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表现手法浅释(9):象征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14:52 2

摘要:就是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来暗示、传递抽象情感和哲理的表现手法。以此获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朦胧意境美感。

二、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13.象征‌

就是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来暗示、传递抽象情感和哲理的表现手法。以此获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朦胧意境美感。

例如:

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这首五律的颈联和尾联,通过描写蝉在恶劣环境中的挣扎,以象征手法隐喻自身品行的高洁,以及自己的坚守和无人相信的尴尬。

又如:

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这首五绝,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隐喻自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和严寒的品性。

再如:

原创《踏歌行》

踏歌逐浪行,优雅品三生。

遍纳乾坤气,小鸭锤鹞鹰。

这首原创五绝中的一三句,是否有一种说得清又说不清的象征意义和朦胧美感?对此,诗友可自行品味,这里就不解读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象征与以前在修辞方法浅释中讲的比喻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艺术手段,虽然二者会联合使用,表现出象征中必有比喻,而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的情况,但二者在诗词中的表现和作用存在质的区别。一是象征一般表现在诗词的段落中,而比喻一般出现在诗句里;二是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而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即象征是以物示意,其意不直接说出,多让读者去理解,而比喻是以物比物,一般是可见、可听或可触摸的具体事物、具体人;三是格式不同,比喻中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有“”、“好似”、“仿佛”这样的连接词,而象征中象征体和本体间是通过句意和段意实现的,多用复句或文字来暗示象征的意义,很少出现明显象征词。对此,可从以下这首新诗例中予以感悟。

近现代.戴望舒《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 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苦闷、彷徨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pǐ)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诗友可细心品读和体会这首新诗,看“雨巷”是否象征着现实中的困境与迷茫,以及暗示当时社会的压抑与黑暗?“丁香姑娘”是否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易逝,以及诗人爱情的困境?而“油纸伞”与颓圮的“篱墙”结合,是否暗示着时代的窒息与个人的孤独?整首诗是否营造出一种朦胧、含蓄的意境?是否引起了您对现实、理想、命运的思考和共鸣?

以上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还望诗友们海涵指正。

2025年4月23日于晋南

来源:掌上艺术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