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太平洋战争即将开打之际,日本陆军航空队为了了解英军在缅甸与马来亚的作战部署,开始命令驻防于河内的飞行第15战队派出“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对这些区域进行高空侦察任务。在侦察员江崎中尉的陪同下,大室孟大尉于8月18日这天首次驾驶没有漆上任何识别标志的“九七式”司
书接上期,在之前的10期主要讲述了飞虎队的诞生历史,本期开始讲述战争爆发后飞虎队的战斗全史……
在太平洋战争即将开打之际,日本陆军航空队为了了解英军在缅甸与马来亚的作战部署,开始命令驻防于河内的飞行第15战队派出“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对这些区域进行高空侦察任务。在侦察员江崎中尉的陪同下,大室孟大尉于8月18日这天首次驾驶没有漆上任何识别标志的“九七式”司令部侦察机,进入了凯道机场上空。不过由于当时志愿队在机场只有三架飞机,尚未形成战力,日军在没有搜集到可靠情报下降低了对同古的警戒”。
中岛97式
到了10月24日,志愿队的三位中队长,桑德尔、牛柯克与奥尔森在英国人的默许下,也开始驾驶着自己的P-40B,飞越被视为缅甸与泰国交界处的克伦山脉进入清迈地区进行成军后首度的远程侦察任务,但是除了一片稻田外,他们什么也没有看到。日军似乎受到了志愿队侦察行动的刺激,从26日开始连续两天派遣侦察机进入凯道机场空域活动,虽然志愿队的P-40B都紧急升空拦截,不过由于爬升速度缓慢的关系,最后都让日本侦察机成功逃脱。
1941/12/8日军偷袭珍珠港后,陈纳德下令凯道机场内的所有P-40B战斗机进入待命状态。图为第3中队的待命机群
根据雪林的记录,美国志愿队在1941年12月2日这一天,共有82名第一线的飞行员,他们的飞行经验总共为3293小时。P-40B则因为训练时的损失而只剩下78架,其中有62架可以投入战斗。当中装上无线电设备的飞机为68架,12.7毫米与7.62毫米机枪都妥善安装完成的飞机则是60架。这就是经历了将近四个月的训练后,志愿队的所有战斗能力。不过在12月8日以前,战争的气氛都还没有降临在凯道机场上,大多数的飞行员在休假的时候,仍能够得到英国殖民当局所签发的通行证到缅甸各地旅游,没有人感觉到日军下一步的扩张行动即将开始,直到他们于12月8日那天得知珍珠港遭遇袭击的消息,才了解自己再也不能置身于太平洋战争之外。不过如此有限的兵力,志愿队有抵抗日本陆军航空队的足够能力吗?就连当时陈纳德本人都感到怀疑。
1941年12月8日,美国志愿队的飞行员通过了无线电广播了解珍珠港遭遇偷袭的消息,当时他们的感觉是伤痛中夹杂着怒火,到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每一位还留在凯道机场的志愿队成员都了解到自己不再置身于事外,因为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对日本宣战,所以这场武装冲突已经不再只是“中国人的战争”了,大家都已经摩拳擦掌做好了在空中与日本人战斗的准备。首先,志愿队的飞行员在珍珠港事件以前是不需要在自己飞机旁边待命执行警戒任务的,而在此之后陈纳德下令飞行员必需要轮流守在自己的飞机旁边以防万一。此外由于有日本伞兵随时可能会袭击凯道机场的消息传出,所以包括防毒面具与英国制的“汤米”钢盔也都开始被配发给了志愿队的空地勤人员,让他们在必要时能够有足够的自卫能力。
同时,进出凯道机场的志愿队成员也开始要使用口令才能够得到廓尔喀守卫的放行,由此可见整个基地的保卫层级有明显的提升。居住于机场外面的格林洛夫人奥嘉,也在陈纳德的安全考量下住进了志愿队的飞行基地,负责记录与保管美国志愿队的作战日志,当时她的薪水是每个月150美金3。
根据陈纳德的规定,志愿队辖下的三个中队进行了任务分配,第3中队负责先发攻击,第2中队负责支援,而第1中队则被列为后备部队。为了防止志愿队的部队在凯道机场遭到全数歼灭,陈纳德命令志愿队的医护人员与伤患开始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DC-3客机往昆明方向疏散,同时也向重庆方面建议是该让志愿队全体移防回到中国的时候了,不过却没有得到中国政府方面进一步的指示。
12月10日早上三点,凯道机场的防空警报响起了,志愿队的飞行员们立即冲上自己的P-40B起飞作战,但是最后不只没有拦截到任何一架日本飞机,而且希尔在降落时还发生了飞行意外,整架飞机冲出了跑道而受创,所幸本人没有受伤。奥嘉·格林洛在自传《小姐与老虎》中指出,日本人的轰炸机是因为没有成功捕捉到凯道机场的位置才没有投弹”。不过根据美国航空史学家丹尼尔·福特调阅日本陆军航空队的档案研究后,发现那天并没有任何日本轰炸机出击的作战记录,所以研判有人将泰缅边境看到的闪电误以为是日本飞机了。
为了了解日本人的状况,埃里克森·雪林的P-40B驾驶舱后方的置物箱被加装了一座从英国皇家空军借来的“费察尔德”20英寸照相机,开始投入于东南亚的对敌侦察任务。陈纳德于12月10日早上先命令莱西·蒙格保)驾驶这架飞机,在六架P-40B战斗机的掩护下进入泰国清迈上空进行侦察°。12月11日,雪林亲自驾驶着这架机身编号原来为52号的侦察机在克里斯门与瑞克特两位飞行员驾驶的战斗机掩护下,由凯道机场起飞后先进入土瓦基地加油,然后直接飞往泰国首都曼谷的廊曼机场了解日本人在当地部署的情况。任务结束后,陈纳德从照片上了解已经有80到100架日本飞机进入曼谷的情况后,非常担心自己的兵力在空袭中遭到全数歼灭,毕竞警报网的保护范围并不包含位于缅甸境内的凯道机场,所以他希望蒋介石能早日下令让志愿队撤退到昆明。
不过,布鲁克-波范中将基于保卫缅甸领空的考量,向蒋介石提出了让志愿队进驻仰光明格拉顿机场的决定,这个建议并不为陈纳德所接受,但是蒋介石基于保护仰光这个对外港口的决心,好让中国取得《租借法案》物资的通道能够继续畅通无阻,所以还是同意了让志愿队一个中队的战斗机留在缅甸与英国人并肩作战的决定。12月12日,作为攻击部队的第3中队奉命前往明格拉顿,另外两个中队则留在凯道机场等待前往昆明的命令。22名地勤人员先搭乘火车离开同古,剩下的七名地勤人员则驾驶卡车及其他汽车于13日南下仰光。飞行员则驾驶18架P-40B由凯道机场起飞直飞明格拉顿。根据陈纳德当时的安排,由于第3中队当时尚有九名飞行员还没完成训练被留驻于后方,所以他从另外两个中队派了三名飞行员递补,而不愿意让没有经验的战斗人员去白白送命。
为了避免剩下的两个中队战力在地面上遭到日军的打击而摧毁,陈纳德再度向蒋介石提出了要志愿队转移回到昆明的要求,这次重庆方面终于批准了他的建议,于是第1与第2中队的先遣人员于12月17日那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的DC-3客机飞往昆明的巫家坝机场,而大队部的指挥、幕僚人员还有足够两个星期用的作战物资,则在三架DC-3的载运下在12月18日离开了凯道机场。同一天,36架P-40B“战斧”战斗机在两个中队飞行员的驾驶下,启程前往昆明,不过在途中由于佛雷曼·瑞基斯与乔治·伯格德的飞机发生了意外,所以只有34架飞机跨越了中缅边境抵达目的地,尽管如此这仍是志愿队从成军到解散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编队飞行。
当天第2中队的飞机途中停靠在腊戌补充燃料,而第1中队的16架飞机则是直接飞人巫家坝机场。这两个中队的地勤人员就比较辛苦了,他们于12月20日当天从凯道机场驾驶着八辆卡车与两辆轿车出发,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才结束了在滇缅公路上的辛苦旅程抵达目的地。
位于昆明的第一招待所,对于从缅甸来的志愿队成员而言,实在是豪华的五星级饭店了。
进入昆明后,第2中队的成员被安排进入由西南联合大学女生宿舍改建而成的第一招待所,第1中队的人则住进位于机场跑道旁边的第三招待所。在海拔6000英尺的昆明居住,他们不再如同过去在缅甸的生活一样要与大太阳搏斗,相反他们的居住环境与饮食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甚至不用与其他的弟兄一同挤一个宿舍,而是每两个人分享一间房间,这些设施都是在云南省主席龙云的支持下,由黄仁霖上校率领的战地服务团完成的°。除了将战力分别部署于仰光和昆明外,当时陈纳德还命令艾德加·盖亚特率领27人继续留守在凯道机场,好让明格拉顿机场与巫家坝机场的作战人员能够继续保持联系。
【未完待续……】
来源:明潭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