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扎心!28岁女硕士投了8000份简历都没找到工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11:52 2

摘要:28岁的文科女硕士在镜头前崩溃的落泪,她手握国家奖学金证书,却在招聘市场的天平上轻如草芥,她进行了上千次简历投递换不来一次面试机会,此刻这位女硕士的眼泪浇透了整整一代人的“学历信仰”。

28岁的文科女硕士在镜头前崩溃的落泪,她手握国家奖学金证书,却在招聘市场的天平上轻如草芥,她进行了上千次简历投递换不来一次面试机会,此刻这位女硕士的眼泪浇透了整整一代人的“学历信仰”。

学历贬值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这一代的年轻人又如何“破局”?

镜头前,28岁的文科女硕士带着哭声划过满桌证书,国家奖学金、科研设计奖、各种技能证书,每一张烫金封皮都在无声控诉这个魔幻现实:学历通胀时代,努力是最廉价的自我感动,寒窗苦读二十载,换来的竟是连就业市场入场券都算不上的"无效努力"。

这位来自浙江的一位28岁女子正在哭诉着她求职的经历,她投出8000份简却历石沉大海,连一个面试通知都没有的遭遇,撕开了当代年轻人最痛的伤疤: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现在的一张张证书比不上别人的一年的工作经验。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突破130万,是十年前的2.3倍,有公司的发言非常刺骨:现在这个时代收简历像收传单,但是能写活动策划的比熊猫还稀罕,杭州某互联网公司HR吐槽说:别看现在动不动就硕士博士,实际上还没有一个有实习经验的本科生好用。

教育体系与就业市场的断裂带早就已经和万丈悬崖一样深,那些在图书馆通宵写论文的夜晚,在实验室反复修改数据的煎熬,在大学校园里被导师称赞的"学术潜力",在招聘软件弹出"有相关工作经验优先"的瞬间,统统沦为职场丛林法则里的笑柄。

不仅如此,那些原本不需要太高要求的职业,在现代职场的“内卷”下也加入了许多荒诞的招聘要求,某市图书馆招古籍修复员要求精通计算机编码,某文化创意的岗突然要考应聘数据分析,更离谱的是有些地方连送外卖都加入了学历的要求。

我们都知道,在以前,外卖或者服务员这种职业普遍都不要求学历,只需要身体健康就好,但是在这些年学历贬值的环境下,这些行业都开始加入更严格的招聘要求了,有网友犀利吐槽:以后怕是要饭都要把学历证摆在旁边了。

有调查显示,现在保安,工厂流水线,外卖员等等诸如此类的行业越来越年轻化,甚至已经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工作于是只能先进工厂打工,还有的因为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袍”于是干脆直接待业在家。

虽然这些年职业上的歧视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很多公司在进行招聘时还是会暗中对应聘者的性别,年龄等等因素打分,只不过没有那么明显,只会旁敲侧击的问一些问题来暗暗的收集他们想知道的结果。

某企业HR离职后的爆料,揭开了招聘市场的潜规则,比如在面试女硕士时就会考虑:女硕士年龄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入职后没多久就休婚假产假怎么办?在BOSS直聘的招聘要求里,虽然大部分都会标注上“男女不限”,实际上女性收到的回复比男性少很多。

把国家奖学金证书扎得千疮百孔,有数据显示,2023年文科女性求职者收到面试邀约的概率比男性低37%,而这位28岁女生遭遇的,正是大部分大龄未婚女硕士都在经历的“隐形就业歧视”,并且性别歧视不过是冰山一角。

35岁的年纪已经成为职场"鬼门关",28岁更是已经站在悬崖边缘,某招聘平台统计,90后硕士求职周期比80后延长58%,现在的企业既要你刚毕业的廉价体力,又要你中年人的成熟经验,最后到年纪了又用"团队年轻化"的借口把你踢出赛道。

有网友辛辣点评:企业想要的是25岁的身体装着40岁的经验,还要不结婚不生子,像永动机一样不断为公司产生利益,很多刚刚毕业的学生抱着大展宏图的决心开始寻找工作,结果发现基本都是要有两年工作经验的职位。

更魔幻的是"复合型人才"横空出世,新媒体运营要兼修市场分析,行政助理得会各种计算机编程,连博物馆讲解员都要学会新媒体运营,企业甚至把"一人多岗"美化成成长机会,"薪资打折"包装成学习投资,各种操作让刚入社会的大学生遭遇当头一棒。

十年前家长挤破头让孩子考研,如今却发现硕士文凭的"保质期"比酸奶还短,有调查显示2023届硕士平均起薪仅比本科高800元,而为此多付出的三年青春,足够让同龄人在职场积攒足够的经验,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人脱离考研的这个赛道。

这场危机的根源,是教育产业化埋下的定时炸弹,高校每年拼命的扩招,每年的毕业生急剧上升,但是职位却非常有限,于是企业被迫用"名校+实习+证书"的三重滤网来筛选简历,有学生透露自己在知名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班35人只有2人找到本专业工作。

更令人窒息的是系统性困局:学校需要靠生源和就业率来扩大知名度,并且完成考核指标,提升学校影响力,企业抱怨毕业生眼高手低却不肯投入培训,年轻人被打上"躺平""摆烂"的标签污,当三方都在互相牵制,造就了如今就业市场的困局。

就像评论区的网友:现在流的泪和汗水,都是当年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后面有网友回复,其实当年选对专业的学生如今也被学历的水分淹没了。

女硕士的8000次碰壁,撞碎的不只是一个人的骄傲,更是整整一代人的生存信仰,当教育不再承诺未来,当努力不再兑换价值,当"优秀"的标准变成经验的堆叠,我们不得不直面那个血淋淋的真相:在这个学历贬值的末法时代,或许我们都是捧着金饭碗要饭的"高级乞丐"。

来源:网易号“小毅说事”,中西ABC

灰产圈: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 解密互联网骗局、实战揭秘互联网灰产案例、网赚偏门项目解析、分享网络营销引流方案。深挖内幕、曝光各类套路

来源:灰产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