地检署已要求二审法院将黄子佼案视为“系统性犯罪”,若其刑期突破7年,或成台湾司法史上里程碑。但真正的胜利,不在于将一个黄子佼送进监狱,而在于让每一个孩子免于成为硬盘里的编号。
黄子佼硬盘中的2845部影像,是47段被碾碎的纯真,更是社会文明的一记耳光。此案警示我们:司法若不能以铁腕捍卫底线,技术若不能为正义所用,娱乐圈若继续以流量掩盖罪恶,则所有光鲜叙事皆为虚伪。
保护儿童,需要法律的重锤、科技的利刃与良知的觉醒——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在阳光下安全长大。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台北地方法院一审判决报道(2024年12月3日)
详细披露黄子佼持有2259部未成年人性影像、涉及35名受害者,以及法院量刑依据。
南方都市报深度调查黄子佼硬盘新增586部影像、12名小学女生受害细节,以及其庭审态度(如拒绝赔偿、否认部分罪名)。
3.联合新闻网(台媒)
曝光黄子佼从“创意私房”论坛购买性影像、涉及10-17岁受害者,并分析法律漏洞。
4.中时新闻网(台媒)
一审判决及后续追加起诉(2024年12月3日、2025年4月22日)
披露黄子佼持有影像数量、受害者年龄范围,以及检方对量刑过轻的上诉理由。
5.东森新闻云(台媒)
报道黄子佼出庭时仅承认部分罪名、拒绝成立赔偿基金会的态度,以及司法对其“无悔意”的认定。
来源:朝代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