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2日,阳光洒在西安翻译学院东区操场上,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在此盛大开幕。来自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全体外教和国际交流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们,以独特而精彩的文化展示与体育风采,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生动诠释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丰硕成果。
4月22日,阳光洒在西安翻译学院东区操场上,第十八届田径运动会在此盛大开幕。来自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全体外教和国际交流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们,以独特而精彩的文化展示与体育风采,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生动诠释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丰硕成果。
当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奏响,国际交流学院方阵迈着自信而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50余名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身着运动装,手中高举着本国国旗与中国国旗,与现场的中国同学相映成趣,恰似一条灵动鲜活的彩带,生动展现出中俄两国文化的和谐交融。俄罗斯留学生们别出心裁地在脸上贴着小巧精致的五星红旗贴纸,贴纸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是他们心中对中国热爱之情的具象化。他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的笑容,灿烂而温暖,构成了一道文明交融的独特风景线。
方阵中,外籍教师们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手拿着俏皮可爱的各式展板,有的上面用醒目的字体写着“我爱西译”,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们对学校的深情。他们迈着稳健的步伐,步伐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以标准中文领诵口号,那洪亮而坚定的声音,如同激昂的战鼓,在操场上空回荡,展现着中俄师生深厚的协作默契。
现场一位观看方阵的学生感慨道:“这个方阵太有创意了,既能看到俄罗斯的文化特色,又能感受到西译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感觉特别亲切,也特别震撼。就好像不同国家的文化在这里找到了共同的舞台,大家手牵手、心连心,一起向前迈进。”
赛场上,17名俄罗斯留学生运动员与中国健儿同场竞技,共同挥洒汗水,追逐梦想。在跳远、铅球、100米、1500米等项目中,随处可见他们与中国队友击掌相庆、战术讨论的身影,这无疑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精神的最佳注脚。
俄罗斯留学生夏娃在跳远项目中荣获第三名,她兴奋地跳了起来,与身边的中国队友紧紧拥抱。俄罗斯留学生负责教师马姝芬在现场专注地指导着运动员,她大声喊道:“起跑时重心再压低半厘米!”这种专业而细致的协作,助力学院在多个项目中成功进入决赛。赛后,记者采访到夏娃,她激动地说:“能和中国的同学们一起比赛,我特别开心。在训练和比赛中,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次获奖,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中俄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运动会筹备期间,马姝芬老师几乎天天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陪伴俄罗斯学生们一起练习舞蹈。运动会期间,她和其他负责教师更是全程陪伴在学生身边,为他们加油鼓励,给予他们无尽的支持与力量。
开幕式表演环节,俄罗斯留学生带来的现代舞《Bang Bang》压轴演出,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14名同学手拿手球花,随着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他们灵动的身姿、灿烂的笑容,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表演者娅娜激动地说:“我们为了这次表演,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刻苦训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我们都反复琢磨,就是希望能把俄罗斯文化的热情和活力展现给大家。今天看到大家这么喜欢我们的表演,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一位现场观众也表示:“这个舞蹈太精彩了,让我感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对中俄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些精彩呈现的背后,是西安翻译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的系统性培养。学院为留学生开设了“汉语 + 专业”双轨课程,让留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汉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此外,学院还适当安排了武术、太极拳等特色体育课,让留学生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种跨文化交融的育人模式成效显著。俄罗斯留学生卡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这里,我既是汉语学习者,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我学会了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把俄罗斯的文化分享给了中国同学。这种身份认同让我感到无比自豪。”这种身份认同在教师层面同样深刻。外籍教师Brown参赛后开心地表示:“这次运动会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努力和进步,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我很高兴能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和大家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当夕阳为运动场镀上金边,中俄师生在颁奖台前相拥合影。这场运动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文明互鉴的课堂。西安翻译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用体育这把钥匙,打开了跨文化理解的大门,让不同肤色的年轻人在奔跑与跳跃中,共同书写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篇章。在这里,文化没有国界,友谊没有距离,中俄师生携手共进,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来源:西安翻译学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