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最怕的女明星,为啥是刘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13:06 3

摘要:抖音账号一条“披风神女变装”视频,发布仅2天,点赞量就达到了1017w,分享量超81w。

“你可以永远相信刘涛在福建的人气。”

最近的互联网,还有谁没被刘涛震惊到吗?!

抖音账号一条“披风神女变装”视频,发布仅2天,点赞量就达到了1017w,分享量超81w。

微信指数也是一骑绝尘,24小时直接突破12亿,断层第一。

各大社交平台,都已经被相关消息刷屏——

4月20日当天,妈祖诞辰1065周年,刘涛为妈祖献上寿桃,并被莆田市授予“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称号。

图源:微博话题

从13年前在电视剧《妈祖》中饰演妈祖一角,到如今官方认证的“妈祖文化全球推广大使”……

外地人都在好奇“有没有福建朋友来说下,这意味着什么”“刘涛在福建居然这么受欢迎吗”

而福建人不语,只是一味“想许愿”。

图源:刘涛工作室

“在福建,你可以质疑任何人,除了妈祖。”

福建人心目中妈祖的地位,从此前的一条新闻就可见一斑。

当时有网友发现,福建多个沿海地区的派出所,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房间:“妈祖评理室。”

“妈祖是神我知道,妈祖调理室是个什么业务部门啊?

图源:微博@中国蓝新闻,下同

直白点解释,这里就是用来解决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等事情虽小但“清官难断”的群众纠纷的地方。

再具体说明:这是属于福建人的调解神器和测谎仪。

“天地良心,我的确欠了”

妈祖,亦称“天妃”“天后”,俗称“海神娘娘”。

传说中,妈祖是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常救人于危难,保一方人民性命平安,因此相当受福建等地区的沿海人民信任。

对福建来说,妈祖就是守护神,尊敬和信任早已经刻进了DNA。

在妈祖面前撒谎什么的,更是万万不可,毕竟“说归说,闹归闹,别拿生命开玩笑。”

外地的朋友可以简单理解下

因为这种深入骨子的信任,复杂的矛盾,往往只需要简单的方法。

其实,传说中的“妈祖评理室”和普通调解室并无太大区别。

除了调解室里往往布置着与妈祖相关的元素,如立德、行善、大爱等标语,妈祖形象与故事等。

里面的值班人员也大多是寻常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什么其它特殊的调解技能。

但对于福建人来说,这里仿佛是一个充满着神圣气息的特殊空间。

原本棘手的问题,在这得以解决。

图源: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员会

原本纠缠的事件,在这里得以理清。

图源: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员会

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效果真不错。

据《福建日报》,截至2023年初,在福建仙游鲤城派出所,妈祖评理室已经排查各类家庭婚恋、土地、劳资矛盾纠纷184起,化解矛盾纠纷147起,调解成功率超过80%。

“其中离不开民警们的努力,也和妈祖无形中的影响密切相关。”

“不在妈祖面前撒谎,是福建人最后的底线”,不是说说而已。

在信奉妈祖的福建朋友眼里,“你向妈祖发誓”的力度和普通的“你发誓”不可同日而语。

图源:微博评论区

有网友分享,自己去福建住民宿,本来说好是早餐10元一人,老板却临时变卦,直接涨到30元。

网友便说“有本事你对着妈祖发誓,以前都是30元一人;结果老板不做声了,价格改回到10元。

图源:抖音评论区

如此受人信任和“亲切”的妈祖,在外地人看来,或许难以相信,但在福建,一切皆有可能。

妈祖和人们的联系紧密,远不止“求平安”和“解决麻烦”那么简单。

妈祖诞辰日,信众争抢“头香”祈福 / 图源:中新网

妈祖有多受欢迎?全世界范围内,妈祖分灵在全球多达46个国家和地区,有上万座宫庙,3亿多信仰者。

湄洲妈祖在吉隆坡街区绕境巡安。/图源:福建人民政府网

在妈祖的家乡福建,受欢迎程度和被重视程度更是可见一斑。

妈祖拥有自己的姓名:林默;

还有专属身份证号:350321096003237001。

根据湄洲岛编号规则,妈祖还有虚拟身份证号,妈祖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出生于莆田湄洲岛,姓名为妈祖原名:林默/图源:梨视频

旅途之中,比如出差巡游或回娘家,供奉妈祖像坐飞机、火车,都可以实名制买票。

妈祖信俗由祭祀仪式、民间习俗和故事传说三大系列组成。/图源:微博@今天发现了

据说不光坐在妈祖旁边座位的人会收获好运,空姐还会给妈祖准备一份飞机餐。

注:妈祖的“实名制车票”其实是使用虚拟身份证号的特制票,相当于是一个纪念牌。/ 图源:中新网

看到这,你大概就能明白,妈祖,在福建人心中的重量。

以至于饰演过妈祖的刘涛,在福建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地位。

尤其,她还是被妈祖“认可”的饰演者——

至于人气,这部剧在2013年时开播,创造了神话剧收视奇迹。

最高收视率达5.137%,同年摘得第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二等奖。

电视剧《妈祖》剧照

“小时候看刘涛演的妈祖太入戏,一直以为刘涛就是福建人。”

所谓爱屋及乌/图源:抖音评论区,下同

“还敢说坏话?福建人对刘涛姐是有妈祖滤镜的好吧……”

更何况,妈祖早已渗透进福建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福建人儿时大概都听过一些不成文的规矩。

比如遇到特别紧急情况,需要妈祖来帮忙,可以不直接喊“妈祖”或“天后”,而喊她的小名“默娘”。

这样会让她感到亲切,不需梳妆便可直接来到身边。

坊间更盛传一句话:福建人想做一件事,只需要妈祖同意、父母同意,其他人都不能够阻拦。

至于如何判断妈祖同不同意?答:只要妈祖没有出面制止,都算同意。

福建的朋友们,你们是懂征求意见的。

在每个信奉妈祖的福建人心中,对于妈祖,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信任和依赖。

对妈祖评理室,曾有媒体评价:在妈祖面前不能撒谎,其实就是将妈祖看做一个先验的道德律令,并将其作为具体行为的依据。

“所谓先验,就是先天存在,不需要证据验证,全靠人们相信。”

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纪念日,每年纪念日前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来自海内外的妈祖信众,会身着节日盛装,恭抬分灵妈祖,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湄洲妈祖祖庙祭祀进香/图源:福建政府官网

福建人对妈祖的信任程度,已然构成了他们世界观的一部分。

外地人到了这里往往会入乡随俗

不过,如果认为“福建人只会拜妈祖”,那你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都说“在福建,你5点叫一个人起来上班,他可能起不来。

但你要是让他5点起来接神明,他可能4点就起来了。”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福建人有多爱“拜拜”?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其他地方的人遇到挫折,人们可能会劝他想开点,或者再加把劲儿。

但是到了福建人这里,就变成了:要不去拜拜?

有统计,福建的神仙数量位居全国之首,省会福州也成为全国神仙数量最多的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在福建,有名有姓的神仙就有1000多位,超过10平米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多达25000余处。

对于福建人来说,神仙,往往不只是不可侵犯不可触碰的“人格化偶像”;

他们相信“要和神仙多多互动,与民同乐,才会得到他们的保佑。”

游神、祭拜,逢年过节就有盛大的仪式,对于福建人来说,比追星可重要多了。

正月初八,福建湄洲岛的妈祖开始巡安布福 / 图源:微博@看见福建

要求神仙办事,当然也要和神仙搞好关系,更要与时俱进。

日常请神仙看电影、陪神仙出行都是常规操作。

看电影时还要贴心给准备好饮料和爆米花,才能更有利于神仙们融入现代生活。

看什么电影也要“问卜”,神仙自己选/图源:微博@观察者网

说起来,福建人的神仙,可能是全中国最“垂直细分”的神仙。

主管出海安全的有“全能”妈祖,“助人发财”的如裴仙爷;

驱邪消灾有天王君,泗州神兼职治病与婚姻;

保护妇女儿童,救产、护胎、佑民拜临水陈太后,北山杨真君镇守一方平安……

都说福建人一年四季都在拜拜,这话是真不假。

网友整理的福建拜拜时间表 / 图源:小红书@绿墙(已获授权)

在福建,逢年过节,人们总会把买来的食物分成两堆,一堆是拜过神的,一堆是还没拜的。

“这几天先吃除夕和初一拜的,过几天再吃初九拜天公的。”

有时年轻一代们分不清食物到底能不能吃,因此也养成了独特的习惯:吃东西前先问一下。

图源:小红书评论区

就连高考时,福建人也喜欢说自己的段子,“油多不坏菜,礼多人不怪”的朴素真理,在这里被充分践行。

“嗯,这关系怎么不算硬呢?”

“精准定位”一点错不了

因为仙人多且细,也在无形中影响着福建人们相信:

有仙则灵,拜拜准行;

实在不行……不可能不行。

图源:微博

可能是神仙太多,福建人也觉得,哪怕是普通的器物,可能也藏着什么神仙。

看看各个地方的“茶神”就知道了:福鼎有“白茶始祖”太姥娘娘,武夷山“茶星”杨太白;安溪“茶王公”谢枋得……

网上曾流传一个故事:福建某船上出了毛病,说得去拜拜。结果真就对着舱壁拜起来了。

紧接着评论区就有网友现身证实:所言不虚。

好吧,切割机之神——

图源:微博评论区

就连前几天福建酷暑天气要降温了,福建人的第一反应,还是要去拜一拜。

这个可能是……降温之神?/图源:微博

拜拜这件事,算是被福建人整明白了。

不过问题又来了,福建人到底为什么如此喜欢拜拜?

各路神仙,麻烦大家了

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词条:“福建人讲究一个科学迷信。”

对此福建的朋友们表示:同意,我们认为这与真实情况基本相符。

简单总结,福建人的“迷信”,很多时候建立在“一切能干的事情都已经干完了,剩下的只有求神拜佛”的基础上。

请欣赏《爱拼才会赢》

福建人喜欢拜拜,其实有迹可循。

从地理环境来说,福建背靠山地,面朝大海,环境复杂,气候多变。

远古时期的生存条件艰苦,所以很早就养成了拜神的习俗,“希望依托超自然的力量,保佑自身生活”。

福建元宵节的“跨火盆”驱邪活动,已被列入非遗 / 图源:微博@看见福建

而后,亦有来自其他地区移民与海外宗教信仰的碰撞,影响着福建人们对于“拜拜”的态度。

到如今,其中更为明显的变化,或许是它正在成为“纽带”。

如德国观念论哲学家谢林认为:神话时代其实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人通过自然调节自己的行动,保持与自然的统一步调。

而这些行动准则,被提炼出一个又一个的人格神的形象,敬畏自然、敬畏万物。

同时也连接起老一辈跟新一代的桥梁,联结起异地的游子和远方的家乡。

图源:抖音

在那些人声鼎沸、烟火缭绕之处,我们似乎更能回到人与人、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安心状态。

一日三餐、锅碗瓢盆,平凡的生活里,拜一拜,祈求笑口常开,和气生财。

“当你的心足够沉静安定,是会找到方向的。”

对于福建人来说,“拜拜”是重要的生活观,但也是平常生活的润滑剂。

来源:槽值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