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齐”三大文学奖项 郎酒加速打造“四川文学名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3 15:13 2

摘要:将诗意与美好酿进酒里,是郎酒过去十年的文化追求。郎酒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文学版图的“集邮式”覆盖,集齐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三大文学奖项,更邀请了当代文坛到郎酒庄园做客。

4月19日,青花郎·人民文学2024年度奖颁奖典礼举办。施战军、阿来、徐则臣、侯志明、刘醒龙、罗伟章等文学大家齐聚郎酒庄园。

将诗意与美好酿进酒里,是郎酒过去十年的文化追求。郎酒完成了对当代中国文学版图的“集邮式”覆盖,集齐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三大文学奖项,更邀请了当代文坛到郎酒庄园做客。

四川省泸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张伟表示,“郎酒与《人民文学》的携手对四川文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鼓励青花郎·人民文学奖办出更大影响力,群策群力将其打造为‘泸州名片’‘四川文学名片’。”

诗酒共酿“文学名片”

据主办方介绍,青花郎·人民文学奖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在颁奖现场,共颁发长篇致敬奖、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奖、散文奖、诗歌奖等11大类奖项。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奖项有颇多新意:长篇小说奖中增设长篇致敬奖,特殊文体奖授予了科幻题材的剧本,以及颁发与时俱进的“传播贡献奖”。

凭借《命运慢跑团》获得2024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的蔡崇达说:“好作品和白酒一样,需要生长养藏沉淀,才有各种况味。”

近年来,郎酒不仅以文学赋能青花郎价值属性提升,也持续与文学界联动,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2021年起,郎酒携手《人民文学》共同主办青花郎·人民文学年度奖,2022年、2023年,青花郎·人民文学年度奖颁奖典礼连续两次在郎酒庄园举办。

除了“青花郎·人民文学奖”外,中国另外两大文学重磅奖项——茅盾文学奖已评选至第十届、鲁迅文学奖则评选至第八届,在此之前,以上两个文学奖项并未开展品牌合作的先例。这意味着,青花郎是两大奖项的首个品牌合作方,也是白酒行业唯一与两大奖项合作的品牌。更值得注意的是,青花郎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战略合作规划长达12年。

与此同时,郎酒庄园先后吸引了莫言、贾平凹、舒婷、苏童、阎连科、余华、阿来等众多文学大家采风,留下关于中国白酒、庄园风月的佳作诗篇。

酱香与墨味之所以能够完美融合的关键,正是写作与酿酒在内涵上的深度契合。《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说:“文学与酒之相似,在于它们无始无终。文学的生长,好酒的酿造,它们的艺术与工匠精神,往古来今,绵延不绝,无始无终。它们的相似,也在于它们的有始有终。一部作品的诞生与被认可,一滴酒的诞生与被接纳,都有其醒目的时间标志。”

多方畅谈“文化共生”

从李杜诗篇中的“金樽清酒”,到莫言笔下的“红高粱精神”,中国白酒始终是文明传承的液态载体。唯有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之下,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郎酒的文学气质。

在颁奖典礼当日举办的“青花郎·人民文学畅谈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回忆1989年第一次喝郎酒的情景,“一位老乡找到我,说你是我们这里第一个出书的人,我要请你喝酒”,他回忆称,那时候郎酒的包装没有今天好,但第一瓶打开几乎干了。后来他几乎每年都要来郎酒,甚至有一年来了三次,看着郎酒一步步壮大,更理解了在文学之外的另一种工匠精神。

在机器替代人手的时代,在赤水河左岸的洞窟深处,他们触摸到了文明传承最本真的样态——就像《人民文学》76年不改的红色刊头,就像郎酒工匠三十年如一日地翻糟动作,终将在时光里沉淀为民族共同的记忆。

在“酱酒热”退潮的行业周期中,郎酒的文学战略显现出穿越周期的韧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重阳下沙时,郎酒酱酒年产能达到7.2万吨,贮存量达26.5万吨。

业内人士称,站在文学界来看,青花郎·人民文学2024年度奖颁奖典礼成为每年一次的“工作复盘”,站在白酒行业来看,它是青花郎跨界融合,推动酒与文学的进一步融合,用时间书写着“文化共生”。

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