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桥边上】一桥飞架连山海,万家灯火映新途——从仁遵高速大发渠大桥看播州区团结村的民生温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11:37 2

摘要:2022年12月,仁遵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大发渠大桥如一道红色飞虹横跨峡谷,将遵义市区至团结村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这座桥不仅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的名字命名,更承载着团结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黔北喀斯特山区的褶皱深处,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曾因群山阻隔,村民出山需绕行两小时崎岖山路,山货难出、游客难进,守着美景却难觅生机。

2022年12月,仁遵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大发渠大桥如一道红色飞虹横跨峡谷,将遵义市区至团结村的车程从2小时缩短至20分钟。这座桥不仅以“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的名字命名,更承载着团结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大桥通车后,团结村的农产品外运更加便捷,游客数量大幅增加,村里的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2017年,村民黄小航结束了常年在外的打工生涯,回到团结村贷款3万元开起了农家乐。起初,由于交通不便,游客还不是很多,生意勉强能维持生计。黄小航回忆道:“那时候,从遵义市区到村里要2个小时,山路崎岖,游客往返非常累。”

随着仁遵高速的开工建设,黄小航信心倍增。2022年高速通车后,游客数量激增,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30多桌,300多人,农家乐每年的纯收入有10多万元。

“高速通了,我们的生活也跟着通了,不少游客专程开车来打卡大桥,现在每天都有游客来吃饭,日子越过越红火。”黄小航感慨地说。

距离黄小航的农家乐仅百米,是村民夏云峰开的民宿,2024年国庆假期创下单日满房纪录。夏云峰说,他之前一直在外做工程,有了一定的积蓄,近年来,随着团结村日益走红,他看中了村里的美景和旅游潜力,2011年投资开了一家民宿。然而,由于交通不便,民宿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仁遵高速通车后,夏云峰的民宿迎来了转机。游客从遵义市区驱车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团结村,民宿的入住率大幅提升。

夏云峰笑着说:“夏天的周末和节假日基本满房,很多游客都是冲着大发渠和大发渠大桥来的。”他的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

大发渠大桥通车后,团结村依托“桥+渠”双IP,构建起立体化旅游产业链,打造了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业。游客可以参观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开凿的“生命渠”,体验农家生活,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中天旅游公司还在团结村投资建设了露营基地和农旅体验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

仁遵高速公路和大发渠大桥的建设,不仅改变了团结村的交通条件,更深刻影响了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村民们从过去的“靠天吃饭”转变为现在的“靠路致富”,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黄大发老支书所说:“过去修渠引水是活命,现在修桥开路是致富!这条路不仅是一条致富路,更是一条连心桥,它让我们的梦想走得更远。”这座桥,不仅让山乡“血脉”畅通,更让村民的梦想与山外的世界紧密相连。

从黄大发悬绳凿渠引水活命,到万桥飞架打开山门致富,大发渠大桥见证着贵州山乡从“生存”到“发展”、从“封闭”到“开放”的质变。它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是情感纽带——一头连着村民的质朴初心,一头系着城乡融合的未来愿景。

正如桥畔民宿老板夏云峰所言:“过去我们盼路,现在路带来了人,人带来了希望。”在这黔山秀水间,每一道车灯划过的轨迹,都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注脚。

·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