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吴炎介绍,今年一季度,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延续去年高位增长的运行态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一季度的经济走势,往往对于全年经济具有风向标意义。随着各地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山东的增长表现备受关注。
4月23日,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山东全省生产总值23466亿元,同比增长6.0%。
眼下,山东正迎来关键的历史性跨越——经济总量在向“10万亿”大台阶迈进。
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成绩单”的揭晓,不仅是“开门红”“开门稳”的起势,更是向“10万亿”经济量级跃升的加速冲刺。
山东经济一季度的表现,也为山东成为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观察窗口。
制造业仍是主引擎,工业强省底色更足
站在2025年的开局之上,从一季度的起步看,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依然是山东经济的主引擎。
据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吴炎介绍,今年一季度,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延续去年高位增长的运行态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山东16市中8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工业大市增势良好,成为有力支撑。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87.8%,1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制造业继续展现强劲动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4个百分点,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其中,铁路船舶、电子信息、化学原料制品、汽车、农副食品等行业分别增长36.0%、28.6%、15.2%、13.3%、13.1%,分别较去年全年提高7.4、11.6、2.6、5.2、7.5个百分点。
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表现,也是山东今年开局的一大亮点。
山东今年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较去年全年提高3.9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5.7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2.2%,好于工业技改投资2.9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较去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5.1个百分点。
新技术、新产品等新动能产业也在跑出“加速度”,带动高端制造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和25.4%。
“总体来看,全省工业经济开局良好、起步平稳,为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吴炎说。
从转型升级中寻增长,在一季度表现得更为明显。
可以看到,山东正聚焦大规模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技术改造等,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今年一季度,山东的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5.1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光电子器件产量分别增长76.2%、25.4%。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5%,快于全部投资增速7.1个百分点;“四新”经济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7.2%,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此外,限额以上单位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50.2%和29.9%。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也在为发展赋能。据介绍,山东系统部署了10大标志性改革、92项年度重点任务,加快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1+4”政策体系,集中做强18条标志性产业链和66条重点产业链,围绕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谋划128个重点项目,“一企一策”制定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改革转型方案,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
消费活跃拉动明显,政策作用增强
扩大内需,是大省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它正成为增长的“助推器”。
消费正是观察内需的重要窗口。今年以来,各地都把提振消费作为首要工作任务。
从多个维度看,山东今年一季度的消费市场更为活跃。
今年一季度,山东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72.8亿元,同比增长5.6%,比上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增长5.7%,商品零售增长5.6%;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87.1亿元,增长6.1%。
消费升温的背后,政策发力成效显著。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张庆伟介绍,山东紧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出台了6个省级实施方案和细则,一季度以旧换新带动消费超310亿元。省财政统筹资金5000万元,支持各市发放消费券,大力促进商品消费。
山东还出台了促进服务消费发展政策,开展服务消费活动80余场,举办首届“冰雪消费季”。以“带老字号回家过年”为主题,举办“国潮年货大集”,10个省市近200家企业推出上万件国潮年货。开展电商促消费活动,“网上年货节”活动期间实现网零额725.4亿元,增长7.4%。
同时,山东举办“迎新春消费季”“欢乐元宵·购物嘉年华”“春季焕新快乐购”等活动,在全省接力形成促销热潮。加快推动商业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商文旅体健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赛事经济,开行“好客山东·齐鲁1号”旅游列车,打造更多“网红打卡地”。
为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山东还将加力扩围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用好特别国债支持资金,确保政策取得实效,更好惠企利民;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建设一批特色美食街区,打造一批美食旅游线路;突出四季特点,全年举办“齐鲁服务消费季”活动500场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快电商发展,山东将研究出台支持新电商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山东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全省直播电商网零额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招引一批电商平台企业,满足消费者多元消费需求。
山东还将完善全省7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18个智慧商圈、31条省级示范步行街、30个特色商业街区提质升级;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新建设改造一批县域商业体系项目,补齐商业设施短板。
投资为增长释放新空间,外贸创同期新高
与内需活力相对应,一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样明显。
今年一季度,山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增速好于去年全年0.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表现突出,一季度增长17.5%,拉动全部投资5.1个百分点。
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截至3月末,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9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8.5%,超时序进度3.5个百分点;年度拟竣工投产项目已投产996个,新贡献产值909亿元。
与此同时,民间投资保持活跃,今年一季度增长5.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1.4%。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王艳莉说,山东将始终把重大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推动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能干多快干多快,力争上半年完成投资1.4万亿元以上;盯紧推动3900多个拟竣工投产项目,力争二季度再投产600个以上。
山东还将提速756个“七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交通、水利、能源领域分别完成投资1250亿元、400亿元和900亿元以上。
在项目谋划储备方面,山东将于二季度启动省级重点项目中期调整,增补一批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聚焦科技创新、城市更新、交通水利、应急保障等重点领域,推出一批示范性、引领性、支撑性项目。
外贸方面,山东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实现8203.4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出口4942.3亿元,增长4.8%;进口3261.1亿元,增长7.5%。
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0%,占出口总额的47.5%;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9%,占进出口总额的76.0%。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不仅是起点,更是趋势的映射。制造业的硬实力、消费市场的活力、外贸的驱动力……构成山东经济的重要支撑。
向“10万亿”迈进,不只是数字的跨越,更是一个省份综合经济实力、产业体系、区域协同性和政策执行力的集中体现。
随着增长动能的不断积聚,山东也将在北方经济格局占据更关键位置。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