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疟疾日-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3 15:26 7

摘要: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性疾病,常见类型有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和恶性疟等,又叫“打摆子”,古代又称“瘴气”。

全国疟疾日

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全国疟疾日”

主题为“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我国在2020年成功实现了消除疟疾的目标

2021年我国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无疟疾认证

我国虽已无本土感染疟疾病例

但全球消灭疟疾仍然任重道远

偶有危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生

疟疾输入再传播的风险持续存在

疟疾简介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性疾病,常见类型有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和恶性疟等,又叫“打摆子”,古代又称“瘴气”。

传播途径: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咬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疟疾普遍易感,特别是疟疾流行地区如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地区的幼儿、孕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以及前往疟疾流行地区且无免疫的人较易感。

常见的蚊媒传染病还有登革热、黄热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

蚊媒传染病预防

我国已消除疟疾,但非洲、东南亚等地区疟疾等蚊媒传染病疫情依然严峻,针对前往这些高风险区域务工、旅游、经商等人员,特提供以下预防建议:

出国前准备

调研疫情:详细了解目的地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预防措施,学习并掌握预防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物资筹备:准备充足的防蚊用品,如蚊帐、驱蚊液、长袖衣物等。

旅途期间防护

防蚊为主:利用蚊帐保护睡眠安全,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长裤,定时涂抹高效驱蚊剂,避免蚊虫叮咬。

环境适应:注意居住环境卫生,减少积水,防止蚊虫滋生。

回国后注意

健康监测:如有蚊虫叮咬史,出现发冷、发热、出汗异常、头痛等症状,应高度怀疑蚊媒传染病感染。

及时就医:立即前往当地定点医院接受检查,主动向医生报告旅居史并配合检测

严防输入再传播,湛江海关在行动

口岸区域蚊类监测

科学开展蚊类监测工作,监督指导口岸运营单位清除蚊虫孳生地,采取有效灭蚊措施,降低蚊虫密度,防止疫情通过蚊虫在口岸传播扩散。

落实口岸卫生检疫工作要求

对来自疟疾等传染病流行国家(地区)、主动申报或现场发现有发热、寒战等症状以及蚊虫叮咬史的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强化口岸传染病快速筛查,坚持“多病同检”,严格规范做好疟疾等口岸重点关注传染病的排查处置工作。

开展重点人群健康宣教

通过多种渠道向出入境人员宣传疟疾等传染病信息和防病知识,主动提供国际旅行健康咨询服务。对前往疟疾等传染病流行国家(地区)的劳务输出人员、边民等人群开展重点宣讲,提醒其防范蚊虫叮咬,提升其在境外期间自我防护和科学防病意识,入境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向医生主动说明境外旅居史。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供稿:卫检处,霞山海关,海东新区海关,东海岛海关,茂名海关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