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将于4月27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的消息刷屏朋友圈。本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紧扣“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主题,将对优秀电影创作进行总结与嘉奖。届时,数百位明星嘉宾将齐聚岛城,共同见证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领略“电影之都”青岛的百年影视
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将于4月27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的消息刷屏朋友圈。本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紧扣“共筑电影梦,激扬时代情”主题,将对优秀电影创作进行总结与嘉奖。届时,数百位明星嘉宾将齐聚岛城,共同见证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领略“电影之都”青岛的百年影视历程。
中国电影华表奖已连续举办19年,举办地始终在首都北京。这次落地青岛,是该奖项首次“出京”,其意义实属不凡。特别对于青岛来说,能够承接这一奖项的举办,不仅是影视产业发展方面的一大幸事,也能够为城市品牌提升带来积极助力。
那么,青岛能够成为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举办地,凭借的到底是什么?
先来说青岛与电影的渊源。
2017年11月1日,青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成为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13个电影之都之一,也是中国首个“电影之都”。
作为世界级称号,其评定标准并非一蹴而就,必定要经历严苛筛选,能够得此殊荣,也说明青岛在影视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未来发展的潜力,这就不得不提到这座城市的百年影史。
从1900年青岛太平路上亨利亲王饭店影戏院拉开青岛电影放映的序幕,到1935年洪深在青岛执导第一部国产故事片《劫后桃花》,再到一部部当红票房电影如《流浪地球》《独行月球》《万里归途》等从青岛走向世界,一个多世纪的时光中,青岛这座影视之都在电影产业的路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
如今,随着东方影都、藏马山影视基地、青山湖影视基地等影视“梦工厂”的打造,青岛影视IP已愈发鲜明、愈发受青睐,进而推动了青岛影视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之势。
据统计,目前青岛已聚集影视企业1000余家,累计接待剧组500余个,电影票房总产出近400亿元。2024年青岛影视文化产业入列支柱型雁阵集群。
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影视拍摄取景基地认定名单中,青岛共有20处影视基地名列其中,标志着城市影视产业发展载体已初具规模。
再来说中国电影华表奖在业内的份量。
中国电影华表奖,全称“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影华表奖”,是由中国国家电影局主办的中国电影奖项,与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中国内地电影三大奖。
每届华表奖都会评选出前两年度完成的各华语影片中的佼佼者,颁发包括优秀故事片奖、优秀导演奖、优秀编剧奖、优秀男演员奖、优秀女演员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可以说每当该奖项举办,就如同电影界的齐聚联欢,充分凸显了其重磅性。
在2023年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中,近400名影视界导演、演员现场出席,共同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人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和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也是在这次颁奖中,在青岛影视基地拍摄的4部影片分获大奖:《流浪地球》获第十八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编剧奖;《刺杀小说家》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电影摄影奖;《守岛人》《送你一朵小红花》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可见,青岛与中国电影华表奖其实早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次落地青岛举办也必定做足了深入且充分的调研。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也必定延续庞大阵容,续写这一奖项的重磅与璀璨。
那么,青岛凭借怎样的优势吸引这一重磅奖项呢?
前面已经陈述了青岛影视载体的丰富,但真正具有吸引力的,除了载体的坚实,还要有服务与保障的完善和细致。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东方影都是青岛影视产业发展的龙头项目,目前已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32个置景车间以及水下制作中心、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等,可以满足影视剧拍摄的多方面需求。
随着多部影视巨作如《流浪地球》系列、《封神》系列、《万里归途》等选择在此拍摄或取景,促进了产业链以及周边配套产业的有效聚集,包括美术置景、道具、特效、器材、虚拟拍摄等各个环节的国内顶尖团队纷至沓来,逐步建立起最强影视供应商联盟,为影视产业发展形成了强大优势和良好生态,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
此外,青岛市对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尤为重视,出台了多项促发展相关政策,如支持影视企业运营发展,每年给予运营补贴最高500万元;持续扶持作品拍摄制作,给予第一出品方或主要制作方制作补贴最高500万元;持续奖励热映(播)影视作品,院线电影奖励最高500万元;加大对后期制作项目的扶持,对实体入驻的后期制作企业,按实缴注册资本和实际入住人数给予最高500万元扶持等。而且相关政策形成了省、市、区三级集成、叠加的扶持模式,院线电影第一出品方最高可获得3480万元的扶持,让影视制作方既感受到了城市发展的诚意满满,又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扶持补贴,令产业发展的动力更足。
青岛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自然景观,素有“天然摄影棚”的美誉。《父母爱情》中的青岛取引所旧址、凤凰岛、田横岛;《南来北往》中的圣弥厄尔教堂、1907光影俱乐部、大珠山风景区;《天才基本法》中的八大关、《抓娃娃》中的里院等,都是青岛元素的直接彰显。
现在,跟随青岛影视产业发展的愈发繁荣,影视剧拍摄过程中,不仅自然景观能在青岛寻觅,特效氛围同样可在青岛制作。比如《流浪地球》中的众多特效场景、《万里归途》中按照1:1比例搭建的拥有70多栋建筑的“非洲小城”等。
近日,《流浪地球3》在青岛东方影都官宣开机,继前两部作品收获骄人成绩后,制作团队已将青岛视为“地球家园”,将凭借电影之都便利的平台和完善的产业链,让“地球”在流浪中演绎更多精彩的故事、绚丽的科幻、感人的瞬间。
由此可知,中国电影华表奖首次“出京”举办地选择青岛,绝非任意之选,而是与这座城市的底蕴、历史以及影视产业发展实力与前景密切关联。
那么,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举办,将为青岛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对提振消费的有效拉动。中国电影华表奖作为影视圈重磅奖项,本身具有强大影响力,加之参加的嘉宾众多且都是观众在银幕上常见的知名演员,这无形中就会引发一波汹涌的追星效应。对于城市而言,将有效推动客流增加、消费提升以及与影视相关的载体如东方影都、藏马山影视基地、灵山湾影视产业区的旅游热度和曝光度,对酒店、餐饮、交通、旅游等形成明显助力。
其次是对文化影响力的有效提升。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举办,将让更多人认识青岛这座海滨城市的风景、底蕴以及电影发展的历史,让人们在游览的过程中切实将文化和旅游相融,在窥探历史、收获当下的氛围中完成影视产业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影视+文旅”场景,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文旅需求,提升青岛城市品牌和文化影响力。
再次是对影视产业的有效促进。基于青岛影视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华表奖的举办将进一步巩固青岛世界“电影之都”、中国“影视重镇”的定位,吸引更多国内外剧组入驻拍摄,诞生更多带有青岛元素、具有世界水准的影视作品,更好促进青岛影视产业生态的打造。
来源:奎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