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岳飞庙中的“岳姑姑”为何被世代铭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11:50 2

摘要:我身边这位姑娘,就是岳飞最小的女儿,这也是汤阴岳飞庙里,最让人心碎的塑像,虽然在正史上,她从未留下过名字,却在民间,被供奉了800多年,13岁那年,她抱着父亲留下的银瓶,投井明志,后来,“宋理宗”封她为“至一 正烈节女”、元代官府也西湖书院为她塑像,称她‘通灵

我身边这位姑娘,就是岳飞最小的女儿,这也是汤阴岳飞庙里,最让人心碎的塑像,虽然在正史上,她从未留下过名字,却在民间,被供奉了800多年,13岁那年,她抱着父亲留下的银瓶,投井明志,后来,“宋理宗”封她为“至一 正烈节女”、元代官府也西湖书院为她塑像,称她‘通灵显圣’,并尊称她为“岳孝娥”、民间也称她为“岳银瓶”、和“银瓶公主”。而汤阴老乡,都亲切都叫她‘岳姑姑’,但也有人说,她根本就不存在,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其实,她的故事里,有太多史书都不敢写的真相……

公元1142年,岳飞在临安大理寺,含冤而逝,年仅39岁。史书记载,他的长子岳云,和爱将张宪,同日遇害。民间传说,消息传到汤阴时,13岁的岳孝娥,正在为父亲缝补战袍。她放下针线,连夜写下诉状,抱着银瓶,闯进临安城。可那些高坐庙堂的官员,连看一眼诉状的勇气都没有……她跪在宫门外三天三夜,直到被衙役驱赶。最后,这个连名字都没能载入史册的少女,转身走向一口深井,用生命喊出了‘天日昭昭’的悲鸣。看这楹联:‘虎女甘随 亲入地,娥眉不与 贼同天’。13岁的孝娥,不懂权谋算计,她只知道父亲蒙冤、兄长被害,而她要像个战士一样去战斗。

很多人一定会说,《宋史·岳飞传》中,岳飞只有一个女儿,名为“岳安娘”,岳飞的亲孙子“岳珂”在整理家谱时,也只字未提这位‘姑姑’。那这位银瓶公主,到底是不是确有其人?但南宋词人“周密”的笔记、元代的庙宇碑文,甚至清朝的地方志,全在反复讲述“银瓶”的故事。如果说正史里的“岳银瓶”是个谜,文学,却给了她炽热的生命。潮剧《银瓶公主》里,她替母受刑,三百杀威棒,三晕三醒,仍高呼“父帅冤屈”;木鱼书里,她挂帅北伐,大破金兵后,投井明志——这些故事,有漏洞吗?当然!但老百姓不在乎,他们要的,是一个比史书更鲜活的身影:既能提枪上阵,又能含冤泣血。在文学作品里,连她的‘爱情’都有详细的描述,评书里说,她与岳飞的部将“张宪”定亲,郎才女貌,可历史上,张宪遇害时,已年近四十,两个相隔20多岁。但老百姓宁愿相信,英雄的女儿,就该配英雄的将领。这种中国式浪漫,何尝不是对悲剧历史的温柔补偿?

民间有一首歌谣:“银瓶女,青梅香,不饮仇敌一杯酿”,元朝时起,当地人敬银瓶公主时,都会拿三颗青梅,因为当年,汉人不能公开祭拜岳家,所以,老百姓就以青梅,以代香火。

2017年,汤阴某中学历史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如果岳银瓶活到现在,会是怎样’。有个女孩站起来说:‘她会注册账号,直播父帅的冤案!’全场哄笑,但细想,却令人心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还配得上这样的决绝?

来源:一村一景一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