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熠熠生辉,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精神历久弥新,给予人们奋进的力量。 1936年红军长征过祥云的壮丽史诗,就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永远屹立在祥云人民心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熠熠生辉,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精神历久弥新,给予人们奋进的力量。 1936年红军长征过祥云的壮丽史诗,就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镌刻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与信仰,永远屹立在祥云人民心中。
为纪念红军长征过祥云89周年,2025年4月19日,祥云县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广大会员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走,重温红军长征过祥云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切缅怀红军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
红军长征过祥云是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事件,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萧克等将领的率领下,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转战云南,并于4月19日至21日途经祥云。
红军长征过祥云时兵两路,贺龙率领红二军团经祥云县普淜、云南驿等乡镇,攻占祥云县城。肖克率领红六军团经祥云县米甸镇进宾川。4月19日凌晨,红二军团前卫六师十八团从东、南、西三面同时向祥云县城发起总攻,战士们用木头撞开东城门,冲进县衙门,俘虏县团总李玉楼,经过一番战斗,顺利攻占祥云县城。
红军在祥云期间,积极宣传抗日主张,书写标语,打土豪、惩贪官,为民除害,打开旧县政府粮仓赈济贫民,关心群众生活,严格执行纪律,遵重民族习俗,与各族人民建立了鱼水深情,有近千人参加红军,为红军长征提供了物资和人员支持。
红军长征过祥云,虽历时短暂,但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祥云作为滇西战略要地,红军的到来不仅成功突破敌军封锁,还在当地播撒了革命火种,留下了深远影响。他们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成为激励祥云人民乃至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活动当天,全体会员沿着红军长征过祥云的途径路线,从县城出发,先后参观云南驿古镇、二战博物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及王复生王德三烈士事迹陈列馆、罗应弟老宅、小红军烈士墓等,每一处遗址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
云南驿古镇,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镇,如今还保留着2000多年前的茶马古道,古镇的街道、建筑,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红军在这里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群众,播撒革命火种。漫步在古镇的石板路上,仿佛能看到红军战士们整齐的步伐,听到他们嘹亮的口号。当年,红军战士们与当地百姓亲切交流,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让饱受压迫的百姓看到了希望。古镇的老人们至今还传颂着红军的故事,这些故事口口相传,成为了古镇珍贵的精神财富,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红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二战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和史料,展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也见证了祥云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在博物馆中,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历史照片,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红军长征过祥云,为当地的抗战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革命精神激励着祥云人民在后来的抗战中奋勇杀敌,保家卫国。通过参观二战博物馆,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精神不仅是在长征途中发挥作用,它还与中华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紧密相连,成为了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及王复生王德三烈士事迹陈列馆,让我们走进了两位革命先烈波澜壮阔的人生。王复生、王德三是祥云的骄傲,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王复生是云南籍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党组织的创建以及抗日斗争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王德三作为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深入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为云南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陈列馆中,我们看到了他们留下的书信、手稿,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黄草哨村罗应弟老宅,是红军长征过祥云时的重要遗址之一。在这里,红军战士们与当地百姓互帮互助,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红军首长借宿村民罗应第家,与罗应弟老人彻夜长谈,宣传革命道理,并赠予《中国工农红军》小册子,鼓励后代学习红军精神。罗应弟老人积极支持红军,为红军提供帮助。红军战士们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罗应弟老宅见证了那段感人至深的历史,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小红军烈士墓,静静地诉说着一个令人心痛而又充满敬意的故事。一位年轻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因病掉队,不幸牺牲,永远地留在了祥云这片土地上。他或许还只是一个孩子,却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牺牲,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的艰难险阻,也让我们对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充满了敬意。小红军烈士墓成为了长征精神的一个象征,它提醒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他们的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共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纵横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穿越人迹罕至的草地,翻过终年积雪的雪山,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在长征过程中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弘扬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更需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精神力量。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学习红军战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对于青少年而言,要通过学习红军长征的历史,了解红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纪念红军长征过祥云 89 周年,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89 年前,红军长征过祥云,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希望和光明;89 年后的今天,我们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让历史照亮未来,我们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长征精神的指引下,祥云人民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出更加壮丽的篇章。
来源:铁道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