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位一线法官编写,99个经典生活案例,涵盖《民法典》各编,以生活中发生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将法律条文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展示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 2025年4月23日 —
“世界读书日”
以阅读之名,与法治同行
世界读书日,
为大家带来一份特别的“书单”,
这些书,全部出自法官之手。
他们将法庭内外的观察与思考
倾注于文字,
里面既有对各类真实案件的通俗剖析;
也有对法治社会的理性+感性观察;
更有法院人对正义坚守的真挚初心。
让我们翻开这些书页,
透过这一扇扇明窗,
去读懂法治。
通俗易懂的普法读物
来源于一个个真实案例
Part.1
1
《法官说民法典》
主编:翟瑞卿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书籍简介
30位一线法官编写,99个经典生活案例,涵盖《民法典》各编,以生活中发生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将法律条文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展示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主编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称《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复杂的条文常常让人望而却步,难以轻松学习理解。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立足于学习好、贯彻好、实施好《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组织全省30余位法官进行《法官说·民法典》宣讲,在此基础上,对宣讲内容进行增删修改,合理编排,最终编印成书。
本书内容全面翔实,涵盖《民法典》总则、物权、合同等各编重点法律规定与亮点法律制度。法官们凭借深厚的法学功底和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精选百余个经典生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民法典知识,让法律条文变得鲜活易懂。无论您是想了解婚姻家庭中的法律问题,还是关注个人信息保护、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权益,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相信这本书能够成为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良师益友,给您带来温暖和力量。
2
《悬崖边的人生》
作者:
张洪江,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
王力欣,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书籍简介
本书共25个故事,每个故事采用“案、法、理”的结构布局,先呈现真实案例,再解读相关法律知识,最后阐释其中蕴含的道理,使读者能系统地了解不同类型刑事案件的诱发原因、法律规定及背后的人生哲理。
作者说
犯罪离我们很远,但又很近。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直接接触到了许多具体的刑事案件,在我们的内心,一直有股冲动,要将这一切记录下来。随着审判经验的累积,这股冲动逐渐转变成了一种责任。
每一个犯罪的人并不是天然的罪犯、每一个犯罪的人也并不是必然的罪不可恕,预防犯罪远远重于惩治犯罪。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化解,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或者遇到一定的因素,就很容易走向犯罪的深渊。希望通过我们的作品,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犯罪。
我们希望在罪案中探寻人性中善的一面,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理解和控制自身的欲望和情绪,不要因为“酒色财气情”走在犯罪的边缘。
实战类解析
专业人士参考读本
3
《开庭:法官思维与庭审实务》
作者: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书籍简介
以居中裁判的法官视角展开,聚焦开庭实务,介绍庭审规则、分享开庭技巧,将庭审实战经验呈现。
作者说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当法官敲响法槌时,他们在想什么?法庭内外的交锋要遵循哪些规则?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34名一线法官将复杂的法律规则浓缩成一看就懂的实用指南——《开庭:法官思维与庭审实务》。
热点话题从诉讼请求怎么提出,到辩护词怎么写;从事实调查的注意事项,到证据提交的温馨提醒;从法庭答辩的规范要件到案件调解的正确思路;从案例检索的实用技能,到庭审中的法律适用……内容广泛全面、务实专业,编者们知无不言、倾囊相授。不管你是一线法官还是律政达人,是法科学生还是职场萌新,想增长点法律知识还是单纯对庭审好奇,都能收获满满。
4
《裁判是怎样写成的》
作者:李广宇
中国法官文联常务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原副主任、新闻局原副局长
书籍简介
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广受追捧,豆瓣评分高达9.1分。作者通过真实丰富的案例、轻快优雅的文笔,将裁判的过程、法官的心路,以及法理与人情的平衡娓娓道出,引人入胜。不仅是裁判文书的写作范例,也是司法理念的生动阐述。既可作为法官、检察官、律师、行政执法人员的执业参考、法科学生的教学辅助读物,也可作为面向普通读者的法律文化读物。
作者说
说到底,司法也是一份靠写作为生的职业,因为“连接法院与公众的主要是书面文字”。在法院,最重要的书面文字无疑是判决。而一个好的判决,仅仅结果正确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公允合理、通俗易懂。能够以专业但又浅显的文字,向外界解释说明判决是规范合理的,进而使公众信服并感到满意。
要想写出这样一个判决,法律技术固然重要,人文素养同样不可或缺。而厚植人文情怀的路径,必然是坚持经常的阅读。正如木心所说: “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找好书看,不仅可以升华你的气质、尖锐你的笔头、明亮你的慧眼,还会为你找到一个驱除寂寞和孤独的侣伴。作为一个有品格的法律人,你要习惯在纷扰的世界里乐享一个人的狂欢。
5
《贪污贿赂.渎职犯罪
司法实务疑难问题解析》
作者:王晓东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原庭长,中国犯罪学会副会长,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会副会长
书籍简介
作者通过对复杂案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职务犯罪问题主要集中的13个方面。本书从这13个方面展开,精选出100个重点问题,采用案情、问题、评析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解决职务犯罪案件相关问题提供了较为权威的参考。
作者说
这是一本用审判经验与见解凝练而形成的一本实务著作。以实践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更重视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用实务法学推动理论法学发展。全面梳理了职务犯罪集中的13个领域问题,汇聚精华百问,问题提炼全面、观点明确,切实为纪检监察、检法办案人员及律师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提供具体指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力求真实客观,以案释法。对热点问题注重理论探讨,难点问题注重实践应用,在程序和实体方面各有侧重。以司法最终的裁判结果为依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完善,始终引导读者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办理职务犯罪案件。
法院小说、法治随笔
拉近法律与生活的距离
6
《落槌》
作者:金牛(笔名)
书籍简介
本书出自一位有着30余载法院工作经历的女法官之手,她从书记员开始,一步步成长为法官、庭长、院长。透过书中主人公的成长心路和职业思考,读者亦能感受到法院几十年的变化发展。
作者说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位女法官,做优秀法官是她的坚定选择,这个职业让她有维护公平正义的崇高感,是她的理想人生。读这本书,您会随着女法官的缜密思维,在死刑案件中发现证据链上的问题,在被告人翻供后,用补强的证据作出裁决;您看到她被人诬告时会为她担心,因为那个案件的当事人代理人都是她多年的朋友,而对方又在搞金蝉脱壳侵吞国家资产。
读这本书您可以了解法官判案的情感起伏和内心思考,了解法官身边的家人朋友领导同事,了解改革开放对法院法官法律人的巨大影响,您还可以体会到做一个优秀法官,必须面对的付出和抉择。
7
《法意无边》
作者:周瑞春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副院长
书籍简介
本书为法治文化随笔集。全书共77篇,分三个分辑。第一部分叙述人生禅悟、逸闻趣事;第二部分从法官、律师、思想家等,言说法治文化、法律故事、法律事件;第三部分叙述西方美术作品有关的法律知识以及读画心得。
作者说
《法意无边》是一本法律人漫谈法文化的散文随笔集,用文学诠释法意。没有宏大的叙事,不作抽象的论述,摒弃空洞的说教,而以一则猫鼠轶事、一条法谚格言、一个寓言故事、一幅名画、一座桥,闲说漫谈法律。同时,以文润法,用散文的笔调叙写法律,用文学的笔触描述法学,力求既有法律人的理性,又有文化人的清雅,还有社会人的通达。
法律是专业的,文学是社会的,立足法律文化,将专业枯燥的法律进行通俗有趣的表达叙述,让法律走出象牙塔,走向广阔的社会,使大众眼里高深莫测的法律变得平易近人,艰深晦涩的法律变得通俗易懂,冷漠刻板的法律显得和蔼可亲,用人间烟火消弥法律与生活的隔阂,用草木气息拉近法律与社会距离,使法律化身为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为人们带来暖意。
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司法者的法治情怀是不可或缺的,
而法治文化
正是涵养法治情怀的不二法门。
它的滋养,是无声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它的熏陶,是无形的: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前者,是施者不说教,
后者,是受者不知觉。
策划/编辑:雨秋
美编:胡雪
编辑:陶羽黛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