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福建省连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叩开了童老先生的院门。这名八旬老人捧出皱皱巴巴的调解书,上面写着“长子童某每月应支付1000元赡养费”,但整整三年,老人分文未得。
陈立烽 黄颖
近日,福建省连城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叩开了童老先生的院门。这名八旬老人捧出皱皱巴巴的调解书,上面写着“长子童某每月应支付1000元赡养费”,但整整三年,老人分文未得。
“这栋房子都是我给父母盖的!”童某激动地说,“从我13岁离家到现在,他们一直都在我弟弟家帮我弟弟干活,还帮他娶媳妇带孩子。前几年,弟弟嫌父母的年纪大了催他们回老家,老家房子也因为长期没人住而塌了,是我出钱盖了这栋房子。”
见矛盾激化,执行法官当即展开“背靠背”调解。一名执行干警将童某叫到门外,了解童某的真实想法,得知童某并非不想出赡养费,而是一直以来埋怨父母偏心,并担心赡养费被弟弟一家私吞,遂久久未付。
在执行干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劝解下,童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为切实保障老人权益,执行干警将赡养资金账户确定为老人的社保卡账户,并现场确认该银行卡由童老先生持有,密码只有童老夫妇知晓。
而在另一处,一名执行干警正逐字逐句阅读申请书的内容,耐心地询问童老夫妇的真实意愿。童老夫妇逐渐向执行干警吐露心声。童老先生表示:“法官,我不是真的要为难我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大离家这么多年,我们跟着小儿子一起生活,老大一直在外面,连清明节回来扫墓都没时间,我只是想让他多来看望我们。”
得知这一情况,执行干警继续耐心做童老夫妇的思想工作。最终,童老夫妇同意将此前三年的赡养费一笔勾销,之后每个月童某按时给赡养费,童某亦允诺在节假日多回家看望父母。随着时间的推移,坚冰逐渐消融,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来源:蚌埠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